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青山少年 > 第1988章 南屿近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万妖王旨意的下达和魔音族等投靠势力的卖力鼓吹,一股前所未有的北迁浪潮如同积蓄已久的山洪,在南屿这片酷热的土地上彻底爆发。

无数妖族部落拖家带口,收拾起简陋的家当,怀着复杂的心情,踏上了前往北方“希望之地”的漫漫征程。

路线清晰而明确。

先向北,穿越南屿最大也是最危险的天然屏障,喜雨林趟。

这片浩瀚无垠的原始雨林,平日里是南屿妖族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阻隔外部世界的绿色迷宫。

林中毒虫瘴气遍布,凶兽潜伏,道路崎岖难行。

若是往常,穿越此地需付出极大代价。

但如今,情况已然不同。

北疆妖族的主力在奇袭永安之前,早已如同梳理头发般,将这条通道上的主要威胁清理了一遍。

许多强大的守护妖兽被驱赶或斩杀,危险的瘴气区域被标记或暂时压制,甚至一些难以通行的地段,都被用蛮力开辟出了相对安全的路径。

虽然林深依旧,危险犹存,但相比于过去的死亡禁地,此刻的喜雨林趟堪称“一路畅通”。

北迁的队伍得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相对较低的风险通过这片广袤林地。

队伍如同一条条灰色的溪流,汇入绿色的海洋,又顽强地从另一端流出。

穿过喜雨林趟,便进入了南屿北部那片更加荒凉干旱的戈壁区域。

这里黄沙漫天水源奇缺,烈日灼烤着一切。

迁徙的队伍在此地经历了最大的考验,干渴、疲惫、以及戈壁中潜藏的危险,不断侵蚀着他们的意志和体力。

不时有老弱病残倒下,永远留在了这片荒芜之地。

但希望如同挂在遥远北方的一盏明灯,支撑着他们继续前行。

因为他们知道,只要穿过这片死亡戈壁就能抵达那座传说中的雄城——永安。

而此刻的永安天险已破,城门洞开。

曾经阻挡了无数敌人的坚固城墙如今却像是一座敞开的门户,欢迎着他们的到来。

城墙上飘扬的不再是人族的旗帜,而是狰狞的妖族图腾。

北疆妖族的士兵驻守在城头,冷漠地注视着下方如同潮水般涌来的南屿同族。

站在永安城下,抬头望着曾被视为不可逾越的屏障,许多南屿妖族的普通百姓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恍惚。

他们真的做到了!

他们穿越了险恶的雨林和戈壁,抵达了这片曾经只存在于传说和长辈口中的富饶土地!

一种巨大的不真实感和对未来的憧憬,交织在心头。

他们的心情与不久前那些拖家带口、满面风霜、眼神中充满悲怆与绝望、仓皇逃向北祁的南昭百姓,形成了无比鲜明而残酷的对比。

同样是迁徙,同样是离开故土,但意义却截然相反。

南昭百姓的北逃,是向着未知的庇护所挣扎,身后是沦陷的家园和死亡的威胁。

每一步都踩着血泪和屈辱,那是向着绝望的深渊边缘艰难攀爬。

而南屿妖族的北迁却是向着梦想中的“流着奶与蜜”的应许之地进军。

前方是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富足的未来,每一步都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尽管这向往建立在人族的苦难之上,但对妖族而言却是向着充满希望的新世界昂首阔步。

