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公务员 > 第五十九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五十九章小人物一生何夕抱胸皱眉而立。姚广孝犹豫了一会儿,说道:“大人,还是让各县衙直接招募人手。送到北京城吧。这是最方便的办法的。”何夕说道:“但是也是隐患最多的办法。”征召劳役是怎么做的?何夕也是有所了解的,里面的弯弯绕,就不提了。何夕说的隐患不是这些。而是自由的劳动力市场。是的。何夕其实也感觉到了。大明看似很自由,但很多地方不自由。如果办工厂的话,所需要的人力一多,就有这样那样的事情,虽然新大明律已经放开了百姓迁徙。只有你出门开路引,整个大明,想去什么地方就去什么地方?问题是,第一,百姓不知道。第二,开路引这一件事情,看似很简单。但其实不简单。以这个时代信息传播速度,百姓不知道是正常的。百姓知道了才是不正常。而今的报纸,更多是在官府士绅手中流通,所能影响的人,其实有限的。至于开路引。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这说的不仅仅是案子。还有其他的事情。对于很多人来说,办路引是一句话的事情,但是对于很多百姓,却是别登天还难。何夕这一次需要这么多工人,他如果下令各地官府征召。就河北,山西,山东这些府县,每一个县分配一千个名额,立马就有了。但是将来,别人开工厂怎么办?甚至何夕还有一个不能说出口的想法,那就是他这次营造北京城所需要的人手,何夕都没有想放回去。毕竟何夕要建造的北京是一座工业城市,是需要很多工人的。一道完善的工人招募办法。就要有的。但是怎么招募?这有些难。官府需要介入不需要介入?介入到什么地步?一直在何夕身后当背景板的王千里忽然说道:“大人。我觉得,您多虑了。”何夕说道:“多虑什么了?”王千里说道:“你只有给钱了。总有人来的。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本的买卖没有人做。”姚广孝听了王千里的话,说道:“不错。大人,我被你搞糊涂了。要不我们放出消息看一看。不要在这里凭空担心。如果不行的话,再想其他办法。”何夕说道:“放出消息?”姚广孝说道:“我记得,砖厂已经修建好了。需要的人手招募好了没有?不如,我们直接招募,看看有没有人。”何夕说道:“不错。看看有什么问题再说。”何夕说做就做。立即带着人去了遵化。此刻的遵化,已经有几分工业区的样子的。以铁矿煤矿为源头,首先是遵化铁厂,然后是各种机械生产,最新的砖厂更是看壮观。砖厂之中,有一座三层楼的建筑。就是水塔。水塔一层庞大的蒸汽机,蒸汽机最上的提水臂,将下面的水一下一下的提到上面来,而稍稍往后一点,就是锅炉车间。好几个人在这里烧锅炉。热浪涛天。而水塔另外一侧有出水口,出水口有水匀速的流出来,推动好几个机器。从搅拌活泥,到定型打砖,一路走出来,最后被十几个工人用小推车送进了窑中。何夕看到这一切,就好像看见了后世庞大化工厂。因为在化工厂之中,这种两三米高的大机械才随处可见。就是不想造砖的地方。何夕其实对造砖厂有印象的。记得小时候看过,一台打砖机,根本用不了多少钱。占地也很小。似乎是一台柴油机就能行。哪里需要这么大的阵仗。葛天工似乎也有一些不好意思,说道:“老师,这东西,其实并不实用。因为水流的原因,每天最多打上十几万砖,不可能再多了。而这里造价,大抵要一千两以上。一千砖才几文钱。最多赚上几文钱,这还没有算煤钱的。”“要我说,还真不如,多找一些人来自己打的。”“而今就质量上,也没有什么区别。甚至人打的还要更好一些。”何夕内心之中的震撼,被葛天工的话拉回了现实。也不得不承认,葛天工说的不错。成本是有一点高的。砖头这东西并不值钱,很多百姓建造房子,都是自己烧砖的。而且这些砖难以长途运输。因为长途运输的价格,要比砖本身要贵的。这甚至是中国为什么没有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系性价比。人力太便宜了。会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很多技术改革,都不如多加几个人。而蒸汽机也是这样的。蒸汽机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完整体的。一开始就能作为一个动力单元介入各种生产领域的。并不是。他的生产效率提高,也是一点点的。在瓦特之前有,在瓦特之后,依然有人改进。从来没有一步登天。如果大历史的角度来看,工业革命自然是一场革命。但是如果从技术史的角度来看,与其说是革命,不如说一场渐变。从一开始毛病多多。根本不能用,到后来几乎是另外一个时代的产物。是一步步改进过来的。是什么力量驱使这么多人在这上面投入精力。因为利益,因为人力的匮乏。机器代替人力,即便一点,对资本家来说,也是赚的。但是在大明就不一样了。何夕弄出来的东西,与多加几个人之后的效果相差不大,那为什么不多加几个人啊?当然了,何夕也知道。葛天工的说法也是有问题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蒸汽机的价格。这一千多两的成本,不是蒸汽机的价格。而是蒸汽机在遵化铁厂生产出来的价格。毕竟是新厂子,很多东西都要从头来。这自然会有大量的成本。也就是蒸汽机生产的越多,这个价格也会越低。如果仅仅生产这一台,报一千多两,那已经是少的了。何夕说道:“首先,这是为营造北京城而造的,北京城工程很急。我想在一两年之内造好,北京城所需要的砖,太多了,传统的办法需要多少。另外,北京城墙要大的,具体多大,你心里也有谱吧。”葛天工说道:“北京城墙要用砖?不是条石吗?”何夕说道:“你去挖啊?你与蒯大工对接一下,看看总共需要多少砖,都什么样式的。就开始准备生产了。”何夕沉默片刻,说道:“这样的厂子,先来二十座吧。”“不过,我只给你一万两。够不够吗?”葛天工心中转了不少心思。盘算道:“够了。”何夕说道:“人员怎么解决?”何夕看了看,这个小厂。也要好几十个人。看机器,搬运工,锅炉工,等等。总共加起来有一二十人。更不要说,这些人也都不是固定的,随着需要还要变动位置。二十车间,大概要有五六百人。葛天工说道:“只要给这里的人打招呼,他们自己回家就能将人带回来。”何夕说道:“带回来?”葛天工说道:“在我们这里不管怎么说都是吃朝廷饭,每月都发工钱。不管是做一天,还是做一年都是好的。这种事情,一般都下面人都要了。四五百人算什么?遵化重建的时候,也没有几个人。而今也有一千多人了。”何夕说道:“你们这里的人都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葛天工说道:“都是本地的。”何夕说道:“遵化附近这几个县,还有多少会来做工吗?”葛天工本来想说,要多少有多少,但是心中一动,这一句话不敢说出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