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伯温干了这么久的司法,从未像今天这么揪心过。

在过来面圣之前,他曾反复斟酌写给朱元璋的奏章,却始终有种如芒在刺,惴惴不安的感觉。

原因无他,实在是这次案情牵连人员之广,涉及高层之多,实属罕见,就算放在历朝历代,都是足以震动天下的要闻。

尤其是大明初建,各个部门人手都没有满编。

如果按照胡惟庸记载的名单来抓人,六部之中只怕要塌方一半,尤其是吏部、户部、礼部,这三个衙门被腐蚀严重,简直就是重灾区。

只有工部、兵部、刑部情况稍好,其中兵部多为开国将帅把持,刑部受刘伯温节制较多,总算没有太过难看。

可即便如此,一想到要同时处理这么多官员,刘伯温就感到头皮隐隐发麻,更别说他还在那份名单中,竟然看到了自己属下程宗彦的名字。

事情闹得这么大,已经不是简简单单一个反腐问题,而是必须要考虑江山如何稳固?

若是一个处理不好,让些联合反弹作乱,还不知要酿出什么祸事?

当然,名单上也有让人觉得十分奇怪的地方。

那胡惟庸账目做的精细,一众大佬几乎全都没落下,却唯独没有记载李善长的大名!

这是个十分值得推敲的地方!

天下间,谁人不知胡惟庸是李善长的得意门生,谁人又不知,胡惟庸已经渐渐成长为江淮党的二号领军人物?

就算他不记,这份嫌疑就能轻易洗得掉?

可偏偏胡惟庸就没记!

就连孙良运看完也十分不解,最后还是多吃了几年官粮的刘伯温为他解惑道:

“胡惟庸这是在给自己留后路!

万一他出事,李善长是唯一有可能、有能力搭救他的人!”

如意算盘打得不错,只可惜,胡惟庸这次招惹的麻烦实在太大!

惹谁不好,偏偏要去惹那朱文正,最后拿脑袋撞了石头,终究没人能救得了他。

刘伯温思来想去,忽然觉得没提李善长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李善长是跟着朱元璋起家的核心元老,如果说朱元璋打造了大明,那李善长几乎就打造了大明王朝的半个文官集团。

他身居高位,门徒众多,若是也被拉下马,只怕大明江山都得跟着震一震。

现在倒好,只要不揭开这盖子,事情就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至于最后要不要动李善长,就交给朱元璋定夺好了。

尽管刘伯温已经在奏折中极力低调处理,可朱元璋看完还是勃然大怒,猛拍案台道:

“乱臣贼子!

简直是胆大包天,为所欲为,其心当诛,其罪当死……”

一通大骂后,朱元璋似乎还不解恨,又满面怒容的冲着刘伯温下旨道:

“刘御史,你立即带人清查此案,所有涉案人员,无论官职大小,一律不许放过!

朕要让天下人知道,谁敢做大明的蛀虫,朕就要他的脑袋!”

刘伯温心中一紧,事情果然要向着雷霆方向发展,便委婉提醒道:

“陛下!乱臣贼子人人当诛,只是此案牵连甚广,六部皆在其中,为江山社稷着想,还请陛下徐徐图之!”

朱元璋也不傻,眨眼就明白了刘伯温的意思,他刚刚正在气头上,如今冷静下来一想,却突然意味深长的反问了一句:

“刘御史,你以为元朝因何而亡?”

刘伯温一怔,已经隐隐猜到些什么,如实答道:

“元朝贪腐成性,不顾百姓死活,民心尽失,最终为上天所弃!”

朱元璋点点头,似乎回想起以前的种种不堪,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语重心长道:

“朕自幼家贫,家父家母虽勤俭持家,日夜操劳,最终却无以裹腹,死时连个下葬的地方都没有!

父母逝,家中无以为续,朕被迫与兄嫂分离,本想着去庙里当个和尚,就算断了香火,也能平淡了此一生!

谁能想,那元狗倒行逆施,就算出家人也不得活路!

朕游历三省,只见饿浮遍地,百姓裹不果身,沿路乞讨,妻离子散比比皆是。

那些贪官们却个个锦衣玉食,吃得油头粉面,当真是路有冻死骨,朱门酒肉臭!”

说完,朱元璋又一脸恨铁不成钢,咬牙切齿道:

“若非如此,何以官逼民反,义军遍地?

大明才刚建立,这些人不思报效国家,为民谋利,反而坐享其成,贪赃枉法,长此以往,大明与元狗何异?

朕的江山,难道就要败在这些人手里?”

这番话说得极重,古人十分看重江山气数,一旦言涉于此,必然是好话连篇,没想到朱元璋竟然自己拿大明与元朝相比?

刘伯温起初吓了一跳,后来一想,朱元璋毕竟是穷苦人出身,虽然少了些忌讳,却更加实干,未尝不是件好事。

他急忙附议道:

“陛下所言极是!

臣所虑,只是如何处理本案更加平稳,以及朝中空缺官职,如何过渡?”

朱元璋见他并无反对,眼中精光一闪,这才霸气十足的说道:

“无须担心!

乱臣贼子就算人多势众,朕又岂会怕了他们?

朝中带甲数十万,外有徐达常遇春,内有都督朱文正,谁要是敢聚众作乱,朕要他千刀万剐,枭首示众!”

朱元璋虽然正在气头上,却是粗中有细,那份名单他一看便知,胡惟庸虽然党羽众多,却并没有控制住军队。

而这几十万明军铁甲,就是朱元璋手中最得力的王牌!

在朱元璋看来,陈友谅带甲六十万,都被他杀个落花流水,你们这些贪官脑袋再多,能多过陈友谅?

至于杀人,咱老朱什么时候怕过,更何况杀的是贪官?

说完,朱元璋又宽慰刘伯温道:

“此次涉案官员众多,朝中官职必会出现大量空缺!

你也不用担心,朕自会调集各衙门,及各省地方官进京补缺!

朝廷要职,宁缺勿滥,不然上梁不正,下梁必歪!”

有了这番话,刘伯温心中总算松了口气,陛下果然非常人也,手段虽显雷霆,考虑却是周全。

这下子,那帮喝民血,吃民肉的蛀虫们,是一个也跑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