这种对比如此刺眼,却又如此真实地发生在这片多灾多难的大陆上。

不过在这股北迁的主流洪流之中也并非全无杂音。

有一些南屿妖族或因故土难离,或因对北疆妖族的残暴心存恐惧与仇恨。

因为亲人死在最初北疆妖族震慑南屿时的杀戮中。

所以他们选择了留下,甚至选择了反抗。

在迁徙队伍经过的一些偏僻角落,偶尔会爆发小规模袭击。

几支淬毒的箭矢从密林深处射出,目标直指队伍中耀武扬威的魔音族或负责引导的北疆妖族士兵。

几声夹杂着悲痛的咆哮,伴随着决死的身影,扑向迁徙的队伍,试图制造混乱。

但这些零星的反抗在强大的北疆妖族军队面前,无异于螳臂当车。

北疆妖族对此似乎早有预料,处理起来冷酷而高效。

精锐的小队迅速出击,以碾压性的实力将反抗者瞬间扑杀,不留任何活口。

然后他们会将反抗者的头颅悬挂在沿途显眼之处,并通过魔音族等喉舌大肆宣扬。

“看!这些冥顽不灵阻碍我妖族统一大业破坏南屿美好未来的罪人!”

“他们甘心被困死在南屿那贫瘠之地,还要阻止别人去追寻更好的生活,其心可诛!”

“他们是被小人蛊惑,是与人类勾结的叛徒!死有余辜!”

强大的武力镇压配合铺天盖地的舆论宣传,将这些零星的抵抗者迅速定性为“民族的罪人”、“历史的绊脚石”。

他们的牺牲非但没有唤醒同胞,反而更加坚定了大多数南屿妖族北迁的决心,甚至激起了他们对反抗者的鄙夷和愤怒。

“凭什么?”

这个念头如同野火般在许多南屿妖族心中蔓延开来。

“凭什么人族生来就能占据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的中原和南昭?”

“凭什么我们妖族就只能世代窝在南屿这酷热贫瘠或是北疆那苦寒荒凉的地方?”

“我们比人族更强大!这天下本就该有我们妖族的一份!而且应该是最好的一份!”

万妖王描绘的蓝图和眼前的现实,完美地迎合了这种长期被压抑的不平之气和生存渴望。

复仇的快意、对财富的贪婪、对生存空间的渴望…

种种情绪混合在一起,使得北迁的洪流更加势不可挡。

妖族开始进入南昭,占领南昭,并将南昭彻底变为妖族繁衍发展的乐土。

浩浩荡荡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带着血腥与荣耀,带着希望与毁灭,再也无人能够阻止。

一个属于妖族的新时代,正在南昭的血与火之中,缓缓拉开序幕。

……

南屿的天,热得仿佛连空气都要燃烧起来。

毒辣的日头高悬于顶,毫不留情地炙烤着这片土地,将最后一丝水汽也蒸发殆尽。

远处的山峦在热浪中扭曲变形,如同浮动在海市蜃楼中的幻影。

就连吹过山顶的风,也带着一股灼人的热意。

非但不能带来凉爽,反而卷起干燥的尘土,扑打在人的脸上身上,带来一种粗粝的刺痛感。

在这片仿佛被投入熔炉的世界里,一座高山的顶端,相对能捕捉到一丝稀薄流动的空气。

这里视野极佳,可以俯瞰下方广袤的土地和那条蜿蜒北去的迁徙洪流。

山顶之上,坐着两个人。

男子身材极其高大魁梧,即便坐着,也像是一座沉稳的小山。

裸露着古铜色的上半身,肌肉虬结,如同经过千锤百炼的花岗岩,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

