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建业将东西送回后,下午接着去采购。

到了快下班的时间点,回到轧钢厂交差。

他交上去的物资,基本上都来自于系统签到。

没有任何的成本,所以厂里给多少,他就能赚到多少。

这回又简简单单赚了十块钱,舒坦。

王建业心情不错,哼着小曲儿一路回到了家。

李兰如往常一样,忙着做饭。

闻着饭菜的香味,王建业食欲大动。

“回来了,快去洗手准备吃饭了。”

“好。”

王建业笑着应了声。

有家回,有人等,有饭吃。

现在的状态,王建业非常喜欢。

美中不足的是,他没有娶妻生子。

若是能老婆孩子热炕头,那就更完美了。

吃过晚饭后,王建业回到他那屋休息。

第二天,精力充沛又是新的开始。

如此这般,时间一晃来到了将近一个月后。

这天是星期六。

下午六点多钟,

王建业推着自行车回到了四合院。

这二十多天的时间,他平均每天赚取的钱达到了十二三块。

再加上工资,二十五块。

另外加上组长这个位置的补贴。

总共就赚了有三百块钱。

这是单纯依靠采购差价和工资攒下的钱,还不包括系统签到得来的现金。

这期间,他从系统签到里总共得到了两百块钱。

这样加在一起,他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总共就有了五百块钱的收入。

而全院工资最高的易中海,一个月的工资不过九十九块钱。

王建业赚的钱是对方的五倍。

可以说是收入颇丰。

今天王建业推着的车把上挂着五只甲鱼。

之前签到得了十只,半个月之前王建业拿回去了五只。

因为甲鱼浑身是宝,还特别好吃,王莹莹她们都爱吃。

拿回去没几天,五只甲鱼就吃完了。

所以王建业要把剩下的五只拿回家,好让家里接着做着吃。

进了家门,

“看看我又带来了什么。”

王建业笑着说道。

并将手里拎着网兜给她们展示了一下,网兜里有五只甲鱼。

“哇,这么多。”

王莹莹瞧见后,便十分的高兴。

立马走到了王建业身边。

王建业交给她,让她找个地方放好。

李兰切着菜,笑着说:“看把她高兴的,等过两天,我就给你们用干辣椒炖了吃,跟上回一样,好不好?”

“好。”

王莹莹高兴地应了声。

看着家人都挺高兴,王建业心里也美。

“妈,明天周末了,该去姥爷家了吧?”

坐到了一边,王建业看着忙做饭的李兰问道。

快到年底了,

以前每年的这时候,姥爷总会让他的儿女们过去聚一聚。

毕竟现在大家各过个的,聚会的机会不多。

只有年底几天,才有空聚一块。

王建业的二舅、二舅妈、二舅家的表哥表姐。

二姨、二姨夫、二姨家的表哥表妹。

三姨、三姨夫,三姨家的两个表哥,

到时候都会一起过去吃饭。

凑一堆,有二十五六口子人,特别的热闹。

每回去的时候,每家都会带上一些粮食。

毕竟去了这么些人,姥爷家里的粮食肯定是不够吃的。

所以过去吃饭,就要自带一些零食,拿到那里去做。

这年头走亲戚,一般都是如此。

想留在人家家里吃饭,最好就要拿着粮食。

如果没拿粮食,也要带着粮票。

这样的话,人家才不会说三道四,心里起埋怨。

毕竟谁家里的粮食都是有数的,能不饿肚子就算不错了。

所以也没谁会舔着脸,去人家家里蹭吃蹭喝。

“已经说好了,明天就去。”

李兰笑着说道,“这一两个月来,咱家的生活水平蹭蹭蹭地往上涨,

你被领导看重,当上了组长,

又找了个好对象,家里新添了辆自行车,

因为你,我夜里看不清楚东西的毛病好多了,

而且我看莹莹的也胖了点儿,

王莉的脸色也好多了,红润有光泽……

明天跟你二姨三姨她们见面,我可要好好夸夸你。”

她为王建业而感到骄傲,

自然想着和她的两个妹妹分享一下喜悦。

前些年,

她的两个妹妹就跟她显摆自己家的孩子,

谁谁有了正式工作,谁谁买了手表,自行车等等。

当时的李兰很是羡慕,可无奈于自家的王建业,实在是不着调。

压根儿就没有在她们面前,提起他的由头。

每回她们让她说说王建业近期的情况时,她总是特别尴尬。

因为自家那个,实在没什么可说的。

此时王建业听到李兰的话,便是明白她的心思,于是笑着说:

“妈,别太高调了。”

“好。”

李兰笑了笑。

很快做完了晚饭。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热热乎乎的饭菜。

“妈,莹莹棉袄做好了吗?”

