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总裁!找到少爷的亲生母亲了! > 第342章 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2章 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测

储星洲已经很久没有更新微博了,今天粉丝们进到她的主页,一刷新,就惊喜地看到了一条更新。

有个网友问:“@中医小储,星姐,你真的跟高家千金是最好的朋友吗?这是什么相别多年,高处相见的情节,感人!学霸们的友情,也太励志了!我又磕到了!”

储星洲转发这条微博,简单附上几个字:“不是,不熟。”

一直为神仙友情磕糖的粉丝们顿时不懂了。

【啊?星姐这是什么意思?】

【不熟?是指跟高家千金不熟吗?】

【哈哈哈哈哈我就知道!那个什么高家千金,我看着总觉得面相不太舒服,星姐怎么可能跟她是朋友?如果真的是那个铁的闺蜜,之前星姐出了多少事,咋就没见过她?见我们星姐人气高,来蹭流量吧?】

【呃,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这……有点打脸啊。高家大小姐有钱有颜有学历,有必要为了点流量说假话吗?】

【她们大学医学院的同学,也有人证实了呀。据说当时星姐怀孕生子,住院什么的,都是高家千金一手安排的。这听起来,就很神仙友情啊。】

【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测……】

【啥猜测,楼上的你别卖关子啊!!!!】

【按我对星姐的了解,她肯定发完微博就直接下线了,还是去高大小姐那边问问吧。】

众人立即转战到了高家仪的账号,纷纷评论私信。

不过,微博上的热搜很快就被撤了下去,其他的吃瓜网友也顺其自然地开始追逐其他热点,不再关注这件事。

风波似乎已经过去,只是,景大总裁想到储星洲所说的那句“恶心”,沉凝片刻,拨通了季特助的电话:“高家那边,现在什么进度?”

电话那头的季临似乎在翻资料,沉声汇报道:“已经可以肯定,南江省假药事件有高家的手笔,他们攀上了钟老那边的关系,所以事发当时,摘得很干净。目前已经派人和高家在南江的一些老员工联系,在收集证据了。这事儿爆出来,钟老指定也不敢护着高家。另外,医药研究所那边,也和高家医药联系上了。高家今年背靠钟老、拉到不少投资,大力扩张,步子迈得大,胃口大得很,咱们提的合作,他们很有兴趣。”

虽然都是好消息,但景曜仍拧着眉,字字含冰:“加快速度。”

季临跟了景曜许多年,自然能听出他语意中的冷清和躁意,应道:“是。”

镇领导和电视台的人上山采风,在珠瑷庄转悠一圈,越看越惊奇。

山脚一片黄刺玫,还没开春,刺玫果刚摘完一轮,枝头又团出了新的花蕾。往上是一片片的梯田,水稻、蔬果种得井然有序的。

镇里的老书记看着那些鲜嫩的蔬果就忍不住心喜,“嘿,这黄瓜是本地的品种吧?我们从小吃到大的,这几年市场都很难买到了!还有这番茄,水灵的啊。”

“对!这是咱们本地的品种,这种黄瓜产量低,卖相也一般,但滋味儿好,我们东家就喜欢这个。”周成林随手就揪了几个小黄瓜、西红柿塞给大家,“你们吃!别介意,不用洗!咱不喷农药的,这番茄是东北的品种,是我们这边一个长工从家里带来的种子,说是可好吃了,我们也是头一茬种,这才结的第一批,味道确实很不错,汁水多,又是沙瓤,甜中带点酸,生吃比水果还美呢!”

“害!这介意啥!咱都是泥腿子出身!”老书记接过西红柿,往嘴里一塞,甜酸的汁水顿时爆浆,他眼睛都瞪大了,“这番茄……番茄能有这个味儿?”

他咬了一口又一口,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吃人参果呢。

“这……至于吗?不就是番茄吗?”小秦编导和自个儿的同事面面相觑。扛着摄像机的大哥镜头不自然地对准了老书记,这广告打的,挺自然。

旁边其他人好奇地跟着咬了一口,然后一边“呜呜呜”地点头赞叹,一边开始狼吞虎咽。

“这是真番茄啊!番茄味儿绝了!”

“你这废话,番茄当然是番茄味了!”

“哎!你不懂我的意思!你去市场上买个番茄试试,哪有番茄味啊。”

“哎哟我懂!这小嫩黄瓜也好吃!水滋滋的!鲜嫩!”

小秦编导也脆生生地啃起小黄瓜,好奇地问道:“这样的黄瓜,我确实第一次吃到。是因为刚摘下来的,特新鲜吗?”

周成林笑呵呵地道:“新鲜是一个,另外可能就是我们珠瑷庄的山水好吧。领导们要是喜欢,一会儿走的时候,我让人给您们装点带回家吃。”

“山水好?难道不是储大夫被山神保佑吗?”类似的闲话,镇里的人可没少听说。

周成林笑意微敛,连连摆手:“那都是外边传的玩笑话,可当不得真!”

这事儿,就算他们整个古竹村心里都是这么认定的,也不会对外承认。

众人左手一个小黄瓜,右手一个大番茄,边走边啃。走到山的西侧,就碰到了一条小溪。

“嗬!这荒山还有一条天然溪涧呢?”老书记凑近一看,溪里还站着不少人,正往溪流里铺碎石,“这么好的小溪,为什么要填起来啊?可惜了!”

周成林摇头笑道:“书记您误会了,这小溪不是天然就有的,是去年冬天,我们东家请挖掘机挖出来的。我们在山顶建了储水池,把村里的河水抽上山,再顺着溪流往下,这能方便灌溉,又可以仿野生养殖。”

老书记眼前一亮,“这主意很妙啊。这座荒山,真是被开发得有声有色。”

“他们在种什么呢?这水流看起来挺急,土都流不住,铺上小石子就能种东西?”

“在种山葵,据我们东家说,这是绿色黄金!种好了,可以当药材,也可以作调味料,类似于青芥末,一根就比一吨萝卜都贵。”

“嚯!这也太夸张了!”

听到这价格,众人齐齐抽了一口冷气,就连摄像机都立即调整焦距,对准了溪里的的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