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聊斋游仙志 > 第六十七章 画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贫僧法号法海,是金山寺主持。我来是见施主骨骼清奇,与佛有缘,因此想劝施主放下屠刀,随我上山修行,我保你能脱红尘,进入极乐世界。”法海说道,声音依旧洪亮,震人心魄。

毕竟此处是金山,白蛇传说又正在上演,对于老和尚是法海这点,陈离并不是很惊诧,先问其如何称呼,便是有所意料。

至于法海道场附近,竟有鼋怪敢作恶害人,似乎不能理解,实则很正常:

《新白娘子传奇》里的法海,可不是《青蛇》里嫉恶如仇,以降妖除魔为任的大威天龙法日天,他只针对白素贞——金钹法王亲自动手杀许仕林时,白素贞出塔救子,作恶多端的金钹法王眼看就要被杀,法海竟然出手拦住白素贞,让金钹逃走。

书归正传,听了法海的话后,陈离摇头道:“多谢大师美意,小子已经有师承了。”

“可惜。”法海摇头叹息一声,他本来是见陈离身上功德不少,生得也好,觉得是个修佛的好料,才想收他为徒,不想其已有了师承,可惜了。

收徒不成,法海也不多呆,说了句“善哉善哉”,便转身离去。

被法海这么一搅和,陈离感觉那鳖壳不香了,又见之人皆崇敬地看着自己,觉得也该保持高人形象,当即收刀,飘然而去。

巨鼋妖魂到手,陈离也不在镇江多留,本欲直接回去,但想此离六朝古都金陵和烟花胜地扬州都不远,难得离这么近,便想去游玩一番。

穿越一场,已不是前世社畜的陈离,可以说走就走,故心动不如行动,当即带上瑞云,就往码头行去。

到码头一问,正好有艘船即将前往金陵,当即买票上船。

船抵金陵,休整过后,陈离便和瑞云四处游玩起来。

连续三日无事发生,每天游山玩水,观菊赏桂,听瑞云抚琴,陈离颇有些乐不思蜀了,好在修炼没落下,还不算太废。

第四天,陈离和瑞云来到栖霞山看满山红叶。

上午还好,秋高气爽,下午天气突变,阴云汇聚,山风越来越大,明显是要下雨。

“轰隆……”

雷声隐隐,陈离敏锐感觉到空气湿度极速上升,估计不超一刻钟,必然落雨,而且雨势不小。

“都深秋了,天气变化怎么还这么快?”

陈离心道,这么短时间,根本出不了山,想着曾在不远处的树林中看到过飞檐翘角,当是寺观或神庙,便决定去其处避雨。

到近处一看,是座寺院,规模不大,殿阁禅舍,都不宽广,四周杂草丛生,台阶上青苔很厚,明显已经荒废。

陈离仔细打量了下,这寺庙虽已荒废,但四壁坚固,梁柱不见腐朽,瓦片齐整,荒废时间应该不长,避雨完全不用担心庙塌发生危险。

如此陈离带着瑞云进入庙中,来到正殿。

大殿正中,塑的是志公像,两壁画有精美壁画,人物皆栩栩如生。

东壁画的是《散花天女图》,其中有一十五六岁的少女,拈花微笑,樱唇欲动,眼波将流。

陈离恍惚了下,突觉身体变得无比轻盈,飘飘然如失重一般,感觉像是飘在空中。

待回过神来,只见周遭殿阁重重,身已不在先前寺庙大殿中。

“……世人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这说明佛不是用来求的,用色相、钱财、声音去求佛,都是邪道,得不到佛的庇佑……”

有声音传入陈离耳中,循声看去,是一老僧在高台上说法,下方有不少和尚听讲,而他则杂立在这群和尚当中。

陈离瞥了一眼,秀发犹在,而他一头长发立正一堆光头在,还突然出现,很突兀,但周围和尚都在听讲,并无人注意到他。

陈离觉得这很像聊斋故事《画壁》,心想自己难道是进到了画壁里面?

《画壁》的版本很多,陈离不确定自己进的是哪一版,不过目前最重要的,是先想想怎么离开,以免发生危险。

陈离怀疑自己是灵魂或意识被拉入画壁中,立即掐诀念咒,念的是定魂咒,想看看稳定心神后,能否返回躯壳中。

一遍咒语念完,并无效果,他依旧身在画壁中。

陈离眉头皱了皱,一时想不到办法,决定先听听那老和尚讲经,或许能从中得到些启示。

如此想着,陈离便认真听讲,别说,老和尚讲得还挺不错的,虽然有些观点他不认同,但也有些道理。

陈离正认真听讲,突感觉有人拉了下衣裾,回头一看,正是天女散花壁画上,那拈花而笑的美貌少女。

那少女见陈离看向她,给了个媚眼,转身离去,柳腰款款摆动,勾魂夺魄。

陈离心想,如果有心,这时候跟上去,肯定能开启一场盘缠大战。

不怪陈离这么想,实在是聊斋车速是真的快,许多故事的男女主角,见面不久就滚床单,乃是基操。

对女子的勾引,陈离无动于衷。他可是正经人,身边那么多漂亮妹子,这么久了,他都一个没动,怎么可能被个画上纸片人勾引到?

女子的勾引,让陈离若有所思,对这画壁,有了些猜测。

画壁在佛寺,内容还是天女散花,虽然陈离对佛经没多少了解,但对一些出名的典故,还是知道的,天女散花还是成语,知道得自然更为清楚。

典出哪本佛经,涉及哪些人物,陈离不记得了,但典故说的是什么,却记得清楚;

这天女散花,说的是某个佛,也可能是某个佛门大贤,手下有天女,其说法时,便会现身,以天花散向诸菩萨和其弟子。天花落到诸菩萨身上,立即掉落,落到其弟子身上,则停在身上不堕。其弟子用神力想将花弄去,但却无用;

这典故中,天花落不到诸菩萨身上,是因为诸菩萨的心境,高于那些弟子,不受天女美色诱惑,也不受外界因素影响,能专心听讲,故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而那些弟子看不破色相,或因其撒花干扰,静不下心,故花落不去,这心越不静,身上落的天花越多,大贤便可以借此,考察弟子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