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从龙救驾,朱元璋非要给我封王! > 第198章 朱元璋的亲口交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众人在这里喧闹,却不知,朱元璋早就来了,正站在远处,目睹了眼前一幕。

朱元璋对儿子学习向来上心,偶尔便会派个人,去课堂边转转,今日正好发现朱棣逃课。

老朱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朱元璋赶紧处理完手头要事,带着几个侍卫,就直奔这边而来。

等朱元璋赶到时,恰好看到朱文正将朱棣叫了出来,表情严肃的训斥几句,又拿起戒尺,狠狠打了几下。

朱文正这两下干脆利落,瞬间就镇住了场面,朱棣再也不敢造次,变得老实起来。

这种手法很合老朱胃口,他深信治国要严,治家也要严,不然就会天下大乱。

至于朱棣被打得直掉眼泪,在老朱看来,根本就不是问题。

朱元璋半身戎马,自己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大老爷们挨两下算个啥,又不会少块肉,只要能长记性,就是好事!

要不然,当初他也不会对宋濂说出“只要不打死就行!”的名言。

今日一见,朱文正倒是尊师重道,管教严格,能够在兄弟间服众。

这小子天生适合干宗人令啊,就是不知道为何不愿意?

朱元璋又站着看了会儿,发现朱棣在朱文正的说教下,对着宋濂躬身道歉,朱标等人也是人人动容。

朱元璋容颜大悦,忍不住大步走了过去。

“吴王驾到!”

随着侍卫一声喊,朱文正等人这才反应过来,纷纷向朱元璋行礼。

朱元璋首先对着宋濂拱了拱手道:

“犬子顽劣,让先生费心了!”

朱棣被狠狠收拾一顿,宋濂心中早就消了气,闻言有些惭愧道:

“是在下管教无方,让吴王见笑了!”

宋老师是朱元璋三顾茅庐请来的,老朱还担心他受多了刺激,撂挑子不干了,当即好言宽慰几句,又转向朱文正道:

“文正!你刚刚做得好,这些都是你的小兄弟,若是贪玩成性,只管狠狠教训!”

最后一句话,朱元璋是看着几个儿子说的,尤其是朱棣,被他严厉目光一扫,顿时打了个哆嗦。

朱文正心中大汗,没想到这点破事都会被老朱撞上,尤其是他给朱棣画的那册连环画,还放在屋内桌子上,要是伸个脖子扫一眼,都能看到。

朱文正只能心中暗暗祈祷,老朱说完赶紧回去,千万别进屋里去。

却没想,朱元璋似乎觉得眼前时机不错,在将儿子们训斥几句后,老朱干脆和盘托出道:

“你们都不小了,也该出去锻炼锻炼。过两天,就跟着文正一起,回老家濠州祭祖吧!”

朱樉、朱棡、朱棣几兄弟全是一愣,待反应过来,又是满脸喜色遮掩不住。

他们几个出生较晚,外面又是兵荒马乱,于是几乎天天关在应天城里,都不知人间何样,早就想出去转转。

尤其是朱棣,眼中全是期待,在他想来,既然大兄带队,自然少不了他玩的。

只有朱标表现较好,他生的早,那时条件艰苦,甚至还被马王妃背着逃过兵灾。

朱标一听要回濠州,皱眉思索片刻,忽然说道:

“父王!此去路过太平,可否允许我顺道拜访下陈家?”

朱元璋正有此意,没想到朱标倒是想到前面去了,老朱当即两眼一亮,一脸欣慰的说道:

“应当去!再带五十两白银,以示感谢!”

原来,朱元璋当初攻打太平府时,险象环生,为了断绝士卒后退的念头,他放弃所有渡船,摆出破釜沉舟的架势,这才最终攻克。

当时城中有一位富人名叫陈迪,曾献出许多财物支援朱元璋,老朱就顺势住在他家,而朱标也恰巧出生在那里。

没什么比大胜之后,又喜得贵子,更让人高兴了,何况朱标还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儿子!

因此,老朱虽然一生不喜商人,却唯独对陈迪印象很好,这次让朱标过去,就是要表示感谢。

而朱标能够记得自己坎坷的身世,并对恩人表示感谢,这让朱元璋非常高兴,当场又夸奖了几句。

夸完朱标,朱元璋收起笑容,一脸认真的教育儿子们道:

“你们在富贵中长大,习惯了幸福安逸。这次让你们到山川田野中历练一下,看看世间小民的生活不易,了解下民风民俗。

让你们也尝一尝,鞍马劳顿的辛苦,了解父王渡江奋战的艰辛。切记,万万不可沉溺于享乐之中!”

说完,他再次看向朱文正,仔细叮嘱道:

“这次回乡是为了祭祖,不可大张旗鼓,劳民伤财。你们只带足侍卫即可,沿途用度我会让人详细核算后,交由你来保管,让他们吃饱穿暖就行,切莫铺张浪费!”

朱元璋这句话说完,朱樉和朱棡两人全都垮下了脸,好不容易出去一趟,开销还要控制得死死的,这让人怎么耍?

更过分的是,钱居然都在朱文正手里,岂不是还要看他脸色度日?

尤其是朱棡脸色有些发白,他之前对朱文正很没礼貌,要是这位大兄路上报复起来,那小鞋可就有得穿了。

至于朱标,本来就不好享受,对此倒是没有反应。

只有朱棣一点不慌,反而欣喜若狂,在他看来,钱既然在朱文正手里,那不就跟在自己手里一样?

大兄还能亏了我不成?

此时此刻,朱棣已经开始在幻想,等出了应天城要买些啥玩意才好?

要不就买匹千里马,跟大兄那匹追风兽一样,好不威风,朱棣早就想要了!

不行!不行!

买了马,肯定没法带回家,被父王知道,少不了惹出大麻烦!

干脆就买把宝刀,跟大兄的弯刀一样,所向披靡!

完了完了,宝马宝刀都想要,若是实在带不回来,就寄放在大兄家里,等有机会再拿出来玩?

朱棣想着想着,脸上笑意越来越浓!

朱元璋纳闷的看着他,突然提高音量问道:

“朱棣!你在笑什么?”

朱棣一惊,猛然清醒过来,低下头,赶紧自圆其说道:

“孩儿自出生以来,从未回乡祭拜过祖宗,如今终于得偿所愿,心中是越想越欣慰,不禁有些失态,还望父王原谅!”

朱元璋一听,难得这顽劣小子有片孝心,也是老怀大慰,便没有再追究。

临走时,朱元璋又交代朱文正道:

“过几日,等你们出发时,我会抽调礼部官员,陪同你们一起返乡祭祖!”

朱文正随口问道:

“是礼部哪位大人?”

朱元璋当即说道:

“太常少卿——胡惟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