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壮考过了县试,晚饭既是接风,又是庆祝,老家那边送过来一只褪过毛开过膛的大公鸡。
梁青娥想了想,喊二壮三壮往橘林走一趟,看看先前挖的孝敬落进野物。
乐宝几个小的听见,自告奋勇噔噔噔跟着一道就跑了。
这边鸡还没剁利索呢,孩子们的欢呼声就传了进来。
“听这架势,想必陷着了野物。”
叶银红话音才落,二壮三壮各拎着一只野鸡,当先跑了进去。
俩人才刚跨进门槛,四壮和林辉也跑了进来,俩人手里各拎着一只灰毛野兔。
还不等众人惊喜,六壮和乐宝走了进来,俩人手上同样抓着两只灰毛野兔。
瞧着足足有六只野物,叶银红震惊的瞪大了眼睛。
惊讶过后,就是惊喜,这可是好兆头啊。
秦兰花也很高兴,高高兴兴去灶房烧水,预备给两只野鸡褪毛用。
至于野兔,这玩意不需要褪毛,直接把皮扒掉就成。
晚饭大家伙齐上手,林大熊带着大壮一道,先是去拜谢冯敬,请他祖孙二人晚上来家吃饭。
然后又去老宅,把林老头子和老杨氏等人喊了过来。
两家加一起三十来口人吃饭,临走时,老杨氏又吆喝长福长禄,让把家里的碗筷也都带上。
晚饭做的丰盛非常,大公鸡和两只野鸡全部剁成小块,配上剥壳的白煮蛋一起红烧。
兔肉同样也是红烧,不过里面加的是菌菇。
虽只有两道菜,但每道菜足足有一大盆,且都是硬菜。
主食是白面炊饼,另还有一大锅大白米汤。
三月的天已经暖和起来,天也长了许多,农家人吃饭也没啥讲究的,把桌子往院里一摆,把辈分高的人请上去。
余下人端着碗,每个人碗里装着冒尖的肉菜,手里拿着白面饼,随便往哪一坐,吃得那叫一个喷香。
饭菜吃完,大陈氏领着俩儿媳帮着收拾残局。
大壮从包裹里拿出几页纸,恭敬递给了冯敬。
这是他这几日等放榜时,凭记忆默下来的答卷,想请冯敬瞧瞧下轮府试能有几成胜算。
冯敬接过来,顺手放进了怀里,看着大壮青黑的眼眶笑道:“老夫眼神不好,这些个文章,明儿再看,县试既过,合该轻松睡上一觉,待这两日休沐,老夫再与你们细细复盘。”
“是,夫子。”大壮忙躬身施礼,而后在众人的督促声中,出门回家。
接下来的日子,家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
围墙刚一晾干,梁青娥便做主,把三房皆分了出去,至于锅碗瓢盆这些,她这里有多的,就大家分一分,要是缺啥,她当场列出单子,与各房折算成铜子。
又因林老虎和陈秋莲暂且在码头照管营生,她老人家便让大毛妮二毛妮、以及五壮跟着一起吃住。
待大壮府试过后,林大熊两口子重新接管茶棚食铺后,大房仨孩子还回他们爹娘身边,到时就大壮二壮跟着她吃住。
林大熊和叶银红完全没意见。
唯一有意见的秦兰花,也不敢有任何意见。
乍一分锅,各人都颇适应了几天才习惯,天气越来越暖和,梁青娥看着围墙后那挖土形成的水渠,便琢磨着买些鸭子回来养。
这几天时间里,林大熊和林飞鹰半刻不闲,把那百十亩犁翻过的田地上,全部种上了黍。
按照梁青娥的要求,兄弟俩又在新挖出的水塘边,往外栽了三圈各种各样的果树。
时光飞逝,转眼便到了三月下旬,府试的日子也日益临近。
府试由知府亲自主持,考场设在府城。
从他们所在的村子到宛平府,若乘牛车前往,少说也得耗上一天半,若是走水路坐船,却只需大半天功夫。
