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因为现在的信号基本上都是从京城发送过来的,只要把方向对准了,基本上能够可以省下来多少木棍。

你弄的再高,它也不是正确的方向,只有弄对了方向,才能接收到信号。

其实,现在农村弄的天线,都是拿个铁圈一缠,也无所谓方向对与不对,只要是立的够高,基本上都能接收到信号。(信号一般都在气流层上空飘荡)

王明家里弄的天线就是铁圈一缠,立一个大长棍子,绑在电线杆子上,立马屋里的电视机就传来了电视剧的声音。

王小妹第一次看到这个黑洞洞的大东西,居然能够可以发出声音,开心的拍拍手,然后又看到了人,更是高兴的拍拍手。

不一会儿,小手都拍的通红了。

然后感觉到手疼了咧嘴就要哭,妈妈看见了,赶紧抱在怀里,一边哄,一边大骂电视的不是。

电视机:安安静静的躺在那里,我招谁惹谁?

当天晚上,王树林因为买电视花得身上一分钱没有,就开始找自己老婆要钱,因为全家的存折都在她身上,别看母亲小学只上了一年级,上学才几天,家里的财政大权居然掌握在她的手里。

这让从小的王明一直不明白这是为什么,等到村里发生了借贷关系引起的兄弟反目,这才相信父亲的眼光真是高。

把钱交给一个大字认识一半的母亲,还死认钱的妇女,谁来借钱都是没有,再说就跟你吵吵,一个农村妇女泼妇的形象跃然而出。

“为了买电视,我现在身上一个子儿也没有了,给点钱,让我压压兜。”

“压兜?”

“压兜!”

“那好吧!”转身来到自己藏钱的地方,也没有故意躲着,大大方方的抽出了几张现金放到了王树林的上衣口袋里。

王树林感觉兜有点鼓,有些疑惑的看着刘庆芬。

“看啥看,给多了还不想要,那我拿回去了。”

“要要要,媳妇儿给的,哪能不要呢?”说完还亲了一下刘庆芬。

“孩子还在跟前呢,你也不嫌害臊。”然后,脸上羞红的,转过身去看电视去了。

王小妹疑惑的看着这两人,不明所以,爬到王树林旁边拍手叫道:“害啊,呀啊。”

口齿不清晰,但大致意思,作为做贼心虚的王树林,当然明白啥意思。

本来挺正经的人,王树林听到这话,立马害臊起来。

“都怪你,要不是你,哪能让孩子看到,这老脸还往哪搁?”

“行了,别打了,再打就真疼了。”

到了二月份,王明第一个月收到编辑部3000元左右的汇款。

因为这篇长篇小说字数相对来说少一些,才两万多字。

不光有包裹,还有一封信。

信里面说500块钱是对于听说王明有了妹妹的压岁钱,也算是随礼。

这个主编关系能处,变相的也能说明王明投的文章写的好,要是不好,谁会舍得500块钱?这个时候可是90年代初。

其中2500是小说的价钱。

就等于一次性稿费,这篇小说以后的后续价值,还是属于王明的。

王明对此很满意,他脑海里有很多的小说,甚至有很多都已经可以自己写出来的小说,为了可以赚到钱,对于现在的家庭来说,改变是刻不容缓的。

现在是冬天,因为这笔钱是王明挣来的,父亲问他有什么打算,他想把这笔钱用到开春的时候,修建前院和后院的两间房子。

后院不用说了,那都老房子了,肯定得修,前院的房子当初盖的时候只花了500元,所以盖的相当简陋,甚至有的窗门都放反了,里屋的门框都上歪了,这都需要改正。

把钱取到家之后,这次家里难得有了闲钱,王树林打算给全家每人做一套衣服,还有后院的全部人。

当天,他对刘庆芬说的时候,刘庆芬都以为他在开玩笑。

“你钱烧的,有那钱,多包点地,多买匹马,不比买衣服强,花里胡哨的。”

“包地买马的事不急,但现在马上要到年关了,手里有了点闲钱,怎么也让前后院乐呵乐呵?大家伙过个好年,你说在理不?”

刘庆芬其实很早的时候就希望过一个好年,可是年关易过,往后的日子可就难了。

过完年就开春了,然后就买种子、化肥,哪样不需要钱?

有时候老天对于农民太残忍,从大喜到大悲,想要过的好就得过个简单年,以后才能好过,想过的不好,那就过个富年,以后只能扎脖了!

都是穷闹的!

“对了,今天把儿子的钱取出来还没给我呢,是不是要眯下来存到自己的私房钱里,是不是?是不是?”刘庆芬说着说着就要上手掐王树林的腰。

“停停停!哪敢呢?我这就上交,本来是取出来3000块,存了2500块,500块钱有100块钱拿来买肉,100块钱拿来买面,十块钱买了点鞭炮,唉,唉,你看,你又举手要打人,这不咱儿子想放炮了吗?这钱可是咱儿子挣来的,买点炮,怎么了?”

“好好好,买就买吧,也不知道买那么多鞭炮干啥,又不当吃又不当喝。”

“又给咱女儿买了一个肚兜花了五块,还有过年时候看别人时送礼的糕点花了十块。”

“买那么早糕点干啥?这还没到年呢,这钱到你手里真是花的太多,赶紧给我吧!”抢过一大把零钱和存折,数吧数吧,装进自己的装钱柜里。

“诶,你说咱儿子这么有出息,将来万一真是考上了清华,那我岂不是成了清华他娘了?”

“呸呸呸,你这等于骂人,什么清华他娘,是考上清华的儿子他娘!”

“对,对!”

王明已经拿着父亲买的鞭炮在雪地里放鞭炮呢。

现在的鞭炮都是一个一个拆下来拿香点着放,点着一个,一扔,一声清脆的响声“啪”,这样放鞭炮可以放到很久,又好玩,又解闷。

有时候都想这样,一直放一年。

那时候家里没钱,这可能是当时我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吧。

这次父亲买的鞭炮,王明只拆开了一联,要是全拆开了,容易潮,点着的时候就不怎么响了。

在雪地里崩雪堆,一炸,雪乱飞,还能形成一个小眼,就像看电视里那些枪战时候爆炸的影象,特有代入感,每次崩雪堆的时候,都要把自己带入到战争场景里。

如果家里的男孩多,放炮时更有氛围,只可惜男孩只有一个王明,还有一个小妹妹,太小了。

估计放一个鞭炮,能把妹妹吓哭很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