王建业一边吃,一边询问道。

前几天他找了个借口,拿出来之前签到获得的布票和棉花。

让李兰给家里每人做一身新的棉袄。

家里的棉袄,都是由李兰缝制出来的。

因为在此之前,家里的布票和棉花票不够用。

李兰就一直攒着票,想着攒够了再给王建业添身新的棉袄。

而王建业脱下来的旧棉袄,

则可以改一改,给王莉穿。

而王莉之前的旧棉袄,

则可以改小一号,给王莹莹穿上。

以前家里都是这样,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小的捡大的衣服穿。

但在是王建业把布票和棉花都拿出来后,

布票和棉花便已经足够。

一位成年人做棉袄,需要一斤的棉花。

而王建业拿回家的这五斤棉袄,

不仅足够全家人做身新的棉袄,而且还能做几条棉裤。

身上的衣服都换上新的。

当时的李兰非常的高兴,

在周末不上班,或者下班收拾完家务之后,她就忙着缝制棉袄。

这段时间,

李兰已经给王建业和王莉,一人做了一身新棉袄。

至于王莹莹的,才做到一半。

而她自己的,还没有开始做。

所以这时听到王建业的询问,李兰笑着轻轻摇头,

“还没有,莹莹,明天去姥爷家的时候,

你没法跟你哥哥姐姐一样,穿一身新棉袄过去了。”

“妈妈没关系的,反正过年的时候,我肯定能穿上新衣服。”

王莹莹笑嘻嘻地说道。

毕竟还是头回有新衣服穿,她自然很高兴。

……

吃过晚饭,

聊到三姨家的时候,王建业皱起了眉头。

他的这个三姨在纺织厂工作。

三姨夫是在学校当老师,

三姨家的表哥,是在肉联厂工作。

三姨家的表妹,在供销社当售货员。

全家所有人都有正式工作,而且表妹还是令人羡慕的八大员之一。

这样的条件,是李兰她们姐妹三人里面最好的一个。

所以每年去姥爷家聚会的时候,三姨肯定是全家都要去的。

为的就是在她的两个姐姐面前显摆,

自己现在过得有多好,日子有多么滋润。

在听到她两个姐姐羡慕的话后,她别提有多高兴了。

在王建业的记忆里,

去年过年的时候,

他和李兰以及王莹莹王莉去了姥爷家。

三姨问他现在做什么工作,一个月工资有多少。

当时的王建业还没有成为轧钢厂里的采购员,一直在打零工。

不仅不稳定,而且赚得钱还特别少。

与她家的两个孩子相比,差远了。

所以当三姨听到王建业的工作,以及挣得那三瓜两枣之后,

便是表示王建业这孩子还是太老实了,不会来事儿。

应该跟自己的儿子好好学学,

因为她儿子已经成为了肉联厂正式工人,一个月就有二十多块钱呢。

当时的王建业听到三姨的“哼哼教训”之后,

羞的无地自容,也让李兰没有颜面。

“不过这回嘛,咱们家的条件比一年前可强太多了,

要是你三姨她接着跟伱显摆,

你就说咱家吃的有多好多好,

你已经当上了组长,管着好几个人,

比她儿子可强多了。”

