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对部落不同的贡献,得到不同的待遇,这就是熊洪在思想上逐渐转变的结果。
一味地搞绝对平均主义,在部落还弱小的时候,的确能团结起并不算强大的部落,让部落度过发展的危机。但以现在熊部落的体量,再搞这种平均化的方式,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实际上,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够做到绝对的公平,更别说这种绝对平均了。
故而经过思考和利弊权衡之后,熊洪便跟熊巫等人商议这样的分配办法,也算为部落以后融合其他族人和部落,提供了一个参考。
“哦,对了,如果东边诸部的部落和族人要加入进来,是否也要按照我们商定的要求,来规定他们?”
熊巫突然想到了这件事,据熊皮、羽落传回来的信息,白河诸部、鹿山、貊林诸部,都已经开始明显地向熊部落靠拢了,很多部落都私下里找到熊皮或者羽落、草晨,表达出想要加入熊部落的想法。
如今的熊部落,比前两年刚认识的时候,实力提升了一大截,人口也增加很多,不用担心这些部落加入进来,会稀释掉熊部落的“纯洁性”,从而影响部落的正常生活。
他致力于打造一个文化同一性的部落,或者说氏族,所以在熊洪看来,接纳这些部落的条件,实际上已经达到。
“武力能打下一块土地,财物能招来一群族人,但只有用同样的习俗、同样的规矩和同样的目标去教化,才能把不同的人,变成真正的自己人。”
这也是熊洪一直追求的,“以武立足,以利聚众,以文一心。”
而部落的发展过程也正如熊洪所计划的那样,这些部落们,用熊部落生产的物品,讲熊部落的语言、用熊部落的文字,甚至在生活习惯和祭祀方式上,都全搬熊部落的做法,除了他们的生产力水平跟不上,其他方面,几乎就是熊部落的“简化版”。
“对于主动投效的部落,可以适当地提高一些待遇,原本部落的族长和巫师,可以参考之前凌河诸部的经验,至于以后要是俘获其他的族人或者部落,那至少要让他们干上一年的活,再说让他们加入部落的事情。”
熊巫对他的这个想法,没有什么意见,有所区别,凭着贡献而不是资历提升待遇,才能让新老族人都能感受到公平公正。
“今年可以先接纳一部分部落,有些部落在山窝里待着,很不方便,可以让他们整体搬迁到朝阳营地。”
为什么不像凌河诸部一样,每个部落不进行搬迁,而是改造成村子?这当初也让熊皮和熊巫等人不理解。
但熊洪给出的理由,让他们意识到,这样做是有原因的。
首先,这些部落的位置,并没有当初凌河诸部这么好。凌河诸部的部落,当初可几乎都是沿着凌河附近聚集的部落,虽然当初交流起来也比较麻烦,但至少没有那么多的山林要绕。
其次,凌河诸部在并入熊部落之前,实际上已经修建了很多道路,将这些部落连在了一起。但现在的东方诸部,部落与部落之间,也没有一条便捷、平坦的道路,无法实现大量物资和人口的交流。
还有就是,既然发现了朝阳营地附近以及东北方向有大量的空地可以作为耕地开垦,熊洪自然要在这里充实更多的人口,以便更好的开发这里,把营地打造成部落的又一个粮仓。
不仅仅是朝阳营地,甚至对南方探索的执念,也是出于这样一个原因,待在山窝窝里,迟早会被时代给淘汰。熊部落的未来,在南方更广阔的平原上。
“像前两年已经投靠我们的部落,比如骨部落、白石部落,还有在朝阳营地投靠的松柏栎杉,对他们的标准就可以低一些,因为这些部落除了没有正式加入熊部落,其他的已经与我们无异,而且对我们的支持,也是最大的。”
熊巫点了点头,去年他从东边诸部回来,这几个部落,他很是了解,因为早就跟熊部落“眉来眼去”了,故而去年秋天派往熊部落的“留学生”中,他们的孩子们占比也最多。
而在营地的建设中,这些部落就跟在熊部落后面,任劳任怨,一切都听从熊部落的指挥。熊部落也是投桃报李,对他们的支援也是最多的,自然吸引了其他部落的效仿。
“那就这样,今年你去南边处理河谷诸部的事宜,我在部落处理东边诸部、临海营地这些部落的加入事宜。”
熊巫一想到部落今年规模要更大,便止不住兴奋,“要是一切顺利的话,到今年年底,部落的人口数量,肯定会超过一万。”
……
“跟前面的说一下,到达草村营地,就可以洗上热水澡,吃上热乎乎的菘菜炖猪肉,让大家再加把劲!”
