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科幻小说 > 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 > 序章 2026·星轨新发现——地球与九行星的信号回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序章 2026·星轨新发现——地球与九行星的信号回响

2026年,深秋的寒意已悄然笼罩m27星球的地表,但在近地轨道3.8万公里处,“星脉-7号”星际信号站却始终维持着恒定的23c恒温,与深邃冰冷的宇宙形成鲜明对比。这座形如银色梭子的信号站,全长120米,宽40米,船体表面覆盖着一层可自动调节光线的纳米涂层,在宇宙射线的照射下泛着淡淡的金属光泽,如同悬浮在星海间的一柄利刃。

站内核心区域的主控室,淡蓝色的能量屏铺满整面墙壁,延展成一个360度无死角的环形显示界面。无数条荧光色的星轨线条在屏幕上交织、流动,如同活着的脉络,勾勒出以m27为中心,半径5光年范围内的星际信号网络。这是“星际生物保护联盟”耗费三十年心血搭建的“宇宙听觉系统”——由12颗同步轨道信号站、36颗行星际中继器和无数分布式传感器组成,能捕捉到宇宙中最微弱的生物信号、能量波动,甚至是智慧文明主动发射的联络编码,其灵敏度足以检测到3光年外一只星际生物的心跳频率。

叶云天站在主控台前,指尖轻触能量屏,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开来,屏幕上的星轨线条随之微微震颤,泛起一圈圈淡蓝色的涟漪。他身着银灰色的联盟制服,肩章上的“三星指挥官”标识由暗物质能量矿石打造,在冷光下熠熠生辉,折射出深邃的光芒。眼角的细纹里沉淀着十年星际探索的沧桑,鬓角新增的几缕白发,是过去半年筹备星际联盟、守护m27生态的印记。

作为联盟核心成员,他带领团队负责“星脉-7号”的日常维护与异常信号排查。过去十年,他们监测过脉冲星每1.2秒一次的周期性爆发,记录过蟹状星云的高能粒子湍流,捕捉过濒临灭绝的星际生物“光羽蝶”迁徙时的生物电波,甚至截获过遥远星系的文明试探信号,但从未遇到过如此诡异、却又带着强烈规律性的能量波动。

“指挥官,‘星脉-7号’主接收器阵列捕捉到异常高频信号!”助手林辰的声音打破了主控室的寂静。这位年仅28岁的技术骨干,手指在操作面板上快速敲击,动作精准而急促,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随着他的操作,一道刺眼的红色波纹突然出现在能量屏中央,如同平静湖面闯入的一团火焰,与周围平稳流动的蓝色星轨形成尖锐对比。

红色波纹呈锯齿状,峰值极高,每一次波动都带着强烈的能量冲击,让整个主控室的仪器都轻微震颤了一下。“信号源坐标正在解析……”林辰的目光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距离m27约3.2光年,误差不超过0.01光年,位于编号S-081的恒星系内。信号强度极不稳定,峰值与谷值相差超过100倍,但频率固定在1.2thz,完全符合智慧文明主动发射信号的特征——有调制痕迹,不是自然天体产生的。”

叶云天的目光骤然凝聚,瞳孔微微收缩。3.2光年,这个距离在浩瀚宇宙中堪称“近邻”,甚至比联盟此前接触过的碧波星、绿冠星都要近。但在m27长达百年的星际探索记录中,S-081恒星系一直被标记为“无智慧文明活动区域”——根据数据库记载,那里只有一颗质量为1.02倍太阳质量的主序星,以及八颗行星,其中四颗是气态巨行星,四颗是岩质行星,还有一颗体积较大的卫星围绕第三颗岩质行星运转,从未有过可探测的文明信号或能量活动痕迹。

“放大信号,进行三维频谱分析,同步接入跨星际基因序列同源性检测仪。”叶云天的声音沉稳如磐,多年的危机处理经验让他在面对未知时始终保持着绝对冷静。他抬手在主控台上划过,能量屏立刻分裂成三个区域:左侧显示信号的原始波纹,中间是频谱分析界面,右侧则连接着联盟最先进的基因检测设备——这套设备能从信号携带的生物特征碎片中提取基因序列,哪怕只有亿万分之一的残留,也能完成同源性比对。

