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个人。
许鑫。
那个戴着黑框眼镜,永远冷静得像一台精密仪器的男人。
助理导演那程序化的声音,再次响起,每一个字都像是冰冷的金属零件,在空气中碰撞。
“许鑫老师,请您过来一下。”
许鑫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
镜片后的眼神,依旧平静得像一潭深不见底的寒水。
他站起身,动作沉稳,没有一丝多余的晃动。他甚至还伸手,整理了一下自己衣领的褶皱,仿佛即将参加的不是一场生死赌局,而是一次寻常的学术会议。
他表现得毫无破绽。
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心脏,正在胸腔里疯狂地擂动,每一次撞击,都让他的肋骨产生一阵闷痛。
第四个。
他是第四个。
也是很关键的一个。
他的大脑,此刻只剩下了一个最简单的逻辑判断。
只要他选错,那么不管第五个人怎么选,他们都会失败。
游戏结束。
如果他选对了。
那么最后的压力,将全部堆到方一凡的身上。
那将是真正的,一锤定生死的绝境。
将团队的命运,彻底交由最后一人。
所以,他不能错。
也错不起。
许鑫迈开脚步,走向那扇通往审判室的门。
每一步,都像是踩在薄冰之上,脚下是万丈深渊。
方一凡和杜松的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背影上。
那目光里,带着一种沉甸甸的、无言的托付。那是一种将自己的生命,完全交付于他人的信任。
许鑫没有回头。
他不敢回头。
他怕看到那份信任,会让自己的手,在做出选择时,发生哪怕一丝一毫的颤抖。
他拉开门,走了进去。
“咔哒。”
门,再次锁上。
隔绝了外界的一切。
同样的车厢,同样的布局,同样笑眯眯的于敏,同样被推到桌子中央的卡片。
一切都和杜松、王鸣、孙辉经历的场景,一模一样。
【面条】
【水饺】
许鑫看着这张卡片,鼻梁上的眼镜,反射着顶灯惨白的光,遮蔽了他眼神里的一切波动。
他的大脑,正在以一种超高负荷的状态,飞速运转。
“小、柔、美、弱。”
方一凡的策略,在他的脑海里清晰地浮现。
这不是一个猜测,更不是一个赌博。
这是一个在信息完全不对称的博弈中,所能采取的最优解策略。
放弃高风险的、对出题人意图的猜测,选择无限趋近于“无风险”的纯粹防守。
不求猜对导演组的心思,只求团队内部达成逻辑自洽的共识。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逻辑上,无懈可击。
所以,答案是“面条”。
简单,清晰,明了。
他只需要伸出手,指向左边,然后说出那三个字,一切就都结束了。
可是……
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许鑫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在眉心挤压出两道深深的刻痕。
他看着于敏脸上那抹高深莫测的笑容,那个完美的、没有温度的弧度,一个可怕的念头,不受控制地从心底最深处冒了出来。
于老狗……他会想不到这一层吗?
他能设计出这么变态的规则,他能将人性的弱点玩弄于股掌之间,他会想不到,在连续碰壁之后,我们会放弃“斗智”,转而寻求一种“共识”吗?
他会想不到,我们之中最聪明的方一凡,会制定出这样一套防守反击的策略吗?
如果他想到了……
那这个“小、柔、美、弱”的原则,会不会本身就是他预设的,另一个更深的陷阱?
这个念头一出现,就再也无法遏制。
它不是一滴墨汁,滴进清水里,缓慢地晕染。
它是一滴强酸,滴进了他逻辑清晰的大脑,瞬间腐蚀、沸腾,将他所有清澈的思路,都搅成了一片浑浊的灰色。
他开始过度解读了。
一个顶尖的、习惯了用复杂模型去分析一切的头脑,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简单的问题,想得过于复杂。
他开始分析。
“面条”,确实符合“小、柔、美、弱”。
但正因为它太符合了,所以它成了最显而易见的答案。
而于老狗,最喜欢做的,就是将所有“显而易见”的东西,撕成碎片,再狠狠地踩在脚下。
那么,有没有可能,“水饺”这个选项里,隐藏着一种更深层次的、更隐蔽的“小、柔、美、弱”?
这个念头不是一个疑问,而是一个结论。
它在他的脑中,以一种病毒般的姿态,自我论证,自我完善,迅速构建起一套坚不可摧的逻辑闭环。
他的大脑,那台冰冷的超级计算机,开始疯狂地构建一种“反向逻辑”。
比如,“水饺”的“水”字。
水,是生命之源,是万物的基础。它无形无状,随方就圆,包容万物,利万物而不争。这难道不比“面条”那种固定的、僵硬的形态,更“柔”,更“弱”吗?
又比如,制作过程。
面条是拉伸,是延展,是强行改变其物理形态,这个过程,本身就带有一种不易察乙的攻击性。
而水饺,是“包”,是“捏”,是将不同的食材、不同的味道,温柔地“包容”进同一张皮里,最终融为一体。这难道不是一种更符合团队精神、更具包容性的“弱”姿态吗?
