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日子越过越红火 > 第120章 压岁钱,守夜,礼花,拜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0章 压岁钱,守夜,礼花,拜年

虽然只有一盘花生,但傻柱也没啥意见。

毕竟他一会儿还要到易中海家里吃喝一顿。

“我每个月的工资是37.5,外加给人做酒席,一个月差不多能有五十块钱的收入吧。”

傻柱淡定的说道。

听到他一个月能赚到五十块钱,贾张氏和秦淮茹都眼前一亮。

“哇,这么多啊?”

此时贾张氏开口惊叹,语气明显好了不少。

而秦淮茹则是笑着说:“那你可真厉害了,以后棒梗有跟你一样有赚钱的本事,我就放心了。”

“还行吧,勉勉强强,

那是我不想挣钱,好些活我都没有接,

我要是接下来的话,肯定能挣到更多,

一个月六十块钱,不是问题。”

听到秦淮茹的赞叹,

傻柱更加的得意跟对方显摆自己的能耐,

“咱们四合院,年纪比我大,收入比我高的就几个,

而年纪比我小的,收入则是没一个比我高,

许大茂、闫解放、刘光天他们,都我没能赚钱,

还有王建业,

别看他家今年新添了一辆自行车,这段时间吃的不错,全家人换上了新棉袄,

但他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二十五块钱,连我月收入的一半都达不到……”

傻柱得意地说道。

在他看来,王建业家里的过的好归好,但肯定攒不下钱。

现在自己过的虽然不如王建业,但是以后肯定比他强。

毕竟有手艺傍身,在这年头比王建业这没什么手艺的强多了。

在秦淮茹的羡慕声中,傻柱愈发得意。

殊不知,

真实情况是,王建业的月收入是他的五六倍。

王建业现在比他强,以后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而傻柱却不清楚这一点,以为自己收入比王建业的多多了。

实际上他早就被王建业,甩到没影了。

“对了秦姐,你家今年攒了多少钱?”

听到傻柱的询问。

秦淮茹脸上的笑容小时,无奈地叹了口气,

“我们家这一年可不好过,

毕竟我连正式工都不是,一个月就只有27.5,

每个月要给我婆婆三块的养老钱,

棒梗小当要上学,再加上柴米油盐,一个月根本没有剩余,

还得借人家的钱,才能勉强过的下去,

不然的话,我家里肯定过不下去了。”

棒梗整天闹着要吃细粮,秦淮茹就得给他买去。

每个月细粮相比于粗粮的份额,会少很多。

为了有足够的细粮吃,秦淮茹就常常用粗粮找人换成细粮。

而家里的粮食本来就不够,换成细粮之后,就更紧巴了。

这才导致了贾家每到月底,就揭不开锅。

只能由秦淮茹想法设法的找冤大头要接济。

不然一般情况下,家里省着点儿吃,是勉强够一个月的。

可是她们家却不,棒梗和贾张氏,总是吵着闹着要吃肉吃细粮。

秦淮茹没有办法,只能给她们去弄来。

“秦姐你也是真够不容易的。”傻柱伤感的说了句。

秦淮茹转而一笑,“这不多亏了你,要不然的话,我们家可不好过。”

傻柱嘿嘿一笑,他非常享受这种被依赖的感觉。

“等棒梗长大后接班,你就可以轻松了,这几年再坚持坚持。”

秦淮茹点了点头。

贾张氏此时开口道:“傻柱,今天可是过年,你不给我家棒梗压岁钱吗?”

“肯定少不了啊,这还有提醒嘛,我早就准备好了。”

傻柱从棉袄兜里掏出三个红纸包着的小包,摆在了桌面上。

看到压岁钱,棒梗眼前一亮。

刚想伸手拿过来,就被傻柱拦住,“这可不行啊,要压岁钱没有不磕头的。”

棒梗有些不高兴,他不想给这个傻子磕头拜年。

“棒梗,快。”

秦淮茹见棒梗不乐意,便是提醒道。

棒梗这才不情不愿地磕了一个头,叫了声叔叔。

小当也是如此,而槐花就年纪太小了,不方便磕头,所以就免了。

傻柱高兴地应了一声,然后把压岁钱给他们三人一人一个。

拿到之后,棒梗迫不及待地打开。

“就五毛钱啊?”

