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着高要的询问,萧何略微沉思了一下,认同了李由说法的同时,也是对李由的想法加以补充,
这个时候的李钊也开口了:“我建议在让吴芮攻打一次城池之后,再行撤退。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吴芮更加确信我们在积极防守,并且给他一种我们在坚守待援的错觉。”
李钊看了看萧何,见他也点头表示赞同,便继续说道:“此外,我们还可以在滑县附近多砍伐一些树木,留下一些石头的痕迹,制造出我们一直在积极准备守城的假象。这样一来,吴芮看到这些痕迹后,就会更加坚信我们的防御策略。”
“而且......”李钊补充道,“吴芮此时必定急于要拿下滑县,所以他在试探攻击之后,必定会全力进攻。我们只有成功守住第一波攻击,才能让他彻底相信我们的防守实力。”
“等到夜晚之后,武涉大人再率军趁着夜色悄悄离开滑县。”萧何详细地描述着计划,“并且在沿途留下一些痕迹,看起来像是我们抵抗不住吴芮的进攻而逃窜的迹象。这样一来,吴芮就会认为我军已经溃败,从而放松警惕。”
“如此一来,我们的计划就可以确保万无一失了。”李钊最后总结道。
就在这个时候,李钊站在地图前,手指着滑县和渡口的位置,有条不紊地说道:“从地图上看,滑县距离渡口的直线距离确实不足三十里。如果我们采取急行军的方式,半日的时间是完全有可能赶到的。”
他顿了顿,接着说:“不过,我们不能仅仅考虑到这一点。在我的计划中,还需要给武涉留下一条后路。毕竟,即使我们成功偷袭了渡口并破坏了它,吴芮也有可能带兵围追堵截。如果武涉没有后路可退,那么他很可能会身陷重围,这对我们来说可不是一个好结果。”
高要一边听着李钊的分析,一边频频点头,表示赞同。他心里暗自感叹,李钊果然是个心思缜密、考虑周全的人,这也是他将李钊提拔为丞相从事的原因之一。
而在一旁的李由,则静静地听着萧何和李钊的对话,心中暗自吃惊。他想起之前李斯对他的再三提醒,让他不可小觑高要身边的任何人。
如今看来,李斯的话果然没错,原本以为今天自己的建议应该是十分出彩的,但是在萧何跟李钊的建议下才发现自己自觉满意的谋虑,还是有着不少的缺点跟漏洞,李由也算是在这件事情之中学习到不少,
“好啦,李由,你今天的表现确实相当出色啊!”高要面带微笑,满意地看着眼前的李由,接着说道:“你还如此年轻,未来必定是前途无量啊!”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语气坚定地说:“所以呢,这件事情就全权交给你来负责处理了。”
李由听到这话,心中不禁一喜,但表面上还是恭敬地应了一声:“喏”
高要似乎看穿了李由的心思,嘴角微微上扬,接着说道:“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不过你放心,只要你把这件事情办好,我自然不会亏待你的。”说罢,他从怀中掏出一只信鸽,递给李由,“现在,你立刻用这只信鸽将我们的决定传递给武涉,让他按照计划行事,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自行把握好分寸。”
李由接过信鸽,小心翼翼地放进笼子里,然后再次躬身说道:“喏”
高要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道:“还有,城内还有一千名黑甲骑兵。武涉手下的骑兵数量不足,如果真的打起仗来,恐怕会处于劣势。所以,我决定让你立刻率领这一千黑甲骑前去支援武涉。”
李由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喏,请丞相放心”
李由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兴奋,显然对这个任务充满了期待。
听到高要的话,李由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兴奋。他一直渴望能够真正带兵出征,毕竟李由也算是一名儒将了,不能够上战场一直都是李由心里的遗憾,之前在大秦的时候由于身份的限制,这个愿望一直未能实现,毕竟也没有这个机会,扶苏的一手分封诸王,让李由都没有机会跟各地的起义军交手,
而且,别看这仅仅是一千黑甲骑,但李由对他们还是略知一二的。这些黑甲骑可是高要麾下最为精锐的骑兵,堪称虎狼之师。在冷兵器时代,骑兵的优势无疑是巨大的,尤其是在战场上或者是野战的情况下,他们的机动性更是无与伦比,甚至连黑火药都难以企及。
高要对此自然心知肚明,所以他对于骑兵的装配从来都不曾有过丝毫的懈怠。即便现在已经出现了火绳枪这样的新型武器,骑兵的天然优势依然不可忽视。因此,高要始终坚持给黑甲骑配备最高规格的战马、武器以及精铁打造的铠甲,以确保他们在战斗中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虽然说在千军万马、刀枪箭雨之中穿梭确实有些夸张了,但是要知道,即便是在寻常的拼杀中,想要攻破黑甲骑的防御都绝非易事,更别提武器了,其精良程度依然处于领先地位。
不仅如此,黑甲骑还配备了五连发的弩箭,这种弩箭威力巨大,而且还配备了便于携带的箭匣,每个黑甲骑身上至少会携带五个备用箭匣,以确保他们能够在任何时候都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和效果。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黑甲骑也不例外。事实上,自从黑甲骑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粮食补给的问题。由于黑甲骑的装备以及他们所携带的各种武器都有一定的限制,导致他们无法携带大量的口粮。
这个问题虽然一直存在,但高要心里非常清楚,有一利必有一弊,这是无法避免的。因此,他并没有想要去改变这一现状,而是将重点放在如何尽可能地保证黑甲骑的战斗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