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田向南自然不知道,远在京城的妹妹向北,这会儿正想着法子给他买四合院的事。

他这两天确实也挺忙的,不是工作上的忙,而是心思上的。

自从银行那边发生了黄金半路被劫的事情之后,第二天,银行的调查人员就来到了他们青山大队。

当然,他们也不是来找麻烦或者甩锅的,可毕竟出了这么大的事,肯定要来例行调查一番的。

好在当天参与黄金交接的,就只有田向南和张翠,另外两个值守的民兵都不知道是干啥的,但也被例行问了几句话。

但如此一来,银行的黄金被劫案自然就捂不住了,消息也开始在青山大队流传开来,引得人们议论纷纷。

甚至他这两天去冶炼厂的时候,都给冶炼厂徐师傅他们,还有张大狗等人追问过这个事。

这事也算是给了田向南一个警醒。

所以这两天他没事就开始在屯子里寻思,大队上的各个产业有没有什么疏漏的地方,别也出现了类似的事情。

可到了第3天,他也就没空想这些了。

因为,今天是陶家坝陶老书记下葬的日子。

作为邻居,再加上作为一个被照顾过的后辈,田向南肯定得去一趟的。

于是他就自己开车去了陶家坝。

陶老书记的葬礼办的并不繁琐,只是一口棺,几个家人,外加亲朋好友组成的送葬队而已。

但是场面却很隆重。

因为今天,或许整个陶家坝的人,都来给他们的老书记送行了。

田向南来的时候是有心理准备的,但到了陶家坝,还是被这种人潮汹涌的场面给吓了一跳。

甚至还有很多村民社员们自发地带上了孝,一眼望去,如同一片白色的人浪。

好在这会儿,陶书记的丧事也已经理顺了。

在专门人的指引下,田向南停好了车,被引领了进去。

到了陶家,他又被安排到了上回来的那个屋子,又见到了县里的一众领导们。

反正又是一番等待与寒暄吧,在上午10点多的时候,随着队伍,在一片震天的哭声中,完成了老书记的下葬仪式。

至此,这位一心想带领陶家把村民过上好日子的老书记,也正式离开了陶家坝的人们。

田向南中午原本想回去的,不过在唐县长的邀请下却留了下来,还被安排到了她同一桌。

吃饭的时候,唐秋主动和人换了位置,坐在了田向南身旁。

田向南见状,知道这位唐县长肯定是有事情想跟自己说,于是也打起了精神。

“我们在沈市的销售点,昨天已经开始营业了.......”

唐县长的第一句话,就让田向来愣了愣。

“这么快?”

田向南也很意外,这才两天时间,这位新领导办事也太雷厉风行了些。

唐秋点点头。

“其实,早在你给我们出这个主意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准备了。”

“前些日子陶家坝开工的时候,生产的还是有一些存货的,后来我就安排去沈市的人,把这些存货直接带上,到了那里,租好房子就直接开业了。”

“我们位于沈市的销售点,正好就在沈市百货大楼旁边,与他们市供销社面对面。”

“嘶.......”

田向南一听,不由得更在心里感叹这位唐县长的魄力。

“那沈缆厂和沈市的供销社有啥反应吗?”

唐秋摇了摇头。

“沈缆那边还不知道,但是他们市供销社,确实有派人过来我们销售点问过。”

“我们的人说,他们供销社里的家用电线,起步都是一块钱一米,而我们的销售店里打出的牌子,只卖8毛起步。”

“他们市供销社派人过来打听过我们的底细,不过我们的人员没有理会,随便糊弄过去了。”

“但是我相信,就这两天,沈市供销社那边,肯定就会有所动作的.......”

田向南闻言点点头。

“动作肯定是有的,毕竟你们这也算是打到了人家家门口,他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反击都不奇怪。”

“而你们能做的,就是稳住,见招拆招.......”

“只要能保住那边的销售点,我相信过不了多久,那边供销社跟沈缆的合作就会出问题。”

唐秋闻言赞同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

“嗯.......”

田向南朝周围看了一眼,又跟着问了一句。

“那陶家坝这边呢?工厂什么时候能复工?毕竟随着你们销售点逐渐铺开,电线存量也得跟得上。”

“明天吧.......”

唐秋闻言,也朝着那边的陶家人看了一眼,道。

“我这两天抽空跟陶莹莹同志商量了一下,等陶老书记身后事结束以后,明后天,陶家坝电线厂就会恢复开工。”

“这就好.......”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随后便结束了话题。

不管怎么说,现在都身处在酒桌上,多少还是要跟人寒暄应付一下的。

等到中午饭结束了,田向南跟领导和陶家人打了声招呼之后,就回去了。

眼下各种事情都结束了,接下来依旧得顾好各自的发展,至于陶家坝跟县里,只要保持关注就行。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青山大队倒是风平浪静。

与岛国那边合作订单的下一批货,眼下也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打包装车了。

可到了这一天,田向南却再次接到了县里打来的电话。

他一拿起电话,就听到对面唐秋语气急促的道。

“田书记,沈市那边的销售点遇到麻烦了........”

随着唐秋的叙述,田向南终于知道,唐秋为什么语气这么急切了。

首先还是他们销售点抢供销社生意的事。

沈市那边的销售点,经过几天的门口打牌子传播,随后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里新开了一家电线销售处,而且价格比供销社里的还要便宜很多。

于是,就有一些家里需要通电或者是更换电线的人,开始逐渐上门采购。

然后供销社里的电线,一连几天都没有卖出去了。

按理说电线这点销售额,对于整个供销社来说也不算什么。

不过人家好歹也是一家市级供销社,没道理被人打到门口了,也不做回应的。

于是供销社那边也有了动作。而且是采用最原始最简单的竞争套路,降价!

销售点这边卖8毛,供销社那边就降到了7毛5。

然后仅仅是第2天,销售点这边打出的牌子,价格就低到了7毛,而且前面买贵的客人,只要拿着开的单据回来,还可以退差价。

这下子供销社也没办法了,因为7毛5已经算是他们能给出最低价了,再低的话就没有了利润,也就没有了出售的意义。

再然后,因为价格的原因,供销社里的电线就再也卖不出去了。

反之,电信销售点这边的名头也是越传越广。

于是,就在前两天,销售点这边却迎来了新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