为防途中投宿生出什么变故,梁青娥同村长、以及戚婆子仔细商议后,最终决定让孩子们连同陪考的人一起坐船前往。
这天天还没亮,林家围墙内就三三两两亮起了灯。
梁青娥去到二房所在的院落时,就见三人已经把包裹搬上了牛车。
她走上前,把一包银子塞进了叶银红手里,同三人叮嘱道:“出门在外,莫要多话多事,更不要扎堆和旁人扯啥会违禁的话,无事就搁房里温书复习,莫要和旁的考生有太多牵扯,更小心被别人当了枪使。”
三人心头一凛,立马郑重应下。
叶银红更是把这话仔仔细细记了下来,决定如非必要,她连门都不出。
梁青娥瞧她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心里就松了几分。
她这个儿媳最是八卦,如今心里存了警惕,也能防着生口舌是非。
没一会儿,林飞鹰和秦兰花也赶了过来,林飞鹰负责赶车把几人送到码头。
临走时,梁青娥从身上掏出三个荷包,一人一个塞进了各人的手里。
给大壮的那一个,更是被她亲手挂在了他的脖颈上,然后藏进了衣裳里。
“这三个荷包是乐宝亲手缝的,老婆子已经给开过了光,切莫摘取掉,此行定会人事平安。”
带上这个,考不考得中府试梁青娥不敢保证,但这荷包沾了乖宝贝的福气,求个平安,当是没有问题。
听到这荷包开过了光,林大熊和叶银红赶忙叮嘱儿子千万仔细佩戴。
大壮向来爱护家里的姐姐妹妹,听到荷包是小妹妹亲手缝的,自然不会随意扔弃。
瞧着这三人把个丫头片子缝的荷包当成宝,秦兰花不禁轻哧一声,眼睛满是不屑。
目送三人离开,梁青娥带上二壮,把二房院门一锁,就回了家。
林大熊和叶银红离开后,家里更是忙的飞起,黍黍苗发芽了,一场雨后,更是嗖嗖往上蹿。
黍苗稀的地方要补苗,黍苗稠的地方要间苗,于是,梁青娥日日带着三儿夫妻,成天在黍黍地里忙活。
这一忙,秦兰花整日里起早贪黑下地干活,心里的那点不忿,早被间苗移苗、薅草浇水给折腾没了,整个人也变得安生许多。
这天休沐,二壮和林耀摸了好些螺丝往水塘这边倒。
乐宝几个小的也跟着过来了。
看着青青黍苗,以及水塘边刚发芽的果树,梁青娥忽地就非常的平静。
她摸摸乐宝的小脑袋瓜,说道:“乐宝啊,家里这些年也没过上穿金戴银的生活,真是委屈你了。”
乐宝仰着莹润润一张小脸,笑的格外的欢甜:“阿奶,黍苗和麦子没有金镯子和银项圈照样长的很好,书上说知足常乐,我现在很知足呢,没觉得有啥委屈的。”
她说着,冲着暖洋洋的日光闭上了眼睛,面颊上满是跳动的阳光:“再说了,日子还长着呢,阿奶咋就知道我不能凭自己的本事穿金戴银呢。”
梁青娥听着她孩子气的话,瞧着她孩子气的笑,只觉心口暖洋洋的熨帖。
她俯身冲着乐宝的小脸亲了一口,笑道:“行,咱们乐宝有志气呢,阿奶啥都不求,就盼着我的小乖孙女开开心心的。”
乐宝笑的更甜:“是吗,那阿奶盼的已经实现了,我现在就很开心呢。”
说完,她见二壮林耀放完了螺丝,嘴里吆喝着“等等我”追着几人就跑了。
看着孩子们笑笑闹闹往家赶去,梁青娥看一眼天上的日头,又投身移栽起黍苗来。
黍苗小小一棵,却能长那么高,结的果实能让人饱腹,剩下的梃杆还能做工具。
而她的这些孩子们,人生还未正式开启,她相信,他们的未来也还有无限的可能。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