他的思维,已经钻进了一个由自己亲手打造的、逻辑严密的牛角尖。
他甚至开始觉得,方一凡提出的“小柔美弱”原则,仅仅是第一层。
一个抛给所有人的,最基础的、用以筛选掉蠢货的逻辑层面。
而他,许鑫,已经洞穿了表象,看到了第二层。
于老狗,一定是在第二层,用一种嘲弄的眼神,等着他们这些自以为是的聪明人,一头撞上来!
如果所有人都按部就班地选择“面条”,那不就成了一种新的“套路”吗?
一种基于团队共识的,可以被预测的,毫无新意的套路!
而于老狗,最恨的就是套路!
他要打破这个套路!
他必须反其道而行之!
他要选择那个看起来不那么“弱”,但实际上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弱”的选项!
他要用导演的逻辑,来打败导演!
他要用自己的智慧,为团队,赢得这最终的胜利!
【草,许鑫在干嘛?他怎么在发呆啊?快选啊!】
【他的表情好凝重,他是不是想多了?千万别想多啊哥!跟着方一凡的剧本走,准没错啊!】
【完了完了,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学霸的脑回路,有时候真的会短路。他不会要整活吧?】
【千万别啊!这一局赢了就通关了啊!许鑫!醒一醒!求你了!】
直播间的观众,比车厢里的人还要着急。
弹幕形成的洪流,几乎要将屏幕彻底淹没。
他们眼睁睁看着许鑫的表情,从冷静,到凝重,再到一种近乎偏执的、洞悉一切的决绝。
所有人的心,都在那一瞬间,沉了下去。
终于。
在长久的、令人窒息的沉默之后。
许鑫抬起了头。
他伸手,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
这个他惯用的、在得出结论后才会做的动作,让他的眼神,显得更加冷静,更加锐利。
他用他那惯有的、不带任何情绪波动的、冷静到极点的语调,开口了。
“我选……”
车厢内外,时间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王鸣、杜松、孙辉,三个人不自觉地挺直了脊背,连呼吸都忘了。
方一凡的眼皮,微微垂下。
“水饺。”
轰!
这两个字,清晰地透过扩音设备,如同两颗精准引爆的炸弹,在每一个人的耳膜里,轰然炸响。
隔壁的小黑屋里。
王鸣脸上那狂喜到近乎扭曲的表情,瞬间凝固。
血液仿佛在这一刻逆流,让他全身的肌肉都僵硬了。
下一秒,他猛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那张因为激动而涨红的脸,此刻因为极致的愤怒和错愕,变成了猪肝色。
他眼睛瞪得像铜铃,死死地盯着那道看不见的屏风,嘴巴张得老大,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却一个字都骂不出来。
那表情,是极致的震惊,极致的愤怒,和极致的不可思议。
孙辉和杜松,则像是被瞬间抽走了全身的骨头,痛苦地、无力地,瘫倒在椅子上。
杜松更是用双手,狠狠地捂住了自己的脸,指节因为用力而捏得发白。
完了。
二比二。
平了。
他们刚刚用生命,用信任,用一次又一次的试错,趟出来的一条通往胜利的康庄大道,被许鑫,用他那该死的、自作聪明的逻辑,亲手堵死了!
而在另一头的车厢里。
方一凡依然靠在椅背上,双手抱在胸前。
当听到“水饺”两个字时,他的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波澜。
只有一抹预料之中的,深深的无奈。
他知道。
一个团队里,最难统一的,从来都不是笨蛋。
而是这种自作聪明的“聪明人”。
“哗啦——”
门开了。
许鑫迈着沉重的步伐,走了回来。
他的脸上,还带着一丝刚刚完成了一次高难度逻辑推演的、智力上的优越感。
可当他看到杜松痛苦的样子,看到王鸣和孙辉那隔着屏风都能感受到的绝望气息时,他心里“咯噔”一下。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方一凡的脸上。
那是一种平静到近乎冷漠的眼神。
没有愤怒,没有质问,只有一片死寂。
那一刻,许鑫心里最后的一丝侥幸,被彻底击碎。
他知道,自己可能,真的错了。
他张了张嘴,喉结滚动,想解释自己那套复杂的、关于“反向逻辑”和“第二层陷阱”的完美推演。
可话到嘴边,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在“失败”这个冰冷的结果面前,任何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甚至像一个可笑的借口。
车厢内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那是一种比最初的绝望,更让人窒息的沮丧。
因为他们明明已经看到了曙光,却又亲手将它熄灭。
就在这时。
“叮咚——”
那个甜美的、毫无感情的列车女声,再一次,响彻了整个列车。
“前方即将到达,密州站。”
“列车将在本站临时停车五分钟。”
“请有在密州站下车的旅客,提前做好下车准备……”
这声音,不再是催命的符咒。
而是死神,已经挥下的镰刀。
五分钟。
他们只剩下最后一次机会。
而这一次,所有的压力,所有的希望,所有的绝望,都将汇聚到最后一个人身上。
车厢里,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转向了那个从始至终,都异常冷静的男人。
方一凡。
======
求各位读者大大的催更、关注、书架和小礼物呢!
我真的很需要,感谢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