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科幻小说 > 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 > 序章 科技萌芽·3号新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2028年4月的清晨,3号宇宙的云芳镇还裹在一层薄露里。麦田像是被揉皱的黄绿色绸缎,从镇子东头铺到西头,风一吹,麦叶上的露水滚下来,砸在干裂的土块上,只留下一小片转瞬即逝的湿痕——这是这片土地惯有的模样,靠天吃饭,靠手耕种,连麦苗的长势都带着几分“听天由命”的潦草。

但今天的麦田不一样。

十台银灰色的小型播种机器人正贴着地面移动,它们的履带碾过土块时会自动将其碾碎,前端的机械臂精准地抓起麦种,按固定间距埋进土里,动作流畅得像在跳一支规整的舞蹈。而在这群机器人中央,一台半人高、顶着圆形全息屏的AI机器人正发出柔和的蓝光,屏幕上跳动着实时地图,每台播种机的位置都用绿点标注,进度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爬升。

这是“小星”,3号叶云天从1号宇宙带来的初代农业AI,也是这片麦田里第一个“外来者”。

最初看到这些“铁疙瘩”开进麦田时,农民们都躲在田埂后面,手里攥着锄头,眼神里满是警惕。王大叔把自家的孙子往身后藏了藏,嗓门压得低却够清楚:“这东西会不会把地轧坏?去年的麦种本来就少,可经不起折腾。”旁边的张婶也点头,手指绞着围裙角:“前几年镇上来说要搞‘机器耕地’,结果把苗都轧死了,还说是‘科技’,我看就是祸害人。”

可没过半个时辰,窃窃私语就变成了惊叹。

小星的全息屏突然亮起,投射出当前的播种进度:“已完成12亩,平均间距25厘米,误差±0.8厘米,播种深度5厘米,符合最优参数。”与此同时,一台播种机的机械臂卡住了,小星立刻发出“嘀”的一声提示音,另一台备用机器人迅速补位,卡住的机器则自动退到田边,展开底部的检修面板,露出里面规整的线路——整个过程没超过两分钟,连一滴多余的油都没漏。

王大叔忍不住走了过去,蹲在刚播完种的地里,用手指量了量两个土坑的距离,又扒开土看了看种子的深度,嘴里念叨着:“怪了……比我用尺子量的还准,这‘铁疙瘩’咋这么灵光?”话音刚落,小星的全息屏转向他,声音是温和的电子音:“王大叔,根据您往年的播种记录,您手工播种的平均误差为3.2厘米,深度波动±2厘米,会导致12%的种子无法正常发芽。我目前的作业模式,能将发芽率提升至92%以上。”

王大叔愣了愣,突然从口袋里掏出半袋麦种,快步走到小星旁边,把种子倒进机器人顶部的储种仓:“那……那你多播点,我家那三分地也交给你了!”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原本躲在田埂后的农民们涌了过来,有的递种子,有的问能不能帮自家的地也测测肥力,还有的凑到小星的全息屏前,指着上面跳动的数据问东问西。田埂上的喧闹声里,再也听不到“祸害人”的抱怨,只剩下好奇和期待。

3号林月瞳就站在田埂边,手里握着一台巴掌大的银色仪器——那是1号宇宙的陈曦连夜调好参数的土壤监测仪。她正把仪器贴在地面上,屏幕上瞬间跳出一串数据:土壤含水率18%,有机质含量2.3%,氮含量0.8g\/kg,钾含量0.3g\/kg……最后一行红色的“肥力综合评分68(较上月提升15%)”格外醒目。

“村长,您看。”林月瞳把仪器递过去,指尖点在屏幕上,“这是咱们麦田现在的肥力数据,比上个月用了有机肥后又提升了15%。按照这个趋势,月底小麦拔节时,亩产能比去年多收150斤以上。”

村长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最信的是手里的锄头和眼里的“老经验”。他接过监测仪,翻来覆去看了半天,又蹲下来抓了把土,凑到鼻子前闻了闻,眉头皱了又松:“我瞅着这土是比以前松快,可这小机器咋能‘看’出这么多门道?比我种了四十年地还清楚?”

“不是‘看’,是‘算’。”林月瞳笑了笑,刚要解释,手腕上突然亮起一道浅蓝色的全息光膜——那是未来通讯器的投影,陈曦的脸出现在光膜里,背景是1号宇宙云舟实验室的控制台,上面摆满了各种仪器。

“月瞳,智能灌溉系统的蓝图发过去了,你查收一下。”陈曦的声音带着点电流的杂音,却很清晰,“我们根据3号宇宙近五年的降水数据调整了参数,这套系统用的是滴灌带+雨水回收模块,能把灌溉用水的损耗降到最低,比你们现在的漫灌方式省60%的水。林晓已经把设备维修的步骤做成了动画,存到通讯器里了,要是遇到故障,直接调出来看就行,我们也能远程指导。”

光膜里又探出一个脑袋,是1号宇宙的林月瞳,她手里拿着一张纸质的参数表,对着镜头晃了晃:“对了,你们那边的土壤偏沙质,滴灌带的间距要调小到30厘米,不然水分会渗得太快。我把调整后的参数标红了,你重点看一下。”

3号林月瞳点头应着,指尖在光膜上点了点,蓝图和维修动画就存进了通讯器:“知道了,谢谢你们。这边农民已经开始接受机器人了,等灌溉系统装好了,效果应该会更好。”

通讯结束时,一道身影从麦田尽头的高台上走了下来。3号叶云天穿着一件深灰色的工装服,裤脚沾了点泥土,手里握着一个平板电脑,屏幕上是云芳镇的卫星地图——虽然3号宇宙没有卫星,但这是1号宇宙通过时空投影技术生成的高精度地图,上面用黄色圈出了待改造的农田,用绿色标注了即将搭建的设备仓库。

“都安排得差不多了?”叶云天走到林月瞳身边,顺着她的目光看向麦田里忙碌的机器人和农民,嘴角扬起一点笑意。

“嗯,陈曦把灌溉系统的蓝图发来了,村长也认可了土壤监测的数据。”林月瞳把监测仪递给他,“你看,肥力还在涨,只要后续管理跟上,试点肯定能成。”

叶云天接过仪器,目光越过麦田,望向远处的云芳镇。镇子边缘的土坯房还带着旧时光的痕迹,但田埂上的农民们围着机器人的样子,却像是在旧画布上添了一抹新色。他抬起手指,从云芳镇划向更远处的山峦:“先把云芳镇做成试点,下个月开始往周边的黄沙镇、清溪镇推。等乡镇的模式跑通了,就去青禾县,去中部平原,最后……让全3号宇宙的农民都能用上这些东西。”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种坚定的温柔:“以后不用再怕天旱,不用再怕地薄,不用再弯着腰干一天活只收半袋粮。没人再饿肚子,没人再怕种地累——这就是我想给3号宇宙的。”

林月瞳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远处的麦田里,第一批用机器人播下的麦种已经冒出了嫩芽。嫩绿色的芽尖顶着一点白,在晨光里泛着淡淡的光泽,仔细看,芽尖上似乎还萦绕着一丝极淡的蓝光——那是1号宇宙的月瞳素融入土壤后留下的痕迹,像是给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生的力量。

风又吹来了,这次不再是带着土腥味的干风,而是裹着麦苗清香的暖风。田埂上的农民们还在围着小星问东问西,小星的全息屏上,播种进度条已经爬到了“35亩”,绿色的光点在地图上连成了一片,像是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画出了一道通往未来的轨迹。

3号宇宙的晨光,第一次落在了带着科技温度的麦田里,也落在了这片土地新生的希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