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人生手帐 > 第155章 北山祭扫烈士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北山祭扫烈士墓

在1978年4月5号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阳光明媚,春意盎然,清明节的氛围弥漫在空气中。在校团委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下,全校学生们都怀着无比崇敬和肃穆的心情,早早地聚集在校园里,准备前往北山烈士纪念塔进行扫墓活动。

大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犹如一条长龙般蜿蜒前行。他们的步伐坚定而有力,仿佛在向烈士们表达着敬意和决心。队伍中,同学们胸前别着白花,脸上写满了庄重和严肃。

一路上,大家都保持着安静,没有丝毫的喧闹和嬉笑。只有微风轻拂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似乎也在为烈士们默哀。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仿佛是烈士们的英灵在默默地注视着这些年轻的学子们。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渐渐暖和起来,阳光洒在大地上,带来了一丝暖意。然而,大家仍然穿着厚厚的棉裤,仿佛还沉浸在冬日的寒冷之中。

走着走着,没过多久,汗水便开始从额头渗出,像一颗颗晶莹的露珠,沿着脸颊缓缓滑落。这些汗珠汇聚成一道道细流,浸湿了衣领,让人感觉有些湿漉漉的。

同学们的后背也未能幸免,被汗水湿透的棉裤紧紧地贴在身上,仿佛与皮肤融为一体。这种闷热和不适感让人有些烦躁,大家都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希望能尽快到达目的地,摆脱这一身的汗水和不适。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尽管面临这样的情况,没有一个同学抱怨或掉队。他们都深知这次扫墓活动的重要意义,这不仅仅是对先烈们的缅怀和纪念,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

在那个时代,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同学们的家庭条件普遍不宽裕。很多人并没有多余的衣服可以更换,因此,即使穿着略显臃肿的棉裤有些不舒服,大家也都毫无怨言地默默忍受着。

同学们明白,这次活动是对先烈们的敬意和感恩之情的表达,他们愿意以这种方式来铭记历史、传承精神。虽然身体上可能会有些不适,但与先烈们所经历的艰辛相比,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于是,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同学们迈着坚定的步伐,继续前行。他们的身影在山间小道上渐行渐远,仿佛与先烈们的英灵一同前行,共同书写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终于,队伍抵达了北山烈士纪念塔。这座纪念塔高耸入云,庄严肃穆,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学生们在塔前停下脚步,整齐地排列成方阵,静静地凝视着纪念塔,缅怀那些为国家和人民英勇牺牲的烈士们。

在高耸入云的塔前,新团员们整齐地列队而立,他们身着朴实的棉衣棉裤,胸前佩戴着鲜艳的团徽,神情肃穆而庄重。阳光洒在他们年轻的面庞上,映照出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责任的担当。

在庄严的烈士塔下,入团宣誓仪式正式开始。新团员们右手握拳,举过头顶,用沉稳而有力的声音,郑重地宣读着入团誓言:“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吉林市革命烈士陵园是市区内主要的烈士墓所在地,位于北山公园内,由烈士墓区、纪念塔、纪念馆三部分组成。

墓区始建于1954年,安葬着162位革命烈士,墓碑采用天然大理石雕刻,夏季绿草茵茵,冬季青松苍翠。 ?

?革命烈士纪念塔?:高28米,塔身五菱柱体造型,镶嵌“革命烈士纪念塔”等金箔题词,1955年建成。 ?

?革命烈士纪念馆?1995年落成,由魏拯民纪念馆、抗联英烈展厅等组成,采用传统四合院建筑风格,广场中央设有6米高的魏拯民戎装塑像。 ?

魏拯民1909年2月3日生于山西省屯留县王村。9岁念书,16岁考入太原一中。1926年加入共青团,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考入私立宏达学院。1932年春任中共哈尔滨市委组织部长、道外区委书记、市委书记。1934年末被派到东满地区工作。1935年2月任东满特委书记,同年5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成立时任政委,7月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36年初从苏联回国,任抗联二军政委和军党委书记,同年5月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兼第一路军总政治部主任,二军军长王德泰牺牲后,指挥二军转战抚松、蒙江、磐石等地开展抗日斗争。1938年6月任第一路军副司令和总政治部主任。1940年秋因病不能带兵,不得不离开部队到密营养病。1941年1月20日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