棒梗有些嫌弃道。

“嘿,你小子还嫌少啊。”

傻柱忍不住道:“五毛钱就够伱花的了,我们家的雨水我就给了这么些。”

棒梗不情不愿地收下,嘴上虽然没再说什么,但心里头肯定是嫌弃给的少。

而一边的小当,也没有太过高兴。

毕竟按照惯例,秦淮茹过会儿肯定要把这笔钱收回去,说怕你乱花,自己帮忙保管。

她压根儿动不了的,所以有没有这笔压岁钱,对小当来说都无所谓。

……

与此同时,

后院王建业家里。

吃饱喝足,李兰给了他们仨压岁钱。

一人都是一块钱。

收了钱后,王建业三人都喜笑颜开。

尤其是王莹莹姐俩,每年的压岁钱李兰都没有说交给她保管。

而是给出去之后,就由她们自个儿留着,只是要求不能乱花。

所以这钱到了她们手里,就可以攒着买自己想买的东西。

幸亏棒梗兄妹俩不知道这边的情况,

不然的话,肯定叫嚷着傻柱加钱,和让秦淮茹别把钱收回去了。

这会儿工夫,

王建业喝了两杯茶水。

刚才年夜饭只喝了二两酒的他,更加清醒了。

“妈,我打算年后就找人打造一整套家具,把咱家的旧家具,全部给换成新的。”

听到王建业的话,李兰心疼钱。

毕竟全换新的,要花费不少钱呢。

“那就先不全换,先打造出三十六条腿,提前打造好,以后结婚就可以换上新的了。”

王建业是这样打算的。

这回李兰没什么意见。

王建业他姥爷和大舅就是木匠,到时候这活交给他们干就是了。

王莹莹揉着圆鼓鼓的小肚子,“哥哥,明天我们都要去谁家里拜年啊?”

“明天一早去姥爷家和大舅二舅家拜年,至于二姨三姨家离得比较远,就不去了。”

前些年是李兰带着他们三去。

现在王建业长大了,李兰就不去了。

由王建业带着他两个妹妹去拜年。

王莹莹挺喜欢拜年的。

因为到了那儿,她常常可以得到一块糖、一把炒熟的花生、熟栗子、或者瓜子,

甚至运气好还能得到一块绿豆糕。

去的时候两个口袋空空,回来的时候口袋满满。

虽然不会留在人家家里吃饭,但有这些零食吃的,她也就满足了。

除夕夜有守岁的习俗。

王建业一家人聚在一块,聊着天儿,喝着茶,吃着核桃、拐枣、花生、瓜子等等。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十二点。

“莹莹,你困不困?”

瞧着王莹莹上眼皮打下眼皮,王建业笑道。

王莹莹打了个哈欠,感觉自个儿的脑袋沉沉的,眼皮合上就不想再睁开。

就在这时,

啪。

外面传来一声震响,并且隔着窗户能看到闪了一下。

开始放烟花了。

“走吧,咱们也把礼花放了。”

王建业站起身来说道。

王莹莹此时终于来了精神,

刚才她困得不行却硬撑着没有睡觉,就是想等着把家里的礼花放了之后再睡。

毕竟她还一次都没有放过礼花呢。

以前家里每回过年,到了放礼花的点儿。

总是来到院子里,仰着脖子看人家放的礼花。

而今年过年王建业买了礼花,并且答应了王莹莹,让她来放一次。

现在终于到十二点了,到了放礼花的时间。

“走,咱们一起看烟花。”

王建业搬着礼花来到了院子里,王莉点了一根香。

王莹莹小心的护着手里的香,来到了门外。

李兰和王莉站在门口,捂着耳朵。

王建业站在礼花前,将礼花盒的线头给整理了出来。

“你点吧,我给你打着手电筒。”

王建业站旁边给她照着光亮。

王莹莹兴奋地点点头,接着做好了逃跑的姿势。

小心翼翼的压低身子,将手里的香伸过去。

滋啦!

礼花盒子上面的引线被点燃,王莹莹转头就跑。

扑到了站在院子远处的王建业的怀里,然后捂着耳朵看着礼花的引线燃烧殆尽。

随着啾的一声响,一团火光从礼花盒子中喷了出去。

在二十多米的天空中炸出了一朵火树银花。

紧接着第二发,第二发……

直到九发全部喷完,礼花盒子终于安静了下来。

“好了。”

王莹莹的脸上带着兴奋之色,刚才实在是太好玩了。

王建业揉了揉她的脑袋,“这下满足了吧?”

