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武侠修真 > 剑破诸天 > 第116章 玑衡(第二部第二卷“将星陨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6章 玑衡(第二部第二卷“将星陨落”)

八月二十四日,夜,京城南郭,开阳门外数里,明堂。

开阳门外是北魏官办学校扎堆的地方。按照已故国子祭酒及经学家刘芳的规划,国学与太学之设置应循古制,国子学居宫门之左即铜锣大街东面,太学仍旧在洛阳城东开阳门外东汉旧址,四门小学刘芳觉得如果四郊别置,相去辽阔检督难周,因此同处一处,临近太学。国子学在正光三年(公元522年),正式完工开学。太学的位置东汉、魏晋、以及本朝基本没变,扩建后开学相对早些,并把算学、律学等纳入其中。四门小学设立在曹魏废弃辟雍南侧,靠近报德寺附近,开学没几年。

此外,迁洛之后,任城王澄上奏请复设皇宗学,孝文帝批准,因为经费困难,便在曹魏辟雍北侧的国子学旧址,并扩增部分辟雍场地设成,曹魏辟雍因建筑危旧,彻底废弃。此地辟雍是魏武帝建造,辟雍作为礼制三雍建筑之一,也被称为“天子之学”,是天子行礼乐、宣德化的场所,贵族子弟们在这里学习技艺,曾经辉煌无比。

四门小学的西侧就是明堂。本朝的明堂是前朝的明堂、辟雍、灵台的集成,其中灵台要比废弃的灵台规模小许多,因此高度并不显眼。此刻太史令的一些官吏,以及其他署衙的官员们,正陆续汇聚在此,原来是明威将军卢光、术数代理博士兼太史博士李业兴、安丰王门客信都芳、隐士王腾周、秘书郎元晏、御医徐之才、元瑾等人正在明堂门口焦急的等待着。

这时,由远及近来了两个人,大家多数人是,正是禁军校尉杨宽和太尉府士曹高乾。卢光上前道:“二位过来了,开国公有什么特别的嘱咐么?”

杨宽道:“子攸将军只说,注意对义弟大云同学保护,并让他们同学别太累了。”

太史博士李业兴道:“放心,几位太史令大人正在灵台上面指挥工作人员架设矫正仪器,这边不会安排学生们做工,而且已经商定好,今夜工作也不会太晚。”

徐之才道:“是的,各位大人放心,虽然我们在场的有好几位亲人都在前线,不过我们也不会强人所难,毕竟来的小客人还是学生,我们会适可而止。”徐之才说的没错,他本人、元瑾是元渊的晚辈,元晏是元融的弟弟,杨宽是杨暄的弟弟,所以都来了。

杨宽道:“甚好。大家都认识高士曹高乾吧,他在太尉府任职,可以调动信鸽,我们这边有任何进展,能最快速度传到前线。”高乾是渤海士族,几年前因元乂赏识,进京做官起家拜员外散骑侍郎,领直后,转太尉士曹。他家里有钱,为人仗义疏财,在京城混得不错。

正寒暄,又有人前来,原来是南城县尉张子祥以及太学博士杜弼。张子祥之前是东城县尉,前不久洛阳令更换,崔庠迁升东郡太守,由李该接任。李该以太学博士为起家官,后兼任过殿中侍御史,他担任洛阳令后,对各区的校尉进行调整,张子祥又负责城南安全。杜弼在太学教学兵法课程,曾是阴阳宫的堂主,后来阴阳宫解散,他随着太清官转入到张远游门派,张远游联盟正一天师道,张子祥正是龙虎宗第九代天师的长子。

李业兴看见二位立刻迎上去道:“稀客呀!张校尉虽然主管城南治安,杜博士更不用说既是同事又是邻居,二位却很少来太史令,今天怎么有兴致夤夜来访啊?”

杜弼道:“上午在太学,听说你们今晚夜观天象,甚觉好奇特来看看热闹。张校尉是我故友,正好在太学一带当值,听我聊了一句,他想到和几位要过来的同学有旧,正好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或维护秩序什么的,顺便跟着过来了。”

张子祥立刻向众人寒暄。别说他手下还真有小吏,不过这会儿夜深人静没什么需要站岗守护,但张子祥还是安排弟兄们到御道的路口执勤去了。大家看他挺热心,也都没介意。其实张子祥了解孙云,之前几次秘境开启后的特殊状况,张子祥多次见证,所以特来帮忙。

又等了片刻,终于看见魏收、崔季良带着孙云、元修等一众同学迤逦而来,太学、辟雍、明堂却是很近,来回来去的确方便。李业兴看见他们,打招呼道:“魏博士、崔博士,大云同学,各位同学,大家辛苦了,总算把你们盼来了,太史令等人已经在灵台上恭候多时。”

大家忙给各位博士以及其他人见礼,孙云见这么多人关注并深夜来此,顿时有点紧张,魏收也挺意外,不过更加兴奋,忙分头和众人相互介绍并问安。寒暄几句后,众人进入明堂,顺台阶登上新灵台。崔季良博士挺有责任心,随着同学尾巴,生怕有闪失。

