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小市民 > 第296章 春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会表哥和表妹都站了起来,娄晓娥这才拉着佳佳给两人介绍。

介绍完,佳佳就拉着表妹的手说道,‘真是个漂亮的姑娘。’

‘你们那这么养人嘛,瞧瞧这气质,这皮肤,咱们是真不能比。’

女士都在互相夸奖,表哥却注意到了佳佳手上的翡翠戒指,和手腕上的手镯。

仔细一看就知道不是凡品,忍不住就多看了两眼。

他们谭家在港岛可是有珠宝店,他也是正经学过的。

仔细看过之后对王敏家的底子倒是迷糊起来。

三位女士闲话完,佳佳就出了许家回家吃饭去了。

表哥这才开口问道,‘这个王敏不是一直在轧钢厂工作嘛?’

许大茂听了接口道,‘是啊,一直在轧钢厂工作。’

表哥就问道,‘听说他家条件也就一般,刚才看佳佳女士手上的镯子可不是一般的凡品。’

许大茂听了,嗨了一声,摇摇头郁闷的说道。

‘谁叫人家有眼光呢!’

‘没进工会前,在厂里做采购,认识了不少人,东奔西跑的认识的人更多,也就顺便收了不少东西。’

‘不过这种玉石,古董的没有几件,收的书倒是不少。’

‘前段时间还给中医诊所送了不少中医书过去。’

‘高兴的那帮中医,请着敏子去工人饭店吃了顿大餐。’

‘我们院里数他们家书多,文庆也跟他爸一个德性,喜欢收书。’

‘这不爷俩还商量着买两书架放文慧以前住的房间里呢!’

表哥听了点点头,不管王敏学历怎么样,喜欢书,那就是个爱读书的人。

难怪聊天什么话都能接的上,从不让话题掉在地上。

在好好的观察两天,合适的话,就签备忘录,赶紧开始运作吧,越早成型越早受益。

三天的时间,表哥和表妹俩看了很多地方,也接触了很多人。

有好有不好,但是他们对祖国未来发展的潜力却是出奇的一致。

王敏在干什么呢?

正邀请着北京钢铁学院的老师教授清理资料,可以拿去教学的王敏一点也没有小气。

能够教育出更多的钢铁行业的人才比什么都重要。

给学校没问题,可要是钢铁厂想来分资料,那就得拿点好处出来了。

最后就是冶金系统的领导来了,很多钢厂还是被王敏咬了一口。

我们是共产主义,可你也不能空口白牙的就想白占好处不是。

很多钢厂的领导嘴上骂着王敏心黑,私下却对着王敏竖大拇指。

只要有回报,各个钢厂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是,要老是等着别人有新成果自己拿来用,这样永远不会有进步。

能理解的自然知道王敏为什么这么做。

同样的事情等轧钢厂想要人家的技术时也会有同样的付出。

大锅饭真的越来越不适应了,这个问题不是一两个人认识到了!

逛完看完,和谭家人谈起事情来就容易了很多,地块他们看了,政治中心的潜力只要不傻都能看的清楚。

签完备忘录,两人就急着回了港岛,猴子那边挑衅越来越大胆了。

大毛和老美在后面的补给也开始加大了力度。

趁着没有点火,赶紧往家偷运东西吧。

临走之前表哥特意和王敏去了轧钢厂的附属小学,看完之后给王敏留下一张现金支票。

不用说王敏也知道什么意思,回到工会王敏就安排工作人员去核算给学校盖教学楼和别的教学设施的费用。

如果一切顺利,今年五月就可以开建,九月新生就能进新的教学楼了。

二月二十四号,文慧终于等来了录取通知书。

真的简单就只有一张纸,只写着被北京大学录取了,至于是什么专业,保密!

三月一号就得去学校报到,可见时间是多么的紧张。

元宵节后就返回大连学校的卫东就没能第一时间分享这份喜悦了!

也是到了这个时间王敏才知道南易家的二毛居然报的是钢铁学院,真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虽然离家给自己的舅舅养老,但是却接过他妈妈钢铁行业的衣钵。

录取的喜悦到处都是,工会也有两个年轻人拿到了通知书。

厂里一下出去二十多个大学生,工会也给他们不少的现金奖励。

前期投资都是必不可少的。

文慧是坚决拒绝家人去送的,这个时代大学生需要家长送的还真是凤毛麟角。

大学生进了校园紧张的开始学习,乌兹别克斯坦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到来却不需要王敏去机场接机。

缅甸直达北京的飞机,后勤装备部的中巴直接把人接走了,王敏是什么也没看到。

不过王敏倒是跟着装备部的同志去了天津港口。

迎接第一批从巴基斯坦运来的二手生产线,还有很多的零件和配件。

大毛的坍塌真的不是一两天的事情,看着五六货船的钢铁制品,王敏就知道这条路算是走对了。

你们不当好东西,王敏真是把他们当宝。

以后还有二毛那里,西方人总是把那些武器装备和武器生产线当宝贝。

王敏却对他们的采矿设备异常的感兴趣。

这次装备部很大方,只留了两个柴油机的完整品,其他的都发往了新疆。

这次又是典型的设备等车间的样本。

一切都很美好,春雷是在安徽炸响的。

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报道了凤阳小岗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制的试点。

很多城里的人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各个乡村就像热油锅里到了一勺凉水,沸腾了!

他们真的太明白这个政策能给他们带来什么了!

积极性,创造性,伟大的农民从来不缺,他们也知道只要一开始就停不下来。

断秋趁着送菜的机会带着村里的老书记来了王敏的办公室。

老人家也是对大锅饭的情形伤透了心,有心无力说的就是他吧。

王敏详细的给他们说了这事的好处,但是也劝他们不要太着急。

这个政策的好坏还得等夏收之后才能见分晓。

可农民的热情被激发出来,想让他们再冷静下来,可就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