汗水顺着宽阔的脊背和胸膛不断滑落,在积满灰尘的皮肤上冲出一道道泥印。

面容憨厚,甚至带着几分未褪的质朴。

但那双浓眉之下的大眼,此刻却凝望着山下,闪烁着与外表不符的沉重与复杂。

在他身旁,深深插入岩缝中的是一柄刀。

龙骧。

刀身暗沉,饮过无数鲜血,却又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凛然正气。

这人,正是狂族族长继承人,石头。

石头身旁的女子则显得纤细许多。

穿着苗族特有的深色衣裙,尽管天气炎热,依旧穿戴整齐。

只是领口微微敞开,露出一段被汗水浸湿的纤细脖颈。

面容清秀,眉眼间带着苗族女子特有的灵秀。

此刻却紧蹙着眉头,眼神中充满了忧虑与不忍。

在她身侧,同样插着一柄刀。

带着优美弧线的苗刀。

刀光在烈日下反射出刺目的寒芒,与身上那种医者的柔和气息形成奇特而和谐的对比。

阿夏布衣。

两人就这样沉默地坐在灼热的山石上,如同两尊被高温熔铸在一起的雕像,久久地望着山下那川流不息的队伍。

石头的拳头无意识地紧紧攥起,粗大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手背上青筋虬起。

那张憨厚的脸上,肌肉微微抽搐,流露出了一种极其矛盾挣扎的痛苦。

他是狂族的继承人,体内流淌着好战与守护的血液。

看着同族们抛下世代生存的土地,奔向那片被北疆妖族用鲜血和阴谋夺取的“乐土”,心中涌起的不是喜悦,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屈辱和愤怒。

那感觉像是自己的家园被否定,像是族人被当成了用来填充占领区的工具和筹码。

“他们…真的就这么走了?”

石头的声音沙哑干涩,如同被烈日烤裂的土地。

“祖辈们守护了千百年的林子、山涧…就不要了?去给北疆那些狼崽子当马前卒?去吃人族留下的残羹剩饭?”

语气中带着不解,更带着愤懑。

龙骧似乎感应到主人的情绪,发出一声极其低沉的嗡鸣。

阿夏布衣轻轻叹了口气,伸出手,用一块被汗水浸湿的帕子温柔地擦拭着石头额头和脖颈上不断涌出的汗水。

动作轻柔,眼神却同样复杂。

“不去又能怎样呢?”

声音如同山涧清泉,却带着深深的无奈。

“今年的天太邪性了…再待下去,林子里的果子会掉光,野兽会逃窜或饿死,水源会干涸…老人们和孩子,会撑不住的…”

作为医者,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持续酷热和干旱会带来什么。

疾病、饥饿、死亡…

那将是比战争更加缓慢而痛苦的毁灭。

“可是…”

石头猛地转过头,看向妻子,眼中充满了血丝。

“那是北疆妖族!他们手上沾着咱们南屿同胞的血!喜雨林趟边上那几个寨子…他们…”

话没有说完,但那惨烈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

阿夏布衣的眼神黯淡了下去,低下头,看着自己因为常年采药捣药而显得有些粗糙的手指。

“我知道…我都知道…”

声音有些哽咽。

“可是石头,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去了南昭,或许…或许真的能有一条活路,至少那里有水,有肥沃的土地…有…妖族没有的一切…”

阿夏布衣的话现实而残酷,却道出了山下绝大多数妖族最朴素最迫切的需求,生存。

石头沉默了。

他无法反驳妻子的话。

作为未来的族长,他同样肩负着让族人活下去的责任。

那股沸腾的热血和愤怒在冰冷的现实面前,不得不被迫压抑下去。

这种无力感,让他感到无比憋闷,仿佛胸口堵着一块烧红的烙铁。

两人再次陷入沉默,只剩下灼热的呼吸声和山下隐约传来的喧嚣。

反抗,看似壮烈,却可能意味着整个族群的灭亡。

顺从,看似求生,却要背负背弃故土与仇寇为伍的心理枷锁。

何去何从?

烈日依旧无情地炙烤着,山下的洪流依旧滚滚向北。

石头最终缓缓松开了紧握的拳头,发出一声沉重如巨石落地般的叹息。

伸出手握住了阿夏布衣略显冰凉的手,仿佛要从妻子那里汲取一丝力量和慰藉。

阿夏布衣回握住石头粗大的手掌,将头轻轻靠在滚烫而坚实的肩膀上。

两人不再说话,只是依偎在一起,继续望着山下那决定着南屿妖族未来命运的巨大洪流。

眼神复杂,前途未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