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医河长路 > 第365章 《手术针与抗生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5章 《手术针与抗生素》

《手术针与抗生素》

埃塞尔比亚的旱季蒸腾着热浪,诊所里的患者突然集体高热。顾承川摸着患儿滚烫的额头,指腹触到皮下波动的脓肿,像按在煮沸的陶罐上。医疗箱里的抗生素只剩半瓶,而消毒水早在三天前用完,玻璃罐底结着褐色的残渣。

“阿布德,” 他扯开白大褂领口,露出锁骨下方的疤痕,“去捡些干荆棘,把二十年前的断针找出来。” 年轻医生从急救箱底层摸出个铁皮盒,里面躺着枚锈迹斑斑的断针,尾部还缠着三十年前的牛筋线 —— 那是李建国在镇沅用过的 “抗洪针”。

篝火在诊所外噼啪作响,顾承川将断针扔进煮沸的羊奶,蒸汽混着奶香,模糊了他的镜片。“1998 年洪水,” 他用镊子翻动断针,铁锈簌簌落进沸水里,“李医生用这根针挑开七公分的脓肿,针尖断在里面三毫米,至今还在患者的肩胛骨里。” 阿布德盯着断针,看见锈迹下隐约的 “李” 字刻痕。

断针挑开脓肿的瞬间,腐肉的恶臭味扑面而来。顾承川用棕榈纤维吸净脓液,想起李建国的教导:“脓要放干净,像倒空发霉的粮袋,不然新粮会烂。” 部落巫医送来捣烂的芦荟,绿色汁液滴在伤口上,滋滋作响,与他同时注入的抗生素,形成奇妙的中西医合奏。

“抗生素每次 0.5 毫升,” 他用椰壳量取药液,“留给最虚弱的孩子,其他人用草药敷。” 巫医点点头,递来用羚羊角磨碎的草药粉,气味辛辣刺鼻,却让顾承川想起镇沅的艾草。“您的针和我的药,” 巫医用龟裂的手指比划,“像骆驼和山羊,都走同一条路。”

深夜,顾承川坐在篝火旁,用酒精擦拭断针。火光在他脸上跳跃,映出眼角的皱纹和掌心的老茧。他想起李建国临终前说的:“好医生要像变色龙,在城市用手术刀,在荒野用草叶。” 此刻,断针在酒精中闪着暗红的光,与他白大褂口袋里的枣核针,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

第五天,第一个患儿退烧了。孩子摸着伤口上的芦荟残渣,对顾承川露出牙齿:“阿爸的针比巫医的骨头刀温柔。” 他笑了,摸出块硬糖塞进孩子手里,糖纸在旱风中发出清脆的响,像极了磁导航导管到位时的提示音。

阿布德开始学习用草药配合抗生素,他在日志里画下断针和芦荟的插图,旁边写着:“传统是根,现代是叶,共同长出救命的树。” 顾承川路过时,用红土在 “根” 字旁边画了道缝,像株植物的呼吸孔。

当最后一瓶抗生素用完时,所有患儿的脓肿都已结痂。顾承川将断针重新缠上牛筋线,收进铁皮盒,铁锈与新结的痂皮,在阳光下泛着相似的褐色。巫医送来用羚羊角雕刻的针盒,里面垫着柔软的骆驼毛,断针躺在里面,像枚沉睡的种子。

医疗日志里,顾承川写下:“今天用断针和芦荟治好了十个孩子,他们的笑声比任何抗生素都有疗效。李医生说,医学的刀刃永远不该只有一种材质,就像土地需要同时种下小麦和草药。” 字迹下方,他画了个简笔的药罐,一半装着草药,一半装着抗生素,中间用断针隔开,却在罐口留了道缝 —— 让蒸汽能同时带走两者的气味。

暮色漫过高原时,顾承川看见阿布德正在教巫医使用血压计,羚羊角听诊器和电子袖带并排放在石头上。远处的患儿们奔跑着,伤口的结痂在夕阳下闪着光,像撒在红土上的碎钻。他摸了摸口袋里的枣核针,针尖映着篝火的余烬,突然明白:真正的医者,从来不是只用一种工具缝补生命,而是像这片土地一样,包容所有能治愈的可能,在每个生命的裂缝里,种下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