能量屏上,红色波纹被逐步放大,分解成无数条细密的子波,如同被拆解的密码锁。技术人员将信号导入联盟通用解码器后,屏幕上跳出一串断断续续的二进制编码,夹杂着不规则的声波脉冲。“指挥官,信号里有明显的曼彻斯特编码调制痕迹,像是……紧急求救编码?”林辰皱眉,指尖划过编码序列,“你看这几段,重复频率高达20次\/分钟,符合‘紧急求助’的信号逻辑——通过重复强调核心信息,提高被接收和解析的概率。但编码规则与我们已知的任何星际文明都不匹配,既不是联盟通用编码,也不是碧波星、绿冠星等十大文明的专属编码。”

与此同时,主控室右侧的基因检测设备突然发出了轻微的蜂鸣,红色的指示灯转为绿色,屏幕上开始浮现出两条螺旋状的基因链。负责基因检测的技术人员脸色一凝,猛地转头汇报:“指挥官,我们从信号携带的生物特征碎片中提取到了完整的基因序列片段!经过与m27人类基因库的同源性比对——相似度高达98%!”

“98%?”叶云天心头一震,脚步不自觉地加快,走到基因检测屏前。屏幕上,代表m27人类的基因链与新提取的基因链相互缠绕、对齐,重合的片段闪烁着密集的绿色光点,几乎覆盖了整个基因链的核心区域,只有少数非关键片段呈现出黄色的差异标识,触目惊心。

要知道,m27人类与碧波星水脉族的基因同源性仅为92%,与藤脉族更是只有89%,而跨星际的智慧文明之间,基因同源性能达到80%以上就已属于罕见的“同宗文明”,98%的相似度意味着——这颗星球上的智慧生物,极有可能与m27人类源自同一先祖,或是在进化路径上有着深度的基因交流,甚至可能是m27人类失散千万年的“星际同胞”。

“继续解析信号,调取S-081恒星系的最新三维星图,同步检索联盟所有古文明文献,查找关于这颗恒星系的记载。”叶云天下令,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主控室中央的地面缓缓升起,一个直径五米的三维全息星图凭空出现,悬浮在半空中,将S-081恒星系的全貌清晰地呈现在众人眼前。一颗明亮的黄色恒星位于中心,表面布满了不规则的耀斑,散发着稳定的光和热。周围八颗行星按照轨道半径依次排列,如同围绕篝火的舞者:最内侧的水星体积最小,表面布满陨石坑,昼半球被恒星照射得一片通红;第二颗是金星,被厚厚的白色云层包裹,云层下隐约可见淡黄色的地表;第三颗行星是整个恒星系最显眼的存在——被蓝色海洋和白色云层覆盖,表面呈现出温润的蓝绿色,点缀着一块块棕色的陆地,在深邃的宇宙背景下,像一颗遗落的蓝宝石;第四颗是火星,呈暗红色,地表有明显的峡谷和火山痕迹;再往外是四颗气态巨行星,木星体积最大,表面有标志性的大红斑,土星环绕着美丽的冰环,天王星和海王星则呈现出淡淡的蓝绿色和蓝色,表面有强烈的风暴条纹。

而在第三颗蓝色行星的轨道上,还围绕着一颗体积较大的卫星,表面布满了灰色的月海和环形山,如同蓝色星球的忠实守护者。

技术人员将信号源精准定位在第三颗蓝色行星上,星图上立刻弹出该行星的详细参数:“行星半径6371公里,质量5.97x102?千克,表面71%为海洋,29%为陆地,大气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平均温度15c,存在液态水和稳定的磁场……”

“根据联盟古文明文献数据库检索结果,这颗星球在地球文明的遗留文献中被称为‘地球’。”林辰调出一份泛黄的电子文档,文档上是古老的地球文字,旁边附有联盟通用语翻译,“文献记载于m27纪年375年(约地球公元2000年),由一艘误入m27轨道的地球探测器携带,仅记录了地球及周边行星的轨道参数、基础环境数据,并未提及存在智慧文明——探测器的技术水平显示,当时地球可能处于工业文明中期。”

“现在有了。”叶云天凝视着星图上那颗蓝色的星球,目光深邃,“而且,他们正在求救。”