新灵台在明堂最南端,虽然没有东汉灵台宽阔,高度略低,但相对于周边建筑还是要高许多,上去后眼见着周围立刻开阔空旷起来,远远能看见太学的藏书馆,以及内城的城楼,除了内城方向灯火通明外,南郊基本上一片黑暗,不过夜视度很高。

灵台上,赵洪庆、胡世荣、张宠等太史令正在校正好的浑天仪旁边正对着北方天空进行观测,听到众人声音都转身过来相见。太史令为六品,在京城算是小官,比在场的其他人相差无几,因此都很随便,他们见到孙云等同学,也很客气。

几位太学生见到浑天仪立刻兴奋起来,尤其小俪张大嘴巴,说不出话来。孙云也一样,几次陪小月经过内城阊阖门时,听说过璇玑玉衡的事情,今天终于看到了,虽然此处灵台的要小许多,璇玑玉衡也小很多,但足够令他们震撼的了。璿玑玉衡,以齐七政,正天之器,可运转。运动为玑,持正为衡,以玉为之,视其行度。玑衡者,即今之浑仪也。

赵洪庆听说了今天的主角是孙云,于是陪着孙云来到浑天仪跟前,道:“孙云同学,我们听闻过你的事迹,都觉得不可思议,所以特意在此等候。你来看,玄机玉衡正对着的北方,就是北斗七星,以及北极紫薇星垣等众星的星域。这几天我们观测的重点是北斗星。北斗星不难寻找,目测可见,形状像个舀酒的斗形,从斗身开始依次有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我听说你是武林世家出身,擅长演阵,其中的北斗七星阵就是以此而来。”

孙云听了一愣,心想北斗七星阵是田爷爷墨门的阵法,自己曾在北莽山的舜帝庙施展过,没想到这位太史令竟然都知道,可见武林的圈子实在太小。不过见赵太史说的含糊,也可能了解不深,因此孙云装着糊涂,继续听讲。

赵洪庆见孙云脸色微变,知道自己的话不是对白丁说,立刻有点兴奋,继续道:“我们要看的主星是开阳,就是斗柄第二颗。据《晋书·天文志》记载,枢为天,璇为地,玑为人,权为时,衡为音,开阳为律,摇光为星。在七颗星中,玉衡最亮,天权最暗,其它五颗居其中。在开阳附近有一颗很小的伴星,叫开阳辅星。你来看!这几天开阳星显得昏暗,辅星更是分辨不清,所以请各位同学来,看看能不能,让这几颗星明晰可辩。”说到最后,赵太史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所以声音一路高开低走,最后只能身边几个人听见。

孙云仔细观望,果然开阳的位置有点呈现光晕状况,正常开阳和辅星可以肉眼分辨开,并且都很清楚。孙云研究七星阵时,在太学院图书馆顶层回廊观测过北斗,借助浑天仪观测星云,会有刻度和定位的辅助效果,而且还镶嵌有水晶凸镜片专门远望观测工具,效果更好。千里镜也叫望仪,郑冰、小俪大家都是第一次,因此兴致勃勃,一边看,还一边滔滔不绝指指点点,大家一起练习阵法观看北斗,所以七星对她们而言,也不陌生。

李业兴见此场面有点尴尬,便道:“大云,我们也知道,请你来让开阳星明亮,似乎强人所难,我们也是没办法,刚才的几位你多数见过,他们的亲人都在前线临阵御敌,开阳星是武曲星,北斗应在北方战事,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观测开阳提前预知福祸。在京城的神秘圈子里,好多人都知道,大云同学师承道场寺大方丈僧稠,有阴阳幽冥穿梭神异的能力,所以才想借助你的特殊本事,解厄众人的担心。”孙云听了顿觉心情沉重。

这时,小俪大伙已经轮番看过,听了这话,接道:“李博士您放心,有什么任务交给我们,一定保证完成,我们不行,还有我哥的师父们,他们不会让我哥无功而返的。”

魏收等年轻的一帮博士或将军,听了小俪的话,立刻跟着附和,生怕孙云觉得困难直接封口回绝。孙云无奈的看看小俪,心想,小俪真是没脑子,这种事儿也敢大包大揽。别说是自己,就是僧稠、慧光、昙鸾几位师父师伯在,也无法保证天星光明,关键所要的目的不是人为的能力能够实现,可是直接婉拒,有这么多老师在,又不好意思。

小月见孙云为难,忙制止小俪:“小俪,别打扰大云,让他静下心来看看能不能有办法,如果实在无能为力,只要尽心,各位博士先生也就不为难了。”小月倒是挺能打圆场,担心各位老师因为被要求有负担一并开脱。众人听了连连点头,各种殷切、狐疑目光齐聚。

孙云压力陡增,心里直扑腾,没想到义兄元子攸给自己安排的活竟是这样。左右星云,这也不是自己能力可办到的呀,大伙拿自己当什么了,神器转世?孙云不由自主围着灵台四周栏杆开始转圈,从西边的骆子渊府邸,看到东边辟雍,突然,他心中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