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电报大楼内,发报机的“滴滴答答”声此起彼伏,像是整个国家的脉搏在跳动。沈秋云快步走进王莽的办公室,手里攥着一份电报,脸上是掩不住的兴奋:“大帅!全国电报网络正式建成!从拉萨到北平,从魔都到奉天,全华国境内,电报畅通无阻!”
王莽正叼着烟卷,翘着二郎腿批阅文件,闻言猛地抬头,烟灰抖了一桌:“真的?拉萨那边也能通了?”
“通了!”沈秋云把电报递过去,指尖微微发颤,“这是第一封从拉萨发来的电报,只用了不到十分钟!”
王莽接过电报,眯眼扫了一眼,嘴角慢慢咧开:“好!好!好!”他连说三个“好”字,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跳了起来,“这他娘的才是真正的‘神经网络’!有了这玩意儿,咱们的政令、军令、商令,全都能在瞬息之间传遍全国!”
王大在旁边搓着手,嘿嘿笑道:“老大,这下咱们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靠快马加鞭送信了,耽误事儿不说,半路还容易被土匪劫了。”
“何止是防土匪!”王莽站起身,走到墙上的全国地图前,用红笔在拉萨和北平之间重重划了一条线,“以前川藏的土司们敢拖拖拉拉执行政令,就是仗着山高皇帝远,现在他们发个牢骚,我的批复半小时就能砸到他们桌上!”他忽然转身看向角落里的机要秘书,“去把陈多余叫来,我要重新规划边疆布防。”
沈秋云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大帅,还有个问题。滇南的李督军上个月就打过报告,说当地地形复杂,架设线路损耗太大,想暂缓……”
“暂缓个屁!”王莽把烟头狠狠按进烟灰缸,“让他立刻把电报站修到缅甸边境!告诉姓李的,三个月内办不好,我就派工程兵部队去帮他修!”他抓起桌上的搪瓷缸猛灌一口凉茶,“当年鹰国人在印度架线,翻山越岭都能把电线拉到西藏,咱们自己的国土,还能被几座山拦住?”
话音未落,陈多余已经匆匆赶来。王莽指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红点:“滇西、新疆、东北,这些地方的电报站必须和驻军营地同步建设。你记着,以后每支野战军都要配属独立通信连,让他们天天练拍报,战时通讯出问题,拿连长是问!”
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机要处的小张抱着一摞文件冲进来:“大帅!卢海工商总会发来加急电报,说洋行联合抵制咱们的国产电报机,还在报纸上散布谣言,说用国产设备会泄露商业机密!”
“这帮吃里扒外的东西!”王莽气得太阳穴直跳,“马上给卢海警备司令部发电,让他们查封造谣的报社!再让宣传部写文章,就说咱们的电报机比洋货多三道加密程序!”他来回踱步,突然灵光一闪,“对了,联系报社搞个征文比赛,就叫《我和电报的故事》,让老百姓都来说说这玩意儿带来的好处!”
王大挠挠头:“老大,这征文能顶用吗?”
“你懂什么!”王莽抓起桌上的钢笔在空中比划,“当年咱们推行白话文,不就是靠办小报发动群众?现在要让全天下都知道,电报是咱们自己的东西,谁也别想掐断咱们的‘神经’!”他转向沈秋云,“再给各大学发电,让他们开设电报技术专业,学费全免,毕业后直接进电报总局!”
“大帅!” 突然,满脸油污的总工程师周明远撞开办公室的门,手里举着一截焦黑的电线, “滇藏线的中继站又出问题了!海拔四千米以上的设备频繁死机,昨天刚抢修好的那台,今天又烧了真空管!”
王莽眉头拧成疙瘩: “不是说换了进口真空管?怎么还出毛病?”
周明远抹了把脸上的汗,喉咙发紧: “普通真空管根本扛不住高原的强紫外线和昼夜温差!咱们试过给设备加盖铅板、裹保温棉,可线路损耗反而增加了30%!” 他从怀里掏出一本翻烂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公式, “最要命的是,真空管过热时会产生杂波,信号传到下一站就成了乱码!”
办公室陷入死寂。陈参谋低声道: “如果滇藏线不稳定,边疆布防计划……”
“我不管什么计划!” 王莽抓起茶杯狠狠砸在地上,瓷片飞溅, “三天之内必须解决!把留德回来的那帮专家都叫上,不行就去外面把洋工程师绑来!”
当夜,电报大楼顶层的实验室彻夜通明。周明远和七名工程师围在工作台前,盯着示波器上扭曲的波形。留德博士赵文渊突然拍案而起: “我们思路错了!与其被动防护,不如改造真空管本身!把钨丝换成耐高温的钽合金,再用氮气填充玻璃泡隔绝氧化!”
“可钽合金国内根本没量产!” 一名年轻技术员急得直跺脚。周明远却眼睛发亮,抓起电话吼道: “给兵工厂打电话!把造枪管剩下的钽钢废料全送来!”
连续72小时,实验室里只有器械碰撞声和此起彼伏的咳嗽。当第一缕阳光照进窗户时,周明远布满血丝的眼睛突然爆出精光——示波器上的波形终于稳定成笔直的线条。 “成功了!” 他颤抖着将改良后的真空管装进测试机, “发报!直接连拉萨!”
半小时后,沈秋云举着加急电报冲进办公室: “大帅!滇藏线传来稳定信号!改良后的设备抗住了零下30度低温和强辐射!”
王莽摩挲着那截焦黑的旧电线,突然笑出声: “告诉周工,给他的实验室拨双倍经费!再把这次的技术写成册子,发到每个电报站——咱们华国人,没有啃不下的硬骨头!”
窗外,报童们已经扯着嗓子喊了起来:“号外!号外!全国电报网建成!华国通信进入新时代!”街上的行人纷纷驻足,几个穿着长衫的老学究凑在一起,其中一人扶了扶圆框眼镜:“老夫听说,这电报网光是电线杆就用了几十万根,沿途还设了数百个中继站,当真是……”
“何止是工程浩大!”另一位留着山羊胡的老者接过话茬,“想当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军报从伊犁送到京城要二十多天,如今瞬息可达,这是千年未有之变局啊!”
而在北平郊外的军营里,通讯兵们正在进行实战演练。新兵小李紧张地盯着发报机,手指在电键上微微发抖。班长在一旁呵斥:“手抖什么?要是战场上耽误了军令,你小子十个脑袋都不够砍!”话音刚落,收报机突然响起急促的滴答声,小李立刻聚精会神地记录,很快译出一份加急军令:“三小时后,全团向张家口方向机动!”
夜幕降临,电报大楼依然灯火通明。王莽站在楼顶,望着远处的北平城,万千灯火在夜空中连成璀璨星河。他摸出怀表看了看,掏出钢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今夜子时,向各省军政长官发报,重申电报网保密条例,凡泄露机密者,军法处置。”写完后,他对着夜空长舒一口气,喃喃道:“有了这‘华夏神经’,咱们的国家,才算真正连成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