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史前部落生存记 > 第629章 加入部落的条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新发现的部落,自然是最容易获取各种好处的,人口、资源、原材料……甚至是合适的土地,都是部落所需要的。

与河谷诸部交流,任务之一就是获取必要的劳动力,而且是青壮年的劳动力。

但获取之后,如果不去教育教导他们,这些人只能干一些粗笨的活计,甚至连简单的工具都不会用——这不是胡说,而是在东边诸部时,很多队长总结下来的。

况且,这些部落的族人想要加入熊部落,成为部落可以信赖的族人,就必须加以教育和引导。

“洪,如果与河谷诸部交往,带回的这些族人,族长你准备怎么安置他们?是否还是跟之前一样,直接让他们成为部落的一员?”

熊巫看着熊洪,眼神中似乎透着一丝担忧。

熊洪明白大巫师眼神中的担忧,这些年,部落对交换而来的族人,待遇都是非常不错的,基本上都是当成自己人来看待,有些部落的族人甚至可以说是优待。

但这种优待的方式和做法,却让一些部落的老人们有些不满。

他们觉得,自己从部落弱小的时候胼手砥足、一滴汗摔地上成八瓣时,可真是非常的辛苦,才换取到如今的生活,才好不容易享受到了美味的食物、宽敞的住房。

但这些人一到来,还没有做什么贡献,就跟他们享受同样的待遇,除了极小部分人外,所付出的努力和劳动,根本就比不上部落的老人,这自然会引发老人的不满。

同时还有一部分新人,在生活中出现不听从老人安排,带着坏习惯来部落,也引起了新老族人的对抗。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在部落里已经有这个苗头了。去年树根的事件中,一些部落老人的看法,也有一定的道理。

虽然这个矛盾被熊洪以及诸位队长给压了下去,现在的部落新老族人,在共同劳动和荣誉的激励下,能够团结一心,共同为了部落的发展而努力,但要是继续采取这种一刀切的分配方式,很有可能会闹出新的乱子来。

熊洪知道,以熊部落目前的人口数量和资源总数,每年可以吸收部落总人口数半成到一成的外来人口,这些人口不会对熊部落的“纯洁性”产生冲击,反而可以通过逐渐改变的方式,让他们逐渐融入熊部落,为部落建设提供劳动力。

这个时候给这些人同样的待遇,部落的老人也好、新人也罢,只要是能够跟在后面干活的,他们肯定没有什么意见。

但要是面对跟白河诸部差不多大小的部落,吸收的人口数量超过太多,这种方法就有些不太妥当了。

“不,巫,我不打算让他们直接就加入进来,也不准备让他们一开始,就能享受到现在族人的待遇。”

熊部落的族人能有什么待遇?体现在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一日三餐量大管饱,光是这个,熊洪可以自信的说,就已经甩开现阶段所有的原始部落的生活条件了。

麻布衣服、兽皮大衣、被褥、靴子、手套、帽子,这些保暖的物资,在任何一个部落,也是非常受欢迎的。

更何况部落还提供了温暖的房屋、火炕以及偶尔能够乘坐的车辆了,这些不是好的待遇,那什么才是?

对于新老族人待遇分配的这个问题,熊洪其实很早之前就在考虑了,问题的本质不是这些新人老人去争论一道好吃的食材,而是部落如何在保持扩张中,平衡“老人”和“新人”的利益与忠诚。

这些矛盾表面上是部落的待遇问题,深层其实是组织融合的难题——既要保持原有凝聚力,又要激发新成员的归属感。

处理得当,能够给部落未来发展提供好的示范,那部落自然会越来越强盛;但处理不当,就会导致新老族人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整个部落就会被撕裂,最终又回到那种各自为政的时代。

之前熊洪就陷入了两难的选择,但经过这些年的经历和思考、参考后世的一些经验、以及与熊巫等人的讨论和交流,才猛然醒悟过来: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可以跳出这个陷阱,建立一套发展的、公平的、能凝聚人心的原始部落管理制度。

“我们熊部落,族人享受的待遇依据应该是他为部落做出的贡献,而不是他来的时间早晚。老人的功绩自然不会被忘记,新人的才能也绝不会被埋没。”

熊洪看着宗庙门前的广场,阳光照射在祭台上,在远处投下长长的影子。

“这些新加入的族人,必须要在营地里学习到一定的阶段,付出一定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他能够给部落带来什么,才能有资格成为部落的正式族人。”

熊巫错愕地看着熊洪,虽然以往熊洪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但实际做起来的时候,对这些新人的要求比较低,很容易就能通过考核,成为部落的正式“族人”。

