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诸天万界,从道士开始 > 第116章 竞标结束,先打两个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6章 竞标结束,先打两个样

随着大明几场大胜的消息传播开来,整个大明在年关之前,都直接沸腾了,人人喜气洋洋。

两三百万匹战马随之入关,只能散入民间暂养,只要好好养,官方免费让白用,还回头会给补贴,抵扣地税。

两三千万的牛羊也随之入关,直接导致年前从北往南,所有的肉类价格暴跌。

耕牛太多实在没办法,只能也让百姓领回家,随便用,回头在给钱给官府就行。

大明人口不过1.3亿,随着这批牛羊入关,平均一户就得有一头牛一只羊。

加上以前的积存耕牛数量,整个年关,肉食反而是最便宜的。

王守仁没有回京述职,而是接到锦衣卫的通知,选拔边军老兵,年长者三万,再召集华山派成年女弟子,前往南京组建税务部,专司市舶司收税。

胆敢阻拦开海,收税者,无论身份如何,杀无赦。

另外主持南京六部事宜,准备皇帝南迁。

大明世家豪族也好,藩王也罢,此时此刻的注意力都被朱厚照的大手笔震惊,开始分析利弊,是否要参与竞标。

对于就番就相当于圈禁的藩王来说,没有什么比能重新获得自由,哪怕是远离大明去藩属国,称王称霸来得刺激而振奋了。

每天混吃等死的生活,哪怕是亲王喜欢,他们还有大把的子孙,也是十分厌烦的,几乎是什么都不能干,混吃等死。

每年的俸银是越发越少,到了最后还有些就索性开始拖欠了,地方上还开始扯皮。

能够分封出去,哪怕是藩属国,也能重新获得做人做事的机会,他们的内心是尤其激动的,真的没有什么是可以失去的了。

没了自由,什么荣华富贵,看起来就跟养猪差不多。

勋贵阶层也是如此,在怎么当国公侯爷,哪有自己当国王舒服,起码不用受上面管束,一着不慎还容易陷进去。

在组团分别商讨,是否可以竞标投下几个不起眼的藩属国,作为自家或者几家的传家之地。

世家豪族商贾们,也是如此十年一期的垄断专营,就意味着暴利的开始,虽说,暂时没放开藩属国的竞标,但是万一藩王和勋贵都看不上,不就轮到他们上了,这种机会,可是堂堂正正打造家族之国的。

哪怕是大明派兵驻扎,也是可以接受的。

这次真是古今以来,唯有之变化。

大明这边在热热闹闹的过年,那些接到大明国书的大大小小的藩属国在热热闹闹的闹心。

给钱,心痛,不给钱,怕真挨揍。

给多了,心痛,给少了,又怕挨揍。

想敷衍,但人家明明白白的支出了,要真金白银或者粮草,糊弄都有点糊弄不过去了。

陆陆续续有一些,思来想去,就上供了几万,十几万两的有银子,然后让使臣穿得破烂一点,脸色愁苦一点,去朝贡哭穷,说不得还能倒赚不少回来。

有这些想法的占大多数。

直接置之不理,假装没收到国书的,也大有人在。

他们不信,这么多年下来,大明的那些腐儒酸儒一下子就改性格了,不要面子,要里子了。

往常只要给他们面子,拍足够的马屁,还不是予取予求,什么都满足他们藩属国,还能让他们翻过来,敲他们的竹杠,那是必须不给机会的。

大量的申报单,被上传到全国各地的锦衣卫,锦衣卫又通过八百里加急,快递到皇宫大内。

大明皇宫内侍几万太监开始分门别类,整理这些申报单。

这些申报单,都是秉持着,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赌一赌,大王我来坐的理念。

也不 藏着掖着,全挑好的地方,先下手为强。

报的价格是一个比一个高。

北边的各个藩王都想往北边买藩属国,南边的藩王对于南边的情况更加熟悉,都往那边买。

尤其是在江西的宁王朱宸濠出两千万白银,三百万石粮草,要买下暹罗,安南这两块地域,还要求连成一片。

不少勋贵世家豪族巨富商贾也冒出了头,分别试探性的出了出价,还坐等反应。

在没有第一个顺利成交的时候,报价他们都相对较保守,主要还是在看风向,承诺能不能兑现。

商贾之中也从不缺乏敢于豪赌的就有扬州富商周云,出资五千两白银,一千万石粮草欲拿下倭奴国,十年白银开采权。

朱厚照看到这些申报单,哈哈大笑,钱而已,正如华山小师叔祖郑凯所说,有兵就有钱,有钱就有兵,当初自己是走进了一个误区。

自家锅里没有的,想从人家碗里抢,阻力当然会非常大,但是,换个思路,从别人家里的锅里抢,还是带着大家伙一起抢,连锅一起带走,那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反正卖的都是其他国的土地矿产,先融资一下,组一个局,再共同开发开发,随后还得是大明说了算。

“来人,传朕旨意,宁王以2000万两白银,三百万石粮,竞标拿下暹罗安南两地。”

“扬州周云以5000万两白银,一千万石粮”竞标拿下倭奴国十年采矿权。”

“公告天下,取消海禁,召集民间船只,勇士,都可到当地锦衣卫登记参战,一切后勤所需自备,所劫掠财货,都归他们所有。”

“明年开春,兵发四路扫荡建州女真,暹罗,倭奴国,安南全境。”

“让宁王、扬州周云,尽快把他们的竞标银两粮草充入国库,以备明年之战。”

几道旨意,瞬间打破整个大明全境,皇帝竟然真的要履行承诺,买卖藩国,而且是收下钱就直接办事。

相关消息引起剧烈反响。

不少藩王后悔不已,最大的蛋糕被宁王拿下了。

宁王本来一直有造反之意,但此次朝廷大军扫荡北方游牧异族的大胜,瞬间让他清醒了,而后听到朱厚照小皇帝发下的买卖藩国的旨意,立马大喜过望。

直接搏一搏,拿出宁王府一半财产,搏一把。

要知道,当时大明朝廷每年的现银收入不过三百万两,加上粮食等收入也不过两千万两左右的规模。

宁王是直接拿出来了七年左右的大明国库的现银,外加三百万石粮草,可以说已经算得上是极为丰厚的筹码了。

而要求暹罗安南连成一片,就相当于把真腊(今柬埔寨)和占婆(今越南)两个小国也算是白送给他了。

以后哪怕是大明驻军,税收五五开,自己也算是一国之主,这比直接造反失败的下场已经要好得多了。

这一片的国土面积也不少,虽说人口数量会差一些,但也没什么关系。

而扬州周云也是大喜过望,别人不懂,做海商贸易的周云可是懂的,倭奴国那边盛产金银,有十年的专属采矿权,只要有足够的矿工十倍百倍的利润都要搞出来。

五千万两白银一千万石粮草,埋在地底,还不如送给朝廷,助大明一臂之力,而后拿到更多的财富,说不定还能自己买个小国,留给家族,那才是可传家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