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拒绝套路 > 第28章 自视甚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时的情况很蹊跷,有人在各个接待站散播谣言,说井岗山会在12月9号进行检阅。

对红太阳的崇拜导致了无数队伍没日没夜地往那边赶,小小的茨坪很快就容纳了20万人,每天要消耗海量的物资。

紧接着脑膜炎就爆发了。

这一系列蹊跷的事件中是否有敌特在暗中煽风点火,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历史的真相早已被掩埋。

当时井岗山周围的人员流动性太强,情况无比混乱,根本无从查起。

好巧不巧的,朱霖和另一名队员也被感染了,但症状很轻,吃了空投的药品,没几天就好了。

两人一痊愈,队伍不敢多待,当天就离开了井岗山,徒步前往南昌,最后搭车回了燕京。

“谢天谢地,你要出了什么事,我跟你奶奶可活不成了。”

方祯一阵后怕。

她平时经常出去打听,根据人家陆陆续续回来的孩子所说,他们可都没这么惊险。

奶奶轻轻掐了掐朱霖的小耳朵,瘪着嘴数落:“你这丫头从小就大大咧咧的,居然上错了车厢,不管是脱离了大部队还是掉下火车都挺危险的。”

朱霖嘻嘻一笑,顺势抱住奶奶的胳膊:“谁说不是呢,又没个电话,他们先到了长沙是等我还是不等呢?”

朱文博关注点不同,听完心里就是一动:“霖霖,你刚刚说那位许同志带的队伍叫什么名儿?”

朱霖见父亲表情有点严肃,不知道是怎么了,但还是重复道:“雄关漫道远征队啊,怎么了?”

朱文博起身在一堆报纸里翻了一会,找出11月5日的《人民曰报》,找到有关报道的那一版,递给朱霖看。

“你瞅瞅,报纸上说的是他们小队吗?”

朱霖一看眼睛就睁大了,失声道:“还真是,红星轧钢厂的干部,说的就是那位姓许的大哥哥。”

“他们队伍真厉害,都上报纸了,太光荣了,如果我能跟他们一起就好了。”

小丫头之前在火车上就说过这句话,现在看他们得到了荣誉,心中更加向往。

朱家一家子全是文化人,就没有不识字的,看完这则报道都是啧啧称赞。

“爸,您怎么记得这么清楚?”随即又自言自语:“这个名字的确挺让人印象深刻的。”

方祯道:“你一出去就是两个月,咱们心里挂念,自然要多关注这方面的消息。”

朱文博追问道:“霖霖,你说那个许同志在红星轧钢厂是什么职务?”

“我只知道他是厂里的副主任,这应该不是职务吧。您问这干嘛?”

朱文博对闺女的问题避而不答,又问:“你说回来了还要去找他交流大串联的经验?”

“是,怎么了,不行吗?”朱霖有点奇怪,想到那个宽厚却带着点霸道的大哥哥,还真有点思念。

朱文博取下眼镜低头擦着,以此来掩饰脸上难堪的神色。

“赶明儿我、你妈,咱们仨一起去,他也算你的救命恩人,咱们表示一下感谢也是应该的。”

“啊?您二位也要去,有这个必要吗?”朱霖感觉有点不对劲。

本身两家完全不认识,只是第一次见面而已,父母就要跟着,好像不太好,

虽然救命之恩比天大,但那位许同志也只是顺手而为,买些东西也就行了。

夫妻连心,方祯也隐隐约约明白了丈夫的意思。

“是啊,霖霖,咱燕京人讲究的就是有里儿有面儿,这‘里’,其实就是‘礼’,得讲礼数。”

朱霖一脸莫名其妙,“我就是问问,也没说不行啊,怎么您二位玩起车轮战了。”

奶奶抚摸着孙女的头发,笑着说:“你爸妈没那意思,赶紧吃吧,在外头可吃不好,你都瘦了。”

朱霖咬了一大口馒头,含糊不清地说:“后儿就是礼拜,要不咱们就后儿一起去找许同志吧。”

朱文博和方祯对视一眼,都点了点头。

晚上,奶奶拉着朱霖一起睡,朱家夫妻俩躺在床上说着话。

“你上赶着去找那个小伙子,是不是打着结识人家的主意?”

朱文博满面屈辱,低声道:“我朱家一向是书香门第,现在却被小人羞辱而丝毫不敢反驳,更不敢反抗,真是枉为文化人。”

朱霖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父亲毕业于青华大学,现在是燕京工业学院的教授。(后更名为燕京理工大学)

母亲是清代文豪方苞的后裔,现在是燕京市卫生部的研究员。

二人和冉秋叶的爸妈差不多,都是出自书香门第。

丈夫落到如此境地,方祯也很难过,但没有丝毫办法。

她自己也在吃瓜落儿,知道跟那些人讲道理是没用的。

现在各个单位都在闹腾,但倒霉的主要是都是主任一类的高层,方祯按理只是个普通研究员,有事也轮不到她。

但坏就坏在她祖上的家庭背景。

现在的形势对知识分子十分不友好,本来是黑柒类,现在又多加了两种,分别是“走姿派”和“知识分子”。

因为知识分子排在第九,也就是最末位,所以有个俗称叫“臭老玖”。

都跟那些人并列了,这知识分子的地位可想而知。

朱文博发泄了一阵子心中的愤懑,心情渐渐平复下来。

“我们家肯定要被下放,如果被下放到那种条件特别差的地方,我倒是无所谓,我妈和你们娘俩可怎么办?”

方祯也明白这个道理,半晌没言语。

过了一会才低声道:“那这么说,你想求那个小伙子?”

朱文博又感到一阵难堪,知识分子多少都有些自视甚高,何况还是青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自己的人脉基本都是文化人,现在这种形势,熟人有的自身难保,有的避之唯恐不及,还有的甚至落井下石。

谁愿意冒着风险帮你说话,谁又敢帮你说话。

“也谈不上求吧,多认识个人总没坏处。”

方祯善解人意,并没有揭穿丈夫这点文化人的自尊,也赞同道:“是啊,多个朋友多条路,认识一下也没坏处,无非是多买点东西罢了。”

“按霖霖说的,这位许同志能成为燕京第一支徒步串联队的领队,肯定有很硬的关系,这人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