李兰骄傲地说道。

自家现在过的,不比她的那个妹妹差。

这回去,王建业肯定能给她争口气。

不会在和上次一样,被三姨嘲讽,却无力反驳。

……

第二天,

王建业早早的起床洗漱。

他每天早睡早起,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一觉睡到醒,浑身上下休息的特别足,

所以浑身都充满了力量,而且精力十分的充沛。

来到了隔壁吃早饭,

李兰煮了母鸡新下的四颗鸡蛋,还煮了棒子面儿红薯粥,热了一下昨天晚上没吃完的剩菜。

十点多钟的时候,就要去姥爷家里。

吃过早饭时间还早,不用急着去。

李兰收拾完桌子后,就开始了整理要带过去的东西。

这回全家都要过去,

王建业吃二斤粮食,她吃一斤半,王莹莹和王莉加一起吃一斤半,

那就需要带上五斤的粮食。

李兰装了一半粗粮一半细粮。

其他人带的也差不多,

所以以前到了地方,都是做二合面窝窝头,

很快时间来到了上午十点钟,

“走吧,出发了。”

李兰对着众人说道。

王建业没什么可拿的,来到了屋外头推过来自行车。

李兰锁好家里的房门,关严实了家里的窗户扣。

王建业特意检查了一番。

这回全家人都不在家里,

他担心有人会趁着他们都不在家里,悄悄地进去,偷东西吃。

虽说四合院盗圣经过上次被秦淮茹狠狠地教训过,

这段时间一直挺老实,没有传出偷东西的事儿。

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

王建业要做,就要做到万无一失。

检查完了门窗,都关结实了之后。

王建业便李兰她们一起,推着自行车来到了四合院门外。

王莹莹选择坐在王建业的自行车后座上。

而王莉则是坐在了李兰的车后座。

因为王莹莹坐在王建业车后座的时候,

王建业宽实的后背,让小姑娘非常的有安全感。

也不用担心坐车的时候会摔下来。

姥爷家住的地方并不很远,

骑自行车的话,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就能到地方。

如果要骑车托人的话,那么就得需要四五十分钟才能到地方。

王建业倒也不急,慢下速度和李兰一前一后的慢慢骑着过去。

十一点钟的时候,王建业一行人到了地方。

王莹莹下了自行车,率先走了进去。

“姥姥,姥爷,我们来了。”

进了四合院大门,王莹莹就冲这里面喊道。

姥爷家门占了男女老少不少人。

王建业和李兰跟在王莹莹后面,推着自行车走了进去。

“姥爷,姥姥,大舅,大舅妈,二舅,二舅妈……”

王建业到了跟前之后,就挨个的打起了招呼。

王莹莹和王莉俩人,也是跟着如此。

大舅注意到了李兰推着的这辆崭新的自行车,便是好奇道:

“妹子,你这车是新买的?”

李兰笑着点点头,“是新买的。”

“唉,我早就想有一辆自行车,可是手里没有票啊,

去跟人买自行车票的话,又太贵,所以就一直没有买,

你们的票是哪来的?”

大舅羡慕的时候,又好奇地接着询问道。

王建业简单解释了一番,归功于运气好。

听了王建业的话,大舅羡慕道:

“要是我也有你们这么好的运气,就好了,我也能买一辆自行车,到时候去哪里都方便。”

“……”

聊了一会儿,

李兰和姥姥,大舅妈二舅妈过去做饭。

每年来的时候,吃的饭菜都是由她们这些妇女做的。

男爷们儿就负责聊天和吃饭。

“表哥,我三姨怎么还没来?”

在屋里做了有一会儿了,可不见三姨他们一家子的身影。

说好了上午来姥爷家里,

可现在都要十一点半了,还是没有来到。

“应该快了吧,他们住的地方离这儿比较远。”

表哥想了想说道。

说曹操,曹操就到。

院子里传来一阵笑声,“爹,娘,你三姑娘来了。”

三姨带着爽朗的笑声,推着一辆自行车走了院子里。

身边跟着三姨夫,和他们的儿女。

三姨夫也推着一辆自行车。

听到院子里的动静后,

王建业几人便出来瞧。

三姨喜气洋洋的停好车子,“都来了呀,看来我是来的最晚那个呀。”

大舅笑着说:“就等你了。”

三姨走到了众人跟前,她此时穿着一身新衣服,脸上洋溢的笑容。

每年这时候,她总是最高兴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