随着解码工作的深入,更多关于地球的信息被逐步提取出来。能量屏上跳出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以红色警示框的形式呈现,让人无法忽视:

- 能源状况:化石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剩余可开采储量仅20年,较百年前下降75%;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利用率不足15%,储能技术落后,无法满足文明运转需求;

- 生态环境:海洋塑料覆盖面积达16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海洋总面积的0.43%,形成了多个“塑料垃圾岛”,导致近百种海洋生物因误食塑料或栖息地被破坏而濒临灭绝;土壤污染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12%,耕地退化严重;

- 大气与气候:大气中pm2.5浓度超标的城市占比60%,部分工业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长期处于“危险”水平;极端气候事件频发,过去五年内,全球范围内的特大洪灾、高温热浪、强沙尘暴次数较十年前增加了3倍,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多个沿海城市面临被淹没的风险。

每一组数据都像一记重锤,敲在主控室众人的心上。m27星球曾在三百年前遭遇过类似的危机,那时化石能源枯竭,大气污染严重,森林覆盖率不足10%,数十种本土生物灭绝,是靠着与周边三颗星球的星际合作,共享清洁能源技术,花了近百年时间才逐步走出困境,建立起如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地球的遭遇,让叶云天仿佛看到了曾经的m27,那种濒临灭绝的绝望与挣扎,他感同身受。

“等等,信号源周围还有其他能量波动!”突然,负责监测星际能量场的技术人员惊呼一声,手指在屏幕上圈出一片区域。众人的目光立刻转向能量屏——在地球所在的S-081恒星系内,除了地球本身发出的求救信号,还有九处微弱但稳定的能量反应,如同隐藏在星海间的萤火虫,分别来自该星系的其他八颗行星,以及那颗围绕地球运转的卫星。

技术人员放大能量波动区域,详细数据随之弹出:“这些能量反应均来自智慧文明的工业活动或能源利用设备,不是自然天体产生的。能量输出有明显的规律性,符合智慧文明的能源消耗特征——比如火星表面的能量点,呈现出光伏设备的能量辐射特征;金星高空的能量场,是气态能源转化的典型信号;木星大气层内的能量波动,来自大型气态燃料采集装置……”

叶云天的目光猛地转向全息星图,只见代表九颗星球的光点都亮起了淡淡的黄色,与地球的红色求救信号相互呼应。“九个智慧文明?”林辰瞪大了眼睛,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同一个恒星系内,存在十颗(含地球)有智慧生命的星球?这在星际探索史上从未有过!联盟记录的所有恒星系中,最多只有两颗行星存在智慧文明,而且大多处于敌对或隔绝状态。”

“不仅如此,这些星球的文明发展阶段差异极大。”技术人员进一步分析,能量屏上出现了太阳系十颗文明星球的发展等级评估:“地球处于工业文明后期,能源危机严重,生态濒临崩溃,是十颗星球中状况最差的;火星、水星的光伏技术成熟,太阳能利用率分别达到60%和75%,但储能技术落后,只能在昼半球进行能源供应,夜半球能源短缺;金星、木星擅长气态能源转化,金星的高空浮岛式能源站能高效利用大气中的甲烷,木星的深海采集器能提取氢燃料,但受限于自身环境,无法大规模输出;土星、月球的运输与枢纽功能突出,土星的环带中有密集的星际运输码头,月球背面建有信号中继站,但能源分配不均,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能源差距达百倍;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则因环境极端——天王星、海王星的大气温度低至-200c,冥王星表面是永久冻土层,能源开发受阻,主要依赖地热和核能,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林辰补充道:“更奇怪的是,我们监测了过去72小时的信号记录,这十颗星球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信号交互,像是彼此隔绝的孤岛。明明处于同一个恒星系,距离最近的地球与月球仅38万公里,却没有任何形式的文明交流,这完全不符合星际文明的发展规律。”

叶云天望着星图上十颗闪烁的星球,指尖在虚拟的地球表面轻轻划过,心中已然有了决断。m27能有今日的繁荣,离不开当年星际盟友的援手;如今,近在咫尺的太阳系面临危机,十颗星球的智慧生命各自挣扎,甚至彼此隔绝,他们有责任伸出援手。更重要的是,这十颗星球的能源类型各有特色——太阳能、气态能源、地热、核能……若能联动起来,搭建一个跨星际的能源共同体,实现资源互补、技术共享,不仅能解决太阳系的危机,也能为m27带来新的技术突破和发展机遇,进一步壮大星际生物保护联盟的影响力。

