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决心已下,行动便刻不容缓。韩风再次进入了那种近乎闭关的状态。他谢绝了大部分应酬,将日常事务更多地交给各板块负责人,自己则沉浸在书房里,与堆积如山的资料、空白稿纸和那台连接着港岛林伯儒、方婷信息渠道的传真机为伴。

他需要做的,是从混沌的记忆和纷杂的信息中,拼凑出一幅尽可能清晰、可操作的“藏宝图”。这幅图的关键,在于那几个在共和国股市历史上留下传奇印记的名字——被称为“老八股”的早期上市公司。

过程依旧是艰难而痛苦的。前世的记忆碎片如同雾里看花:

“延中实业……对,好像是第一个被收购的,掀起了‘宝延风波’……”

“真空电子……后来是不是改名成了‘广电电子’?还是‘云赛智联’?记不清了……”

“飞乐音响……电声器材,好像涨得非常疯狂……”

“豫园商城……上海老城隍庙的,股价后来高得离谱……”

还有“申华电工”、“凤凰化工”……这些名字如同沉在水底的珍珠,需要他耗费巨大的心力去打捞、确认。

不仅仅是名称,更重要的是时间节点和关键事件。交易所具体开业日期?模糊的记忆指向九十年底或者九一年初?这些股票上市初期的价格是多少?面值发行?还是有了小幅溢价?第一波真正意义上的大涨行情是在开业后多久启动的?三个月?半年?那些标志性的事件,比如后来被称为新中国股市第一次收购战的“宝延风波”,具体发生在哪一年?这些细节,任何一个偏差,都可能导致巨大的损失。

他桌前的稿纸上,画满了各种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符号、箭头和时间轴。一些来自方婷的专业分析报告,提供了国际对比和风险提示;一些来自林伯儒的私下消息,印证了试点推进的速度和某些企业的动向;而在他意识深处,那神秘的系统界面边缘,偶尔也会闪过一丝微弱的光芒,似乎是对他某个模糊记忆点的无声确认,但依旧需要他自行理解和判断。

他将所有收集到的信息,无论是清晰的还是模糊的,无论是来自前世记忆、系统提示还是现实渠道,都视为拼图的一块。他像一个最高明的侦探,试图从这些支离破碎的线索中,还原出历史本来的面貌,或者说,抓住历史发展的必然脉络。

几天几夜的殚精竭虑后,一份虽然依旧带有不确定性,但逻辑链条相对清晰、关键目标相对明确的投资计划书,终于在他手中逐渐成型。计划书的核心内容简单而大胆:动用“风华投资”目前几乎全部可以动用的资金,并通过苏雅娴的渠道,将部分贸易利润和短期杠杆也加入其中,在交易所开业初期,市场尚在懵懂观望、股价处于低位时,迅速、隐蔽地大规模建仓,重仓持有他看好的那几只核心股票!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计划,近乎一场豪赌。将集团相当一部分身家押注在一个刚刚诞生、规则未明的市场上,压力可想而知。但他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对历史趋势的把握。他知道,这第一步如果成功,带来的将不仅是海量的资金,更是未来发展的战略主动权。

他合上计划书,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接下来,他需要说服两个人:一个是掌管着“暗面”资金和资源的苏雅娴,另一个,则是即将归来、负责具体执行的方婷。信息的拼图已然完成,资本的利剑,即将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