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诸天万界,从道士开始 > 第113章 大胜而归,团灭鞑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3章 大胜而归,团灭鞑靼

天色要亮未亮之时,郑凯带领两千华山弟子每人背着一个厚实的大木桶已经到达了距离鞑靼大营两里之外。

鞑靼大营里面还未熄灭的火光就是最好的指示灯。

在他鞑靼大营前后左右,开始布置绊马索,马匹碰上绊马索会直接拉动迷魂弹快速形成迷魂烟,阻断后续骑兵的逃跑路线。

郑凯抓了一把沙土测试了一下风向、风速,西北风三级,风速5米每秒左右,顺利的找到了上风口。

观测了一下天象,今日会是个好天气。

在太阳出来之前,风向是不会改变的,但太阳出来之后,随着温度的提升,风速风向都会改变。

而天色要亮未亮之时,风向一般不会有什么变化。

西北风改变方向的话,也会使西北风偏东,形成一个扇形的转向。

在接近鞑靼大营一里左右,郑凯挥动了手势,两千人每人几乎间隔一米,全部拉开迷魂蛋,往前一扔,一股烟尘在平均50米左右,随着西北风缓慢向鞑靼大营蔓延过去。

这次扔的是速燃的迷魂蛋,拉开短时间冒出大量烟,烟随着风往前吹走,那里也就没烟了,由于加入了粉尘的缘故,这烟会像雾霾一样前进,而不会直接被吹散升空。

一分钟之后,这雾霾团就开始要接近鞑靼大营外围了。

在天色要亮未亮之时,人一般处于深度睡眠之中,也就是睡得最香甜的时候。

郑凯在原地等了两分钟,才开始举手势,带着华山弟子们,继续向前。

在距离鞑靼大营,20米左右又再次暂停。

鞑靼大营,一片宁静,在外围巡逻的士卒已经纷纷倒下,还没有发现异常。

木桶被放下,里面的物资全部倒在地上,小铲子拿出来,土工作业开始,挖个斜度45的浅坑,把木桶塞进去,大明版没良心大炮上线。

两千个大木桶,就是两千个没良心炮,只听得轰轰轰、轰轰轰。

一次齐射之下,巨大的鞑靼大营,直接被迷魂弹火力覆盖了。

声响直接震惊了还在沉睡中的鞑靼士兵,纷纷开始从梦中惊醒,掀开蒙古包的皮帘,就直接倒地了。

三发齐射之后,木桶也差不多报废了。

整个鞑靼大营,跟煮开了的沸水一样,到处是烟雾,偏偏一有动静,随后就寂静无声了。

恐怖在无声的蔓延,从后营一路往前营蔓延。

之所以用这样的策略进行打草惊蛇,敲山震虎,让鞑靼人自投罗网,还是为了防一手,鞑靼人里面的高手。

在面对如此大声响的齐射,第一反应都会是出蒙古包查看,查看就得中招。

无论武力有多高强,都逃不过人性这一关,让华山弟子去摸营这事,显然在这种巨大营寨面前,是极其容易暴露的。

天色已经开始亮起了,被声音惊醒,暂时还没有被迷烟吹到的前营士卒,不知所措。

往后营看是一地的倒地的人马,第一反应就是找自己的马,骑马逃跑,跑出这一片死亡迷雾。

郑凯齐射完毕之后,挥手发出了信号弹,三个烟花,jiujiujiu~~~的升空。

早就等着天亮,准备出战的朱厚照等人,看到信号,打开城门,准备包饺子,狙杀零散逃窜出来的零散骑兵。

以骑马的弩兵,弓兵为主,三面包围,另外一面自然是留给郑凯他们了。

在这样四面包围之下,哪怕是有高手,闯出了迷烟区,招呼过来的也会是弩箭。

任凭你通天本领,也得歇菜。

在这种策略之下,守好各自的区域即可,坐等迷烟尘埃落定,太阳高升。

榆林关十多万人嘛,早就是人手一匹马,骑着马,朝着烟雾起来的方向跑就好了。

自然有不少幸运儿骑马跑出去了烟雾区,又碰上了绊马索,绊马索拉响的烟雾弹,又形成一片隔离区。

在继续向外跑,就遇上了朱厚照带领的大军。

此时的朱厚照,一挥手,就是一排弩箭射过去,这些幸运儿立马成了刺猬,从马上滚落下来。

别说披甲之类的事情了 ,能把衣服穿完整,都算他手脚麻利。

无甲面对,弩箭、弓箭的齐射,就是活靶子。

鞑靼五十万大军,在此一天之内,被全灭。

当然也有躲在蒙古包内,瑟瑟发抖,就是不出来的。

也被在后来,赶来的部队,直接剁成了肉泥。

是役,缴获的马匹,各种粮草、物资,蒙古包,整整拉了三四天才拉回关内。

按照华山派的传统,朱厚照也下令,把鞑靼人全部剥的溜干净,毕竟他们身上穿的可都是耐寒抗冻的皮袄,这种特种装备,大明都凑不出那么多,洗洗晾干净,保暖效果一流。

至于俘虏自然是没有的,浇上火油,直接化成春泥 ,明年的草原那一块方方面面的,一定很肥沃。

自土木堡之变以来,大明的九边从来没有取得过如此重大的胜利,也没有如此干净利落的胜利。

也没有缴获过如此多的马匹。

鞑靼人人均三匹马,这也就意味着此次战役的胜利,榆林关的马匹数量,一下暴增了百万匹。

李长寿都看着那么多匹马头疼了,以前是穷的没有马匹用,现在是马匹多的怕把它们饿死。

还好缴获的粮草还能顶一阵子。

大明参与此次战役的士卒将官看到华山派的弟子就像看到神一样,看到朱厚照也如同神仙相助一样。

士卒也好,将官也好,都是一个一个胜仗打出来的士气,是会越打越强,越打越猛的。

现在榆林这一片的部队,整个精气神都直接焕然一新了,这一场打下来,就意味着接下来十几年的太平日子要来了。

鞑靼再也聚集不起来,这么多人马来袭掠了,别说袭掠了,怕是如果得到这里的消息,第一反应就是继续往北,往西跑路。

内阁的命令也姗姗来迟,还是老样子,严防死守,严守不出,坐等鞑靼人自己退兵。

接到命令的将官都是一脸的嘲讽,这帮文人,除了这种狗屁没用的命令,就都没别的了。

朱厚照不留俘虏也是有原因的,就榆林关现在的兵马,根本看押不住这些鞑靼人,要是看押得住,到明年开春去修城筑城倒是很好的免费苦力。

但是不能这么做。

养这么多人,耗费钱粮不说,还要担心他们暴动,一将功成万骨枯,就是这么个道理。

此时马匹的事情,也让朱厚照头疼,这么多马匹,要是都蹲在榆林,怕是得全饿死在这里。

紧急召开会议,竟然是为了处理这些马匹的事情,而不是论功行赏,也是开了先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