他抬手按下主控台上的红色通讯按钮,接通了位于m27赤道同步轨道上的星际生物保护联盟总部。屏幕上瞬间出现联盟主席苍老而坚毅的面容,主席身着深蓝色的联盟礼服,胸前佩戴着象征联盟创立的“共生徽章”,背景是联盟总部的圆形会议厅,墙上挂着十大古外星文明的旗帜。

“主席阁下,m27近地轨道‘星脉-7号’信号站发现重大情况。”叶云天站直身体,抬手敬礼,语气郑重而坚定,“距离我们3.2光年的S-081恒星系(古地球文献称其为太阳系),存在一颗名为地球的蓝色星球,其上的智慧生物与我们m27人类基因相似度高达98%,极有可能是我们的星际同胞。目前,地球正面临能源枯竭、环境污染、极端气候三重危机,生态系统濒临崩溃,他们通过星际信号向宇宙发出了求救编码。”

他顿了顿,抬手示意林辰切换画面,将太阳系十颗文明星球的星图和能量分析数据传输到总部屏幕上:“此外,我们还发现,太阳系内并非只有地球存在智慧文明——其他八颗行星,以及地球的卫星月球上,均存在智慧生命活动的能量信号,共计九个独立的智慧文明。这些文明各有能源优势,但发展阶段失衡,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且彼此之间缺乏任何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

联盟主席的目光落在星图上,眉头微蹙,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思片刻后,抬头看向叶云天:“你的想法是什么?”

“m27曾在三百年前靠星际合作度过类似的生态与能源危机,如今,太阳系的十颗星球需要帮助,而他们的能源潜力,也可能成为m27乃至整个星际生物保护联盟的新未来。”叶云天的目光扫过屏幕上的十颗星球,语气充满了信心,“我请求组建‘太阳系合作小队’,驾驶升级后的‘云月号’星际飞船,前往地球,提出正式的合作倡议。我们的目标不是单方面援助,而是联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文明,共同搭建‘星际能源共同体’,实现能源互补、技术共享、生态共建,让太阳系的十颗星球摆脱危机,也让联盟的‘共生’理念延伸到更远的星系。”

联盟主席沉默了片刻,目光深邃地看着叶云天,最终缓缓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叶云天指挥官,你的提议符合联盟‘星际共生、文明互助’的核心宗旨,也展现了m27作为联盟核心的责任与担当。总部批准你的申请,即刻启动‘云月号’的全面升级程序,配备最新的星际通讯设备、清洁能源技术模块、生态修复工具,以及一支由五十人组成的科研团队和合作谈判小组。”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郑重:“记住,我们的目标是合作共赢,而非征服或施舍。能源是宇宙共有的财富,文明的存续,从来都离不开彼此的携手。尊重每一个文明的发展道路,倾听他们的需求,用我们的技术和经验,帮助他们搭建起自己的合作网络——这才是联盟存在的意义。”

“是,主席阁下!”叶云天再次敬礼,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通讯挂断,叶云天转身面向主控室的团队成员,声音铿锵有力,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各位,我们即将开启一场前所未有的星际征程。我们的目标——太阳系,第一站,地球。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拯救一颗濒临危机的星球,更是要串联起十颗星球的文明火种,打造一个横跨3.2光年的星际能源网络。这趟旅程注定充满挑战,我们可能会遇到文明的隔阂、技术的壁垒,甚至是未知的危险,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秉持‘共生、共享、共赢’的信念,就没有跨不过的难关,没有无法达成的合作。”

他抬手按下主控台上的启动键,能量屏瞬间切换到“云月号”的升级进度界面。屏幕上,一艘银白色的星际飞船正停留在m27的同步轨道空间站内,进行最后的改造:船体两侧加装了新型的“星尘动力引擎”,这种引擎能收集宇宙中的星尘粒子,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星际航行的速度提升3倍,3.2光年的距离,只需6个月即可抵达;船体表面覆盖了更厚的能量护盾,能抵御小行星撞击和宇宙射线辐射;船舱内,科研区配备了联盟最先进的能源分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