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只听朱文正一脸严肃的说道:

“请叔父授予我生杀大权。救灾涉及部门官吏众多,一旦有人消极怠工,当严惩不贷!”

朱元璋虎躯一震,他本来就是个杀伐果决的主,一见朱文正竟然动真格的了,反而十分欣赏,当即拍板道:

“四品以下官员,叔父授予你先斩后奏的权利!”

朱文正又说道:

“为了更好的把控灾情,请准许我亲赴一线抗灾!”

提这一条,除了抗灾以外,朱文正是留了心的。

他发现胡惟庸有故意往他身上揽事的嫌疑,如果留在京城,只怕陆续还有许多事情,都要交给他裁定,还不如奔赴河南,一心救灾。

朱元璋不疑有他,十分痛快道:

“行!没问题!”

只是刚答应完,老朱又有些纳闷,如果朱文正不在京城,由谁坐镇中书省呢?

这个时候,就听朱文正一字一句的提出了第三个要求:

“出京之前,我会安排好人事工作。我不在时,请太子暂代中书省,监管百官执行!”

朱元璋一惊,前面他都很痛快,唯独这条有些迟疑道:

“标儿还小,未经历过这些,你确定要他暂代?”

朱文正一脸认真的说道:

“太子渐渐长大,早晚要接触国事,不如趁此机会,历练一番。

而且有他在,群臣必将尽心尽力,政通令达,我也不用担心!”

大明初立,也曾有人提议让太子出任中书令,却被朱元璋一口否决。

因为提议这事的人,不是为了太子好,而是盯上了中书令这个职位。

中书令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过大,朱元璋否定后,便设立了左右丞相,让李善长和徐达互相牵制。

但朱文正这次提议却不同,如果只是暂代解决蝗灾,似乎真的是为了培养朱标。

而从最近一段时间来看,他们兄弟两人感情也十分好,有朱文正在,老朱还是很放心的。

只是略一思考,朱元璋便点头同意道:

“行!我让标儿全力协助你!”

得到这三点承诺,朱文正总算松了一口气。

尚方宝剑在手,又有朱标后方坐镇,若是再有人想趁机搞鬼,就要问问脑袋够不够硬了?

…………

事不宜迟,朱文正又直奔东宫,将事件给朱标讲了一遍。

朱标听完既兴奋又紧张,小脸涨的通红,捏紧拳头道:

“此等大事,我……我真的行吗?”

朱文正安慰他道:

“你只需监督执行便可,务必使众人全力以赴,至于具体事务,自会有群臣操办!”

原来如此,朱标稍稍松了口气,朱文正知道他善良,又特意叮嘱道:

“如果有人办事不力,切莫心慈手软,直管依法处置。这是国事,一旦松了口子,对灾情就是莫大的祸害!”

朱标一脸郑重的点点头,忽然觉得,肩上的担子无比沉重。

朱棣几个还没走,见大哥突然揽到差事,一个个羡慕着就找朱文正讨要。

朱文正笑着摸摸朱棣的脑袋道:

“你们几个专心学习,将来也可造福一方!”

中书省的事情,不是太子不好插手,朱棣几个还是等将来封王后,再在地方上大显身手吧!

…………

辞别了朱标一行,朱文正又马不停蹄的赶到中书省,将刘伯温、杨宪、胡惟庸等几位重臣,全部召集起来开会。

胡惟庸没想到他回来这么快,还以为找到什么扑灭蝗灾的好办法,没想到,朱文正往中央一站,首先宣布的竟是救灾纪律。

等朱文正将老朱许给他的尚方宝剑和朱标暂代中书省一事,统统宣讲一遍,胡惟庸的心瞬间就紧绷起来。

他没想到朱文正作风竟如此彪悍,一个来回就掐住了问题的关键。

这几条,完全就是在预防有人使坏搞鬼。

胡惟庸虽然心生警惕,却也没有着急,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到时候就让你朱文正知道官场到底有多深?

朱文正说完,又看向刘伯温道:

“刘大人,非常时期,当从严执法,纠察不法行为就交给你了!”

刘伯温一脸肃容道:

“大人直管放心,下官定当全力以赴!”

朱文正随即又将目光一一看向杨宪、陈亮、胡惟庸道:

“三位大人,坐镇中书省,统一组织六部人手,就交给你们了!”

杨宪早把自己当成朱文正一伙,铿锵有力道:

“下官在所不辞!”

陈亮也跟着附和应景道:

“请大人放心!”

轮到胡惟庸时,他还没来得及开口,朱文正突然上前一步,握紧他的手道:

“胡大人才智过人,当此危难,应当大显身手,为国为民!”

胡惟庸一怔,见朱文正目光灼灼的盯着自己,显然是话里有话。

他大场面见得多,倒也不会怯场,逢场作戏道:

“大人尽情放心,胡某就算脑肝涂地,也决计不会松懈半刻!”

胡惟庸是李善长一党的核心成员,党羽众多,救灾这事无论如何绕不过他,朱文正只能先敲打暗示一番,希望这小子能够收敛一点,不要太过出格!

说完这些,就该轮到具体工作了。

古代对于蝗灾,实在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办法,众人商议半天,也只能参照前朝经验,一边调集粮草拯救灾民,一边组织人手绞杀蝗虫。

朱文正决定带虎威军北上,众人倒也没有觉得奇怪。

一来需要官兵镇压违法作乱者,二来也需要人手灭虫。

等一切交代完,朱文正又风风火火向家里赶去。

胡惟庸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忍不住心里暗笑道:

“自古相传,蝗灾乃天降祸事,岂是人力可以相抗?不管你怎么忙活,只怕到头来也是一场空!”

这话倒没错,唐代以前,人们就是这么普遍认识的,甚至不敢动手绞杀蝗虫,怕因此触怒上苍。

无论是朱元璋,还是刘伯温、杨宪等人,都没有什么好办法,你朱文正又能例外不成?

朱文正一边往家赶,一边在心中抓紧盘算,灾情严重,只怕明日他就得带先头部队出发。

本以为最近没打仗,能在家里好好待几天,没想到到头来,还是个忙碌操劳命,谢翠英估计又该难过失望了。

朱文正骑着追风兽,刚刚赶到家门口,差点跟胡大锤一头撞上。

胡大锤手里抓着三支活蹦乱跳的大鸭子,一路晃荡,根本就看不清路,等发现对面是自家大人,才讪讪说道:

“大人!吃鸭吗?我刚去军营要的!”

朱文正正着急救灾的事情,哪里有心情管这,没好气的说道:

“快让开,别挡着路!”

胡大锤一蹦跳到一旁,朱文正下马就往家里冲,才刚刚跑了几步,又突然折回来,紧紧盯着他手中的鸭子,一脸惊喜道:

“这是军营里的?一共还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