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伯温身为一代智多星,罕有为难的时候,如今碰到朱文正,就如同遇到上辈子的报应,让他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从内心来讲,他当然十分愿意将胡惟庸一伙绳之以法,但从道德法规上讲,做假供又违背了他一向公平公正的原则。

越是行事严谨之人,往往越能坚守原则,要不然,刘伯温年轻时在元朝为官,何必因为不愿同流合污,而干脆弃官回乡呢?

朱文正见他脸色一阵红一阵白,还在这儿纠结不清,干脆上一剂猛药道:

“刘大人!这次要是放过他们,还不知有多少百姓因为这些蛀虫家破人亡,河南赈灾就是前车之鉴!”

杨宪也在一旁着急附和道:

“都督说得对!行大事不拘小节,刘大人切莫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南京城里的难民有多惨,刘伯温也曾亲眼去码头看过,一想起几十万条人命,差点毁于一旦,他愤怒油然而起,终于咬牙切齿道:

“奸邪祸国之辈,人人得而诛之!”

朱文正一见刘伯温口气终于松动,忍不住弹冠相庆,只要这位司法大佬肯参与,再加上杨宪的人配合,何尝扳不倒胡惟庸?

刘伯温一旦接受事实,很快便发挥出他那缜密的心思,出言提醒杨宪道:

“你那门生王和为人怎样?此事一旦发动,绝无后路可言,若是搬不倒胡惟庸一党,他恐怕凶多吉少!”

作假证指认势力遮天的黑恶势力,风险可想而知,可杨宪却神情凌厉,毫无惧色道:

“直管放心!王和以前是跟着我做校检的,就算刀架在脖子上,也绝不会皱一下眉头!”

校检组织在明初就相当于半个锦衣卫,干得都是些见不得光的事情,只是没有后来锦衣卫的抓捕权限。

杨宪既然这么说,肯定有十足的把握。

刘伯温又接着指出关键问题道:

“就算右侍郎王和肯出面指证樊毅,最多也只能算是一份人证,没有樊毅贪腐的实际物证,这就成了孤证!

仅凭孤证,想要牵连上驻马店一事,恐怕很难,陛下那边都没法交代!”

朱文正的思路早已被打开,闻言神秘一笑道:

“想要直接证据?这事好办,交在我身上便是!”

刘伯温一脸狐疑的看着朱文正,问道:

“你有证据?为何不早说?”

朱文正嘿嘿一笑,神情奸邪无比,活脱脱就像戏曲中唱的大反派:

“现在还没有,明天就有了!”

一股不祥的预感,从刘伯温心头腾的一下升起,他急着就想追问。

朱文正却让他安心等待,说完告辞一声,大摇大摆的就走了。

刘伯温伸手就想去追,却被杨宪给死死拉住:

“此事直管交给大人,他自有谋划,我们全力配合就是,何必担心?”

杨宪做事,明显比刘伯温不择手段,只要能扳倒胡惟庸,他才不会管用什么办法?

刘伯温却忧心忡忡道:

“就算如此,也得掌握一个分寸,若是太过,只怕反而引火烧身!

你看刚刚大人那副神情,怎么看怎么透着一股奸邪?”

杨宪一脸不以为然:

“哪有奸邪?就算有,那也是奸邪中透着一股浩然正气!”

…………

朱文正离开万家大院,连夜就直奔虎威军军营。

郑遇春从驻马店押到南京后,就关在了这里,由虎威军亲卫严格看守。

朱文正倒没有虐待这家伙,每日好酒好肉伺候,可当他在牢笼中见到这位郑大人时,还是被吓了一跳。

不过短短十来天,之前还生龙活虎的郑遇春,竟然仿佛苍老了二三十岁,不但头发全都白了,三十多岁的脸上竟然布满了皱纹。

他一身白色囚衣,木然呆坐在地上,就算见到朱文正过来,也只是微微侧了下头,随即便没有了任何反应。

看来即便是奸邪之人,平时作威作福惯了,一旦死到临头,都是知道怕的。

如果早知今日,郑遇春恐怕打死都不会去动那些军粮。

朱文正本来有很多话想说,一见对方这般模样,便知趣的没有开口。

对于一个要死的人来说,想轻易打动他,注定十分困难,必须另想他法。

两个人默默相对,良久,朱文正突然灵光一现,问道:

“想活命吗?”

郑遇春身形微微一颤,混浊的眼神中似有光芒一闪而过,此时果然也只有这件事能令他上心。

只是很快,那光芒便暗淡下去,他随即苦笑一声,蠕动下干裂的嘴唇,用沙哑的声音道:

“大人……就莫拿我开心了!”

朱文正知道想取信他很难,必须下点猛药:

“户部左侍郎万杰,已经死了!”

郑遇春不可抑制的颤抖起来,那是人类出自本能对死亡产生的敬畏。

不过一会儿,他又仿佛解脱一般,自我嘲讽般的傻笑道:

“罪有应得!死了也好……死了也好!”

也不知道他说的是万杰,还是自己?

朱文正随即抛出一颗重磅炸弹:

“他并非伏法而死,而是死在家中,死得莫名其妙,距今已有六七天了!”

郑遇春瞳孔猛烈收缩起来,僵硬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明显的惶恐。

他不傻,混迹官场这么多年,怎么会想不到万杰的死,背后隐藏着些什么?

这是赤裸裸的杀人灭口,找替罪羊啊!

朱文正见他明白,又故作轻松,一边低头拨弄着指甲,一边用自言自语的口吻说道:

“这案子不好查,线索全都断了,看样子,只有你和万杰去抗了!”

说完,他又一脸惋惜道:

“可惜万家了!明明条件挺不错,可这事一闹腾,抄家是肯定免不了。

等到那时,只怕万家儿女们只有流露街头,风餐露宿,那下场……唉,真叫一个凄凉!”

朱文正每说一句,郑遇春的瞳孔就放大一分,到最后已是大汗淋漓,浑身湿透。

他仿佛从万家的凄惨下场中,看到了自家的结局。

就在这时,朱文正抛出了最后也是最致命的一句话:

“郑指挥!你那金锁还在这里,要不要捎给你家人,让他们提前收好?”

郑遇春猛然惊醒,挣扎着爬起身,大叫道:

“大人!我愿出面指正户部尚书樊毅,戴罪立功……戴罪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