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进屋,你爷奶还在屋里等着呢。”
王老四见这情况赶紧说了句,王慧巧也拉着姐姐母亲一起进了屋。
行了晚辈礼,王老爷子刘氏这心颤,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也就是办事的差爷,这会孙女婿都是县令了,还给自己行晚辈礼,面上绷得住,不能丢了儿子孙女的脸。
“去京里这些日子可还好?之前听说京里出事,你爹也不跟我们说,后来知道这心里后怕。”
一家人一起说话,王慧珍又说了一遍京中的事,最后说了一句:“也算是因祸得福,二爷考了一个好成绩,选官也算顺利,我跟二爷两个这不是好好的。”
“青瑜,我这闺女从小就有主意,胆子也大,这么大的事也不知道给家里来信。”
王老四是知道阮家之前有些抱怨儿媳妇不来信说明情况,这事王慧珍没觉得自己做错了,就是来信到家里,阮青瑜出来了,只是让人担心一回,就是阮家派人赶过去,也帮不上什么忙。
事实是这样没错,但是于阮家大家长来讲,就是出事了没及时禀报,有些冒犯了长辈的威严,虽说后来说明白没事了,但是这心里总是有疙瘩在的,王老四也是怕女婿多想。
阮青瑜赶紧站起来:“岳父说这话就是折煞我了,这事是我惹出来的,多亏慧珍在外边帮忙奔走,我才少受了不少苦,也就是点皮外伤,早早养好了,赶上今科考试,取了好名次,这都离不开慧珍帮衬,在我心里,慧珍再好不过了。”
王老四让人坐下:“坐下说话,不过她还是胆子大,以后你多教着点。”
“爹,我这刚回家,你就跟二爷说我坏话,我这面子往哪放?”
王慧珍这话说的语气幽怨,气氛一下子就轻松了。
何氏点了一下闺女的头:“你呀。”
说着王老四王阳铮就带着阮青瑜去书房聊天,周氏也有眼力见知道母女有话讲,就找了个借口:“娘,大妹妹,我去厨房看看今日的菜品如何了,你们坐着聊。”
“辛苦嫂嫂了。”
何氏看人瞅着周氏走出去说了句:“你嫂嫂是个好的,知书达理,家里家外都能管,是个能干的。”
王慧珍跟周氏之前就相处过,知道是个性子好的,听何氏说里外活计都能拿起来,那可算是放心了。
“那我就放心了,之前最担心就是家里这些琐碎事谁管着。”
“都嫁出去的人了,就别惦记家里。”
何氏拉着闺女的手,看着跟家里时一样,她是知道那些年多亏了闺女管的起事,要不然家里不能是如今的光景,自打王慧珍嫁人,她跟王慧巧管着那些事,忙的焦头乱额,知道儿媳妇进门,交了账册,这才轻松不少。
“看娘说的,嫁出去就不是你女儿了?要不是离得远,恨不得天天回来。”
“你倒是想得美,不过这次真是想坏我们了。”
王慧巧在边上,附和:“是呀,姐姐,我可从小就没跟你分开这么长时间。”
“总觉得在家里的日子就在昨天,还是在家好。”
何氏象征性的打人一下:“说什么胡话?别带坏了妹妹。”
王慧珍扁扁嘴,一副我说的对的模样,看着只比自己小两岁的妹妹,想起来问:“对了,娘,妹妹有相看好的人家了吗?”
“姐,我还想多在家留两年呢。”
何氏看着大大咧咧说着话的大闺女,还有一点也不害臊的小闺女,也不知道好不好。
“有两个,哼,慧巧,你不是画了不少花样子,想给你姐姐看看吗?去房里取过来。”
王慧巧知道这是又不让自己听了:“娘真是的,有什么不能听的。”
当然这后半句说的声音含糊,要不非得惹得何氏说一顿才罢休。
看着王慧巧走了,何氏才说起来:“慧珍,你说给你妹妹找人家,我们原来是想按照给你挑夫婿的标准选一个,但是你知道她的性子,这一天天除了对刺绣做衣裳感兴趣,其他的就学了你三分,那铺子的账本都是拖一个月看一次。”
“自从女婿考上的消息传过来,家里说亲的就多起来,我跟你爹也愁。”
“娘,你都说说是什么人家?”
“有府城富户说家中小儿子,也有考上功名来说的,你也知道女婿情况算是特殊,这样的也不好找,要不就是指望着妻子的嫁妆支持读书,要不就是年纪相当的这学问一般的。”
“哥哥的同窗没有合适的吗?”
“你哥哥倒是说过一个人,就是······”
何氏话里有些踟蹰不知道该不该说。
“娘跟我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何氏想想也是,只是叮嘱:“那你别跟你妹妹说,还记得赵家的赵衡之吗?”
“嫣儿妹妹的哥哥?”
王慧珍是了解赵家情况的,赵家哥资质一般,之前也有未婚妻。
“是他,之前那门亲事黄了,赵家哥考了几次都考不中秀才,女方拖了两年今年退亲了。”
何氏想到之前赵家夫人跟自己诉苦的话,也是挺同情的。
“那赵家提亲了?娘怎么说赵家有这个意思。”
“不是赵家,是赵衡之跟你哥哥透露的,想问问家里同不同意,还没跟父母提,咱们家要是不同意,就当没这事。”
王慧珍眉头轻皱:“嫣儿哥哥家里好,按理说应该不愁娶不上媳妇。”
想到赵嫣儿能嫁到京中去,不至于哥哥在这边娶不到合适的。
“这个你赵家婶婶说过,高头嫁女低头娶媳,衡之总归是差点运道,这考不上功名,就差了一等,要是娶个厉害的媳妇,怕是被压的死死的。”
“赵家婶婶看着也不像是磋磨儿媳妇的。”
王慧珍想着这婆媳关系怎么还没人影就想着东风压西风。
“你赵家婶婶倒是不能,只是多有顾虑,又不想家里那边掺和,我听她的意思以后就住在府城了,除非衡之考上,要不然就搬走了,我听了几句,像是跟本家闹了矛盾。”
王慧珍又问:“那赵衡之的学问,哥哥可有说?”
何氏点头:“你哥哥说学的也是扎实,就是文章一般,不懂变通,还是要多练。”
王慧珍也不敢说大话,只是说了:“娘,倒是可以考虑一下,就是怕妹妹受欺负,妹妹不爱管家,嫁到有家底的家里也好,省的惦记她的东西,这嫁个狼心狗肺,陪着人从一穷二白奋斗,那不如一开始就找个有家底的。”
何氏之前想着只要人品好,嫁个身家差点的也行,王慧巧有手艺,自己有铺子,饿不着,只是之前下边县城出了这样的事,考上举人功名的要休妻另娶,被娘家人上告,虽说被判赔了家产,那还不是白白浪费了青春,一辈子也毁了,这还是有点家底胆识的人家。
“娘在跟你爹考虑考虑,对了,这都嫁过去半年多,可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