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24章重回皇城

他摊开手心,里面是几块褪色的布料和一枚生锈的令牌。

“这是从那些被抓的侍卫身上搜出来的。他们穿的铠甲是用纸糊的,里面塞了棉花,看着厚实,其实一戳就破。”

“这令牌也是假的,真正的皇宫侍卫令牌边缘有皇家专用的云纹,这个上面什么都没有。”

苏北拿起令牌看了看,果然粗糙得很,上面刻的“侍卫营”三个字歪歪扭扭。“他们果然是假的。王奎带这么一群人来,到底想干什么?”

“我刚才审了一个,”张猛说,“那家伙不经吓,一用刑就招了。他们根本不是士兵,是王奎从老家带来的地痞流氓,平时靠打家劫舍为生。”

苏北皱起眉头:“地痞流氓?王奎费这么大劲带他们来,就为了杀我?”

“不止。”张猛继续说,“那家伙说,王奎是京城里一个大官的远房亲戚,之前在京城混得不好,被派到边境当差。”

“这次听说靖安城出了禁兽,又听说将军你杀了禁兽,立了大功,就动了歪心思。”

“歪心思?”

“嗯。”张猛点头,“他知道皇帝肯定会派人来嘉奖你,说不定还会调你回京城重用。”

“他自己没什么本事,又想往上爬,就想在皇帝的信使来之前杀了你,然后对外宣称禁兽是他杀的,把功劳抢过去。那些假侍卫,就是来帮他演戏的。”

苏北恍然大悟:“难怪他一直打探妖丹和战功的事,原来是想取而代之。他就不怕被拆穿吗?”

“他觉得这里偏远,消息传得慢。”张猛冷笑。

“而且他打算杀了你之后,就把我们这些知情人都处理掉,到时候死无对证,信使来了也只能听他说。”

“好狠毒的心思。”苏北捏紧了拳头,“把王奎带上来,我要亲自问他。”

很快,被打得鼻青脸肿的王奎被押了进来。

看到苏北手里的假令牌,他彻底瘫软在地,不等苏北开口就哭喊起来:“苏将军饶命!我也是一时糊涂啊!都是被那个大官逼的!”

“哪个大官?”苏北追问。

“是……是吏部侍郎李大人。”王奎哭着说,“他是我表舅,说只要我能拿到这份功劳,就能调回京城当校尉。我一时贪念,就……就做了傻事。”

苏北点点头,心里已经有了数。吏部侍郎李嵩,他倒是听说过,以贪赃枉法闻名,没想到连这种事都敢做。

“皇帝的信使什么时候到?”苏北问。

王奎连忙说:“最多还有三天!我之前在京城听到消息,信使已经出发了,就走的官道。”

苏北看了张猛一眼:“看来我们得准备准备,好好迎接一下信使了。”

接下来的两天,苏北一边让人看好王奎和那些假侍卫,一边加紧布置。

他让张猛把王奎的供词写下来,一式两份,又让人把那些假铠甲、假令牌收好,作为证据。

同时,他派人去城外的官道上接应信使,免得被王奎可能安排的其他眼线截胡。阿骨则带着兽族战士加强了城防,防止有人狗急跳墙。

“将军,要不要把王奎和假侍卫都杀了?”张猛有些担心,“万一信使来了,他们乱说话怎么办?”

“不用。”苏北摇头,“留着他们才有价值。”

“皇帝若是知道自己的官员敢冒领军功,甚至杀人灭口,肯定不会放过李嵩。我们把证据交上去,既能洗清自己,又能除掉一个奸臣,何乐而不为?”

张猛恍然大悟:“还是将军考虑得周全。”

第三天下午,派去接应的士兵回来了,身后跟着一队车马。为首的是一个穿着官服的中年人,手持皇帝的金牌,正是朝廷的信使。

苏北带着张猛和阿骨出城迎接。信使看到靖安城虽然有些破损,但秩序井然,满意地点点头:“苏将军,陛下听说你力退禁兽,保一方平安,十分欣慰,特意让我来嘉奖你。”

“不敢当,都是属下分内之事。”苏北行了一礼,“信使大人一路辛苦,先入城歇息吧。有些事情,我想单独向您禀报。”

信使看出苏北神色凝重,知道有要事,便点了点头:“好,入城再说。”

回到城主府,苏北把信使请进内堂,屏退左右,然后拿出王奎的供词和那些假证物:“大人,您看看这个。”

信使拿起供词,越看脸色越沉,看到假令牌时,猛地一拍桌子:“岂有此理!李嵩好大的胆子,竟敢纵容手下做这种事!”

“大人息怒。”苏北说,“王奎和那些假侍卫都被我们拿下了,人证物证俱在,就等大人发落。”

信使深吸一口气,对苏北说:“苏将军,多亏了你警惕,不然恐怕就要被这奸人得逞了。你放心,此事我定会如实禀报陛下,还你一个公道。李嵩和王奎,也绝不会有好下场。”

苏北拱手:“多谢大人。”

信使在城主府住了两天,仔细核对了王奎的供词和那些假证物,又亲自提审了王奎和几个假侍卫。

证据确凿,王奎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还把吏部侍郎李嵩如何教唆他冒领军功、承诺给他好处的细节都说了出来。

信使气得脸色铁青,当场写下奏折,详细陈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连同供词和证物一起,让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做完这些,他才对苏北说:“苏将军,陛下原本就有意召你回京述职,如今出了这档子事,更需要你亲自回去一趟,当面把禁兽之事和李嵩的罪行说清楚。”

“你看何时动身合适?”

苏北想了想,回答:“大人,靖安城刚经历过大战,很多事情还没理顺,百姓也需要安抚。我想半个月后再动身,这半个月把城里的事安排妥当。”

信使点头同意:“也好,政务要紧,那就半个月后启程。我会在这里等你,到时候和你一同回京。”

消息传开后,靖安城的百姓和士兵都舍不得苏北走。这些天来,苏北带领大家击退禁兽、重建家园,早已赢得了所有人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