“嗯。”

王莹莹使劲儿点了点头。

刚才院子里放礼花的时候,动静很响。

附近的几户人家都出来看热闹。

王莹莹扭头瞧见了站在一边的娄晓娥,便是笑着问:“嫂子,你看我放的礼花好不好看?”

娄晓娥笑着说:“真好看。”

又看了一会儿别人家放的礼花后,

众人尽兴地回到了家里休息。

外面放礼花的声音从夜里十一点五十分开始,一直到十二点二十左右结束。

响了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后半夜就安静了许多。

过了十二点,熬夜守岁的任务完成了。

熬到这会儿的人们,都忍不住回屋睡觉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没有早醒的。

毕竟除夕晚上,都是过了十二点之后才回屋睡觉的。

睡的晚,起的自然也晚。

除了精神头比较好的王建业。

跟往常一样,六点二十分就醒了过来。

“新年第一天,签到能得到什么呢?”

【叮,恭喜宿主获得:山羊两只(一只一百五十斤)、野猪一只(三百斤)、汾酒二十瓶(十年份)、手表票一张、木票一张、收音机票一张、缝纫机票一张。】

看到新年第一回的奖励,竟然有这么些。

王建业高兴起来。

山羊、野猪都卖给厂里,起码能得到六百块钱。

汾酒留着送礼和自己喝。

手表票、收音机票、缝纫机票,这两转一响。

再加上之前买的自行车,家里的三转一响就齐全了。

“过两天上班,买一个新的手表,不然的话看时间不方便。”

王建业心里盘算着,该怎么利用好这些东西。

早上这顿饭,李兰给热了一热昨天晚上吃剩的菜和饺子。

舒舒服服的吃完后,

王建业和王莉各自推着一辆自行车,和王莹莹一起走出了四合院。

王莹莹跟往常一样,坐在了王建业的车后座上。

“走吧,咱们先去姥爷和大舅家。”

王建业说了声,然后使劲儿一蹬脚蹬子,车子飞快跑了起来。

今天是大年初一,大街小巷很是热闹。

老爷们儿和小爷们儿、老娘们儿和小娘们儿,有新衣裳的就穿着新衣裳。

没新衣裳的今早上出来,也特意穿一身整洁的衣服。

拜年的、串门儿的、找人打牌的。

各个院子门前铺了一层鞭炮的皮,还有飞上去落下来的礼花管儿。

家家户户贴着红色的春联儿,整个京城都是喜气洋洋。

新的一年来到,有了新盼头。

每个人的脸上,都乐呵着。

就算孩子调皮捣蛋,闯了祸。

大人也会微微一笑,表示不会生气。

毕竟大过年的。

但过了正月十五,可就不好说了。

每户家里丢在地上的瓜子皮、花生壳,在大年初一这天被叫做“财”。

自然是不能扫走。

初一不用干活,有家务也得明后天再收拾。

所以各家各户的妇女们,都闲散下来。

出了家门来找人串门聊天儿。

李兰自然也不例外,她来到了隔壁,找娄晓娥聊了起来。

很快,

王建业和他的两个妹妹,到了姥爷家所在的四合院。

在四合院门口停下自行车,接着一起走了进去。

“姥爷,姥姥,大舅……”

进了屋,王建业带着王莉俩人,挨个叫了起来。

“好好好,来尝尝这花生,前两天你们姥姥刚炒出来的,香。”

姥爷见了外孙子孙女儿来拜年,便是乐得合不拢嘴。

给他们一人抓了一大把带壳的炒花生。

“谢谢姥爷。”

王莹莹笑着捧着两只手,将姥爷给她的花生都送进了衣服口袋里。

来之前口袋里的东西被她清了出来,专为了这一趟拜年用。

在姥爷家里待了一会儿后,

王建业便和两个妹妹离开,去往了二舅家里。

拜过年,

王莹莹看着自己鼓鼓囊囊的两个衣服口袋,非常的高兴。

王莉姐妹两个,跟二舅家的表姐聊着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