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龙与高宗赵构在福宁殿的对话也是二人的第一次面对面的交锋。
虽然陆文龙此前的抗旨不遵,举兵抗金,已然是将自己置于高宗的对立面,但高宗的言语中似乎流露出对陆文龙率领各路义军痛击金兵的认可和欣慰。
而面对陆文龙的质问,高宗也道出了自己的无奈。只是这些辩解在残害忠良的事实面前,显得尤其卑劣。
却有一件事令陆文龙很是惊讶,原来自己所以能够还算顺利的进入宫中,并接近高宗,竟然是赵构的有意安排!
如今想来,皇城之内几无禁军,宫中也只有少数内侍,的确反常。
“陛下猜到我会来!”陆文龙问道。
高宗点了点,“凤凰山之主赴江南,绝不仅仅是为了平江府娶亲,临安城你是非来不可的。”
“陛下既知我来,当加城防和皇宫大内的守备,为何反其道而行?”陆文龙又问道。
旋即,高宗说道:“朕很想见你!”
“陛下就不怕我……”
“怕……却不是怕你来寻仇,而是心中愧疚而怕见你或是你们。”高宗苦笑道。
“陛下此话怎讲?”陆文龙追问道。
高宗站起身,踱了几步,说道:“话已至此,莫要再问,自古道‘君王无过,法不责尊’,朕有负岳爱卿的一片忠心,也有愧岳家军众将士,眼下朕所能做的尽力弥补。”
“岳元帅含冤而死,数位将领也被害身亡,陛下一句弥补说得倒是轻松!”陆文龙面色严肃。
“只要朕能做到,绝不推诿。”高宗说道。
陆文龙并不想对高宗用强,但有些事情必须得由他去做。
“岳元帅忠心可昭日月,陛下当为其平反昭雪,还有岳家军众将士也是一样,岳家满门也应赦免返京,安抚厚待。”陆文龙说道。
高宗沉思片刻,说道:“朕答应你。”
“各路义军奋勇抗敌,流血牺牲,陛下应对阵亡将士的烈属抚恤奖赏并免除赋税,以慰英魂。”陆文龙又道。
高宗说道:“朕也答应。”
“金国素以侵吞我朝为邦略,一再退让乞和,只会断送国之根脉。若其再兴兵来犯,望陛下以国家民族为重,全力抗金!”陆文龙重重说道。
高宗微微皱眉,“朕也可以答应你。”
“陛下当真愿意?”
“君无戏言!”
陆文龙点了点头。
高宗问道:“文龙,此行如意否?”
一个称谓的改变,令陆文龙有些动容,他看向高宗,迟迟没有回答。他是恨高宗的,至少入宫之前,他一直想着不会轻易放过这个冤杀岳元帅,迫害岳家军的真凶。可是,在权衡之后,陆文龙还是选择暂且放过高宗,但那并不是原谅。
今次相见,对陆文龙来说,高宗给他留下了不同的印象,尽管依旧心存怨恨,但他自问不杀高宗的决定是对的。如今的国家需要一个帝王来稳定局面,安抚民心,所以高宗不能有闪失,至少眼下是如此。
至于高宗会如何对他,陆文龙并不在意,但可以肯定的是,此刻,他们两人都不会置对方于死地。
“多谢陛下!”陆文龙说道。
“文龙莫急,朕还有事相求。”高宗说道。
“陛下请讲。”
“金人无信,随时会举兵来犯,朕自当为祖宗江山和大宋子民奋起抗金,只是未知破敌良策。”高宗的内心对金人还是十分畏惧。
“欲治兵者,必先选将……”
“可朝中已无良将可用啊!”高宗对忠臣良将的迫害,如今也是自食恶果。放眼朝中,真的无人可以胜任。
陆文龙想了想,说道:“岳家二公子岳雷深谙韬略,精通兵法,颇有大将之风,可领兵御敌!”
高宗闻言说道:“瑗儿也曾与朕提及此人,足见其确有过人之处,文龙如何识得岳家二公子?”
陆文龙反问道:“以陛下之能,何须相问。”
高宗一笑,没有做声。
“金国大军已于汴京周围集结,陛下当尽快召回岳雷及部众,守土抗敌。”陆文龙说道。
高宗却道:“朕想将此重任交给太子。”
陆文龙一愣,“陛下尚未册立太子啊!”
高宗突然开口问道:“文龙看瑗儿如何?”
陆文龙没有想到高宗会就立嗣之事问他,遂说道:“陛下既有此问,想来心中已有答案。”
册立储君是高宗的痛处所在,自亲生独子赵旉夭折,他便再无子嗣,想尽办法也无济于事。如今看来,他或许已放弃亲生血脉的执念。
“那些奸臣当如何处置?”陆文龙又问道。这也是他来临安的另一个目的。
“朕知道你说的那些人是谁,只要他们有违朝纲,便皆交于太子处置。”高宗说道。
“陛下……”陆文龙看着这样的高宗,有些感慨。
“朕累了,也厌倦了,太子新立当多历练,树威权,文龙所托之事便是对他最好的考课。”高宗这番话道出了他的良苦用心。
其实高宗终是不甘心的,可金军将至,他早前残害忠良,实属罪孽,只是身为君主怎能认错?他深知赵瑗力主抗金,并对朝中奸臣的行径深恶痛绝。此时立赵瑗为太子,并让他辅政监朝,已是高宗最大的妥协了。
皇上做过的错事,宠信过的奸臣,让储君善后、推翻和惩处,乃是一种帝王之术。
“文龙如今可有官阶?”高宗问道。
此时,吴皇后从寝殿内走了出来,“陛下忘记了,陆将军因其战功,被封统制官。”看得出来,吴皇后一直在关注着二人的对话。
“还是皇后记得清楚。”高宗并没有因为吴皇后突然的打断而生气。
陆文龙轻松摇头道:“文龙虽有微功却也犯下不赦之罪,岳元帅网开一面,留我性命,直降为步卒,帐前听令!”
高宗知道他说的是阵前私放金兀术的事,并没有追问。倒是吴皇后开口说道:“将军的事迹,本宫有所听闻,正是人乃情之物,将军重情重义,又心系国家百姓,率部抗敌,保家卫国,实英雄也。”
“众将士团结一心,守土抗金,方能击败强敌,实非文龙一人之功。”陆文龙说道。
“各路义军之壮举,朕深感欣慰,他日封赏,自有太子主理。”高宗说道。
不难看出,高宗已决意尽快册立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