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少朝臣纷纷赞同这句话。

“是啊,沈侯还是太过年轻,不懂得许多事情的艰难。从前战乱频发,为保家国平安,便是圣上嫡出公主,也该出降和亲。皇家宗室女金尊玉贵荣华一辈子,却也不能只安享荣华,危难之际,也该替家国分忧才是。”

“不错,如今既然已经卜算出大劫,怎可不管不顾?势必得要解决才行。”

沈文蓝冷笑连连:“张大人所言甚是,只是原本需得帝王生祭才能避免的劫难,一个郡主岂能抵消?皇上,以臣之间,当择选京中贵女,陪同灵霞郡主一起,为大周祈福二十年,方能佑大周之安稳。譬如张大人幼女,臣记得已经十三了,正是大好年华,不如便选她一起?”

张大人膝下三个儿子,好不容易盼得一个幼女,自是如珍似宝养大的,如何舍得让她剃发修行?当下瞪圆眼,指着沈文蓝:“你……你怎的胡说?我……”

沈文蓝哪里理会他,只将刚刚出口赞成此事的人,家中有女儿的都点出来,若家中没有女儿的,便指其母其妻,亦可一同修行。

这一场乱指挥,自是让一众朝臣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却是半句反驳的话也不敢说——先前,也是他们将自己的话给堵死了。

而那些个夫人小姐在殿外候着,听着这话都气红了眼睛,又生怕皇上一时听信了沈文蓝的谗言,竟真的叫她们剃发做姑子去。

当痛苦没有施加在她们身上,她们只想着作壁上观,这会儿真的波及到她们了,她们方知道是如何难受。

而云安郡主沉着脸,冷冷说着:“这样多的文武官员,竟都不能佑得大周平安,只一个女娃娃,就能够了?真是闻所未闻!你们一个二个,竟还觉得理所应当?我从前听说民间有那不良之习俗,未避免洪灾,竟要每年选出少女或孩童,让他们坐在席上推入水中,是为祭祀河伯,弄得当地百姓年年自危。如今没想到,堂堂皇室竟也有这样的陋习?”

这话说得掷地有声,便是殿内众人,也听得一清二楚。

而凌烨则站出来道:“皇上,微臣略有薄建。”

“说。”

“微臣不曾上阵杀敌,只是去年底,微臣四弟回京叙旧,曾说起家中妇孺幼儿。他说将士们保家卫国,不仅是使命所致,更重要的是,他们希望家国平安,希望自己的家人亲眷都能无恙,不必受敌人的侵袭,不必日日担惊受怕。微臣以为,朝臣们同心协力,是为了大周繁荣昌盛,同样,也是为了亲人家眷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皇上赞许点头:“你说得不错,固然是为了国,同样也是为了家。”

凌烨继续说:“微臣自幼跟在祖父身边长大,还记得祖父的教导,说起先帝在世时,漠北曾愿休战,却要大周奉送嫡亲公主和亲。祖父便说过,有他凌剑在一日,便不会让大周女儿受苦,不论是天潢贵女,还是民间普通女子。武将出生入死,为的就是他们平安无恙。国之大,是皇上您的责任,是朝廷官员们的责任,遇事当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处理,而不是将解决方法,推到一个小小女郎身上。”

前有沈文蓝,后有凌烨,殿内的朝臣,或低头沉思,或心中羞愧,还有不少附和之人,倒是再无人提及灾祸一个女郎便能解决的话。

圆镜大师正要动作,凌烨又开口了:“皇上,臣以为万佛寺原为国寺,所受香火太旺,或许早已忘了方外之人的淡定从容。不如好生查一查,若这里头也与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掺杂一起,倒是该处理了。”

只一句话,就将此事定性。

而皇上再没听任何人辩驳,起身弯腰亲自将康郡王扶起:“贤弟助朕多年,是朕……对不住贤弟。”

康郡王一时百感交集,他原本对皇上的确略有怨怼之心,只是他也知道皇上的为难,那点怨怼心思从来都藏得紧紧的,不曾泄露半分。

他虽平日在皇上面前插科打诨,以皇上是兄长为由故作姿态,其实心中无比明白,他与皇上不仅是兄弟,更是君臣。这也是为什么,皇上嫡亲的,非嫡亲的兄弟那样多,却最疼宠他。

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他比谁都要清楚。

可他从未想过,皇上会如此对他,竟会向他致歉。

康郡王一下子红了眼睛,重重磕了三个头:“皇上,臣弟无能,不能时时为皇上分忧,还因家事屡屡烦扰皇上,是臣弟不好……”

皇室的兄弟,竟有如此兄友弟恭的场景。

桓王瞥一眼便收回目光,胸中愤恨之意更浓,他的计划,这一瞬全都泡汤了。

康郡王虽算不上是太子的人,但他认为太子才是正统。宗室王爷里头能说得上话的那几个,恒王都明里暗里联系过,甚至康郡王是最难咬下的那块肉。

若不能为他所用,便将其剔除。这也是为什么,这一次恒王如此劳师动众,要离间皇上与康郡王。

本来,康郡王因太后逼迫灵霞嫁给裴向伟的事情,肯定心中会有芥蒂。这一次灵霞被迫替皇上挡灾,剃发修行的话,康郡王哪里承受得住?哪怕他真能承受,皇上这般疑心之人,怎会继续留着康郡王这个后顾之忧?

到时候康郡王没了势力,他再想法子捧他的人,学着康郡王从前的阿谀逢迎,引得皇上高兴,便万事妥当了。

可是,他这个好父皇,是什么时候开始,竟不再自大,竟然肯对康郡王低头。

恒王心中虽苦闷,到底没有表露半分,跟着撤离的时候,瞥见沈文蓝站在旁边,是等别的官员先行。

他走过去轻笑道:“沈侯好魄力,敢言旁人不敢。”

沈文蓝恭敬行礼:“桓王殿下,微臣只是实话实说。”

恒王抬头看看已经跑到殿外,与康郡王妃抱在一处的灵霞郡主,他伸手指了指,对沈文蓝挑挑眉,便抬脚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