而现在,听熊洪的介绍,他才明白,这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更不是一个拍脑袋就定下来的决定。

“比如,需要达到几个标准,才能成为部落的族人。”熊洪掰着手指,跟熊巫说道,“例如,必须要掌握3年级的文字、语言水平,除此之外,会熟练使用各种工具,还要会一些基本的劳作技术。”

“此外,这些新加入的族人,按照年龄和体力,我们要给他们安排合适的事情去做,一边学习一边劳作,这样就能保证他们消耗的部落物资,跟他们生产的保持一致。”

熊洪对于这种事情的想法很多,但无一例外,出发点都是这些人能够给部落带来什么。

“还有对部落老人的鼓舞和奖励,现在铜币在本部推行非常顺利,大家也乐意接受,那只要是加入熊部落达到一定年限的族人,就能得到比别人更多的铜币,比如凌河诸部的族人,就能比其他部落加入进来的族人,在做同样事情的情况下,每个月多出1-2铜币,连续五年。”

熊洪将大致的想法告诉了熊巫,熊巫一边思考,一边缓缓地点头,这些想法,的确可行,而且从物质和精神上,都能给族中的老人带来好处,也能刺激新人们对部落产生归属感。

“从今年开始,只要是外部落加入熊部落的族人,前三个月,部落只提供最基本的食物和住宿,他们需要干活和学习,这期间的劳动,是没有额外报酬的。”

熊巫对此非常认同,一般而言,这些新加入的族人,需要经过至少三个月的培训和习惯,才能逐渐适应部落的生活和生产节奏,这期间,如果对他们太好,反而会伤害之前加入部落的老人。

“在前六个月,这些族人还不是部落的正式族人,需要通过至少一年级的识字、语言和数术水平,否则就继续延长这一过程。期间,他们可以视情况保留一定的私有物品,不过还是只能睡在集体宿舍里,哪怕有配偶,也要分开居住。”

虽然有些严苛,但这个规定,也是为了让他们尽快从原来部落的生活习惯中转变出来,融入熊部落。

“在一年以内,他们需要听从所属队长的安排,做一些基础的事情,如果有表现好的,有配偶的,可以分配单独的房间,没有配偶的,可以允许他们寻找配偶,所生育出来的孩子,也跟熊部落的孩子一样,享受各种待遇。”

“在生活一年以上,没有触犯部落刑罚的情况下,就可以把它们当成部落的正式成员来看待了,这个时候,部落能够提供的便利,他们都能享有,但相应的,也需要做一些事情。”

享受部落的权利同时,也要履行一定的义务。

首先就是劳动,这是部落里任何一个人都要去做的,熊部落现在可没有完全脱产的族人,即便是明观院和教育院这种以研究教育为主要任务的部门,在农忙时节,也需要全体出动,去田间地头进行深入的劳作和研究。

其次是参与武备训练。只要是部落里的青壮,每年就必须参与至少一次的训练,熊洪在去年武备队的训练结束后,便在部落集议的时候,把每年训练一次的规定给确定了下来。

每年至少一次,时间在春耕后或者秋收后,大概半个月到一个月。

其三是学习和接受教育上,所有的族人,必须要掌握一年级水平的识字和语言,以及数术内容,并且必须要参与熊部落的“夜间学习”,对于这些新人,每年也要参与考核,考核不通过的,要么罚铜币,要么接受处罚。

当然,这些部落的婴幼儿,三岁以下的,直接可以享有部落正式族人的待遇,对熊部落来说,从头开始培养一棵树木,总比费尽力气地矫正一棵大树要简单的多。

也有效的多。

“当然,这些新加入部落的族人,所需要做的肯定不止这些,具体要做哪些事情,还是需要这些村长和队长们安排。”

熊洪讲完这些,见熊巫若有所思,同时摆出聆听的姿态,便继续说道,“当然了,这些新人迟早是要加入部落的,部落的老人们,也不能欺负、压榨他们,一切按照部落的规定来。要是发现有人借着部落老人的身份来欺压新人,安排不合理,那也别怪我熊洪连老人一起处罚。”

熊巫自然对此表示赞同,熊洪和自己提出这么多解决办法的原因,就是为了让部落族人团结一心,而不是闹矛盾。

“不错,部落现在的立律院,也在加紧制定相应的部落规定,等差不多制定好,应该就到春耕了,春耕结束后,就能在部落范围内推行开来。”

“让大家都知道,加入熊部落,获得衣食无忧的生活,也是需要一些条件的。”

“嗯,那最好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