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凡垂着头,脸上依旧平静无波——他深知自己在灭魏、灭燕之战中立下大功,此前父皇也曾说过要以战功定太子之位,此刻听到父皇提及此事,他并不意外,只是眼底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
大皇子罗捷听到“太子”二字,身体微微一僵,随即脸上露出一丝失望。他身为长子,自小便被当作储君的备选培养,平日里在朝政上也颇为用心,本以为太子之位十拿九稳,可没想到弟弟罗凡竟如此出色,接连灭了两国,将他远远甩在了身后。他紧紧攥了攥拳头,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可脸上还是强装镇定,只是那失望的神色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二皇子罗裕的反应比罗捷更明显一些。他本就对太子之位抱有期待,这些年也一直在暗中积蓄力量,可论战功,他远不及罗凡;论朝政能力,也比不上罗捷。此刻听到父皇提及太子之事,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眼神中的忧郁更甚,甚至还带着一丝苦涩——他知道,自己与颖儿公主,恐怕是彻底无缘了。
三皇子罗逸则是微微抬起头,目光下意识地看向身旁的罗凡,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释然,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他素来不喜欢争权夺利,对太子之位虽然有执念,如今看到罗凡能有如此成就,他心中更多的是为弟弟高兴,只是想到日后兄弟几人身份有别,他又忍不住有些感慨,随即又垂下头,不再言语,再加上母妃的期待,心中很是遗憾。
罗彦将四个儿子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暗暗叹了口气,随即沉声道:“此前朕曾与汝等约定,让汝等各自领兵攻打燕、魏、吴、汉四国,以‘损失最小、斩杀敌国天子、攻陷敌国都城、最快恢复民生、拿下敌国全境’五项为考核目标,谁的表现最为优异,便立谁为太子。如今,凡儿已率军连续灭亡曹魏和燕国,在五项考核中,他所部的伤亡人数是四国征战中最少的,生擒了曹操,斩杀了袁尚,率先攻陷了濮阳和襄平,并且在拿下魏、燕之地后,很快便恢复了当地的民生,将两地的赋税、粮草尽数上缴中枢——这五项考核,凡儿全都遥遥领先于汝等三人。”
说到这里,罗彦停顿了一下,目光转向罗捷,语气中带着一丝询问:“捷儿,汝是朕的长子,自小便稳重懂事。如今朕要立凡儿为太子,汝可服气?”
罗捷深吸一口气,缓缓抬起头,目光看向了罗凡。他脸上的失望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敬佩,随即躬身道:“父皇,五弟的确优秀。他连续灭了曹魏与燕国,无论是战功还是治政能力,都远胜于儿臣。儿臣不如他,也心服口服,愿意支持五弟为太子。”
罗彦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缓缓点头:“好,不愧是朕的长子,能识大体、顾大局。”说完,他又将目光转向罗裕道:“裕儿,汝呢?汝对朕立凡儿为太子一事,有何看法?”
罗裕沉默了许久,手指在袖中轻轻颤抖着。他想起自己此前攻打燕国时,燕国乃是实力最弱,他不但没能攻入辽东,反而损失了上万将士,与罗凡的战绩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他缓缓抬起头,声音带着一丝沉重,却异常坚定道:“回禀父皇,五弟文武双全,既能领兵打仗,又能安抚百姓,的确比儿臣更适合成为太子。儿臣心服口服,绝无异议。”
“好。”罗彦再次点头,目光最后落在罗逸身上,“逸儿,汝呢?”
罗逸闻言,缓缓抬起头,眼底的复杂情绪早已褪去,只剩下平静与坦然。他躬身道:“父皇,儿臣以为,五弟有勇有谋,功绩卓着,立他为太子,既是顺应民心,也是利于社稷。儿臣愿意支持五弟为太子,绝无二话。”
罗彦看着三个儿子坦诚的模样,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忍不住松了一口气,语气也温和了许多:“好!好!不愧都是朕的儿子,能做到愿赌服输,不贪权、不恋位,这才是吾大新帝国的皇子该有的模样!”
说到这里,罗彦站起身,走到四人面前,目光扫过他们,沉声道:“既然汝等都无异议,那朕今日便正式宣布——立五皇子罗凡为太子。”
罗凡闻言,立刻上前一步,跪下叩首:“儿臣谢父皇恩典!儿臣定当尽心竭力,辅佐父皇,守护好后方,绝不让父皇失望!”
罗捷、罗裕、罗逸三人也齐齐跪下,异口同声道:“吾等恭贺五弟荣登东宫!愿太子殿下辅佐父皇,安定社稷!”
罗彦看着跪在地上的四个儿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上前一步,亲手将罗凡扶起,又拍了拍罗捷、罗裕、罗逸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汝等都是朕的骨肉,如今凡儿虽被立为太子,但汝等依旧是大新帝国的皇子,是凡儿的亲兄弟。日后,汝等要相互扶持、相互信任,凡儿若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汝等要及时提醒;凡儿若有需要帮忙的地方,汝等要全力支持。记住,这个天下,是咱们罗家的天下,只有汝等兄弟同心,咱们大新帝国才能长治久安,才能开创万世基业!”
罗捷、罗裕、罗逸三人闻言,眼中都闪过一丝动容。罗捷率先说道:“父皇放心,儿臣定当全力辅佐太子殿下,绝无二心!”
“儿臣也定当辅佐太子殿下,为大新帝国鞠躬尽瘁!”罗裕和罗逸也齐声应道。
罗凡看着三位兄长,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太子之位意味着更多的责任,也意味着更多的挑战,但有三位兄长的支持,他心中的底气也更足了。他躬身道:“父皇,三位兄长,儿臣初登太子之位,尚有许多不足之处,还望父皇与三位兄长多多指点。日后,儿臣定会与三位兄长同心同德,辅佐父皇,共守这大新帝国江山!”
罗彦看着四个儿子和睦的模样,心中无比欣慰。他笑着点了点头:“好!好!有你们这句话,朕就放心了。凡儿,汝今日先去准备,明日朕会召集文武百官,正式昭告天下立汝为太子之事。捷儿、裕儿、逸儿,汝等也要多帮衬凡儿,尤其是在朝政和后勤调度上,不能让凡儿独自操劳。”
“儿臣遵旨!”四人齐声回应,声音中充满了恭敬与坚定。
御书房内,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四人身上,温暖而明亮。罗彦看着自己的四个儿子,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相信,有这样一群优秀的儿子,有贾诩、赵云、甄尧这样的贤臣良将辅助,未来大新帝国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