熊雨看着越来越阴沉的天空,紧握缰绳的双手,握的更紧了一些。
早上从临时营地出发,天气就不怎么样,午饭都没有让大家停下来吃,而是坐在爬犁上,啃着发硬的肉干。水壶里面的水只能揣在胸口,不然里面结的冰,一会儿就能把水壶涨裂。
果然,没过中午,阴沉的天空就开始下起了雪花,寒风也越来越大。但熊雨并不后悔,今日如果不出发,那等暴风雪停下来,可能就要耽误好几天的时间。
“队长,还有五里,可这雪越下越大了!”
坐在旁边的族人高声喊着,他已经看到凌河旁边的一处标记。寒风裹挟着粗粝的雪粒,像冰雹一样砸在熊雨和族人的脸上,风声甚至压过了旁边族人说话的声音。
“要不要找个地方停下来避一避?”
族人将鞭子抽打在驴子的臀部,平时被他们照顾精细的驴子,此时也顾不得心疼,只能让它们再加把劲,在寒风中一点点地往前挪着。
“不行!不能停下来,这种暴风雪,得趁着它下大之前,尽快找到坚固、避风的地方,眼下这附近,可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让我们躲避,只能快点到草村。”
在冰面上行走,原本的速度并不算慢,只不过这两天一直下着小雪,冰面上被覆盖上了一层薄薄的积雪,而且有些地方,冰面表面也不平整。
更重要的是,在一些河段,冰面出现过破裂和隆起,有些地段完全无法让爬犁过去,只好绕路。
故而原本从临时营地出发只需要三个时辰多就能到达的草村营地,熊雨带着人和物资,从太阳升起到现在,愣是还没有走完,还剩下五里多的路途。
“驴子拉不动了!”
前方的队伍速度慢了下来,负责引路的族人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声音很是焦急,“队长,驴子拉不动了。”
一辆爬犁,正常情况下是四头驴子分成前后两排来拉,这种配置多用于部落的重型爬犁,运载的物资也要比普通一头驴子的拉的多。
如果是平时,这种重型爬犁倒是没什么问题,反而因为平稳和匀速,载重量也能达到一千多斤。
但是现在,积雪严重影响了驴子的速度,加上这几日不停地行走,这些原本在冬季长膘的驴子被拉出来干活,自然不太适应,体能消耗也大。所以每日熊雨规定,每天只能走30多里,正好是一个营地到另一个村子的距离。
不过今日状况百出,看起来各种麻烦都接踵而至。
“队长,前方探路的族人回报,一里以外有处冰面隆起,无法通过重型爬犁,可能需要绕道。”
绕道,就意味着需要将爬犁给抬离冰面,重新找到道路,再进行出发。这一来一回,耽误的时间、消耗的体力可不是一点半点。况且这种天气,就算沿着修好的道路,也没有一定比在冰面上行走更快。
“所有人都下爬犁,推着爬犁前进。”
迫不得已,熊雨只能让运输队的族人们下来,在后面推行。
好在冰面的摩擦力比较小,这一千多斤的物资,在族人的推动下,也慢慢地动了起来,而压力顿减的驴子,也有了喘息的机会,吃力地拉着爬犁,缓缓地往前移动着。
“那处冰面怎么办?”
“隆起处的地段不长,只有几十米,就算抬,我们也能把这些东西给抬过去了,不用担心。”
熊雨此时并不担心冰面的情况,他刚刚询问了报信的族人,难以通行的地段只有一小截,还是能克服的。
况且爬犁上有一两千斤的物资,厚度达到一米多厚的冰面,自然是非常结实的,而且即便有隆起,按照经验,也不会有太长的距离。只不过由于凌河总体的宽度并不是太宽,故而在很多地方,都会有隆起产生。
“现在我最担心的就是这暴雪会在我们到达之前变得更大,而且这个可能性越来越大。”
熊雨看着已经变成铅灰色的天空,寒风也要比之前冷冽了不少,心下不由得一沉。
至少还要一个时辰才能到达草村,要是下雪的话,不用半个时辰,这些降雪就能达到几厘米厚,到时候爬犁可真是寸步难行了,凭借着劳累的驴子和族人,更没有办法挪动了。
到时候进退不得,那就真的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