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刑侦档案:破案先锋 > 第50章 江州连环女命案(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0章 江州连环女命案(八)

江州市看守所审讯室内,白炽灯光无情地洒落在张建中的脸上。他的胡茬肆意生长,杂乱无章,衣领扣子错扣了一颗,显得格外狼狈。此刻,他双手被手铐禁锢在金属椅上,眼神空洞,死死地盯着地面,仿佛那里有着无尽的深渊,能将他内心的秘密全部吞噬。

程望坐在他的对面,神情严肃而专注。面前摊开着一份详尽的罪证清单,纸张因为反复翻阅,边角已经微微卷曲。旁边还放着一份崭新的卷宗档案,封面上“张建中成长史”五个字,仿佛带着某种沉重的使命。

“张建中,”程望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打破了审讯室里压抑的寂静,“1971 年出生,甘省人,父亲是地质队临时工,母亲体弱多病,家中兄妹六人,你排行老三。小时候家庭条件艰苦,初中就辍学,在村里当了泥瓦工。1990 年来到江州谋生,我说得对吗?”

张建中微微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像是被触及了尘封已久的回忆。他轻轻地点了点头,动作缓慢而沉重,似乎这个简单的动作都耗尽了他所有的力气。

“我仔细查阅了你的档案,”程望继续说道,目光紧紧锁住张建中,“你在印刷厂工作过三年,离职原因是和女同事发生冲突。厂里人对你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你话少阴沉,有人觉得你没什么坏心眼,还有人说你脾气倔,压不住火。你自己,又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呢?”

张建中沉默了,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他的嘴唇微微颤抖,像是在努力组织着语言,又像是在与内心的恶魔进行着激烈的斗争。过了许久,他才缓缓吐出一句:“我……不是个好人。”声音沙哑而低沉,仿佛从幽深的地狱传来。

程望微微皱眉,目光如炬,继续发问:“你第一次杀人,是在 1996 年。死者林芳芳,21 岁,是个服装厂女工。你跟踪了她三天,摸清楚了她上下班的规律,然后在她出租屋门口将她拖入屋内,施暴后勒死。为什么选择她?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你迈出了这罪恶的第一步?”

张建中喉头剧烈滚动,眼神瞬间变得慌乱,像是被人揭开了最不愿示人的伤疤。他低下头,不敢与程望对视,低声说道:“她……她笑我。”

“她笑你?”程望微微前倾身体,追问道,试图捕捉张建中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

“我走在街上,”张建中握紧了拳头,手背上青筋暴起,“她和朋友从旁边路过,指着我哄笑,说我长得像‘落汤鸡’。我……我没钱,租的房子漏水,那天全身都湿透了……她就是看不起我!”说到这里,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眼中闪烁着愤怒与屈辱交织的光芒。

“就因为这么一句话,你就杀了她?”程望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同时也夹杂着对罪恶的愤怒。

“她不该笑!”张建中突然抬起头,双眼通红,情绪有些失控,“从那以后,我发现她们都一样……都不把我当人看!”他的身体微微颤抖,像是在宣泄着多年来积压在心底的怨恨。

程望冷冷地盯着他,目光如同一把利刃,试图穿透他的灵魂:“你以为你是在‘夺回尊严’?不,你错了。你不过是在一次次亲手毁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她们不是一个模糊的群体,她们每个人都有着独立的生命、独特的身份和无限可能的未来。你根本不是什么‘复仇者’,你只是一个被仇恨蒙蔽双眼的杀人犯!”

张建中听完程望的话,身体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瘫坐在椅子上。他低下头,嘴角扯出一个极其难看的笑容,那笑容中充满了自嘲与绝望,却又比哭还要让人觉得悲哀。

——

三个月后,江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庄严的法庭内,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审判席上,审判长身着黑色法袍,表情严肃而庄重。台下,张建中站在被告席上,周围是神情戒备的法警。旁听席上,坐满了受害人家属,他们的眼神中或是充满仇恨,或是饱含悲痛,又或是夹杂着复杂的情绪。

审判长缓缓拿起判决书,清了清嗓子,声音在法庭内回荡:“……本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张建中在长达十余年间,连续对无辜女性实施暴力、强奸、杀害等严重犯罪行为。其作案手段极其残忍,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极其恶劣,后果极其严重,严重危害了社会公共安全和公民的生命权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条款,依法应予严惩。”

审判长停顿了一下,目光扫向张建中,继续宣读:“判决如下:一、被告人张建中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二、责令被告人赔偿受害人家属经济损失若干,附带民事诉讼另行处理。”

张建中听完判决,身体微微一颤,但很快又恢复了木然的神情。他的眼神空洞,没有一丝波澜,仿佛这个判决与他毫无关系。直到法警将他带出审判席的最后一秒,他才缓缓回头,目光在旁听席上的受害人家属脸上一一扫过。有人在低声哭泣,泪水顺着脸颊滑落,那哭声仿佛一把把利刃,刺痛着在场每个人的心;有人面无表情,眼神中却透露出深深的绝望;还有人愤怒地瞪着他,眼中的怒火似乎要将他吞噬。他的目光在他们脸上停留了片刻,然后缓缓垂下头,像是终于承认了自己的罪孽,被无尽的黑暗所淹没。

——

半年后,张建中被依法执行死刑。

这起案件在江州乃至全国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公安部专门发文通报表扬江州市公安局的破案效率和案件闭环能力,文中特别强调:“此类连环杀人案件侦办难度极高,需要高度的专业素养以及对细节的精准把控和深入推进。”

《江州日报》也发表了一篇长篇调查报道,题为《沉默的刀锋:从工地阴影到法槌落下》,详细地还原了张建中作案的全过程以及警方艰辛的破案历程,让公众对这起案件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

案后一个月,程望正在办公室里埋头翻阅一叠厚厚的卷宗。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打破了办公室的宁静。他拿起听筒,里面传来市局督导组熟悉的声音:“张队,通报表扬已经下来了,您这几年一直连轴转,基本没怎么休过假,这次再请个假好好休息休息吧。”

“先缓缓吧。”程望一边说着,一边手上不停地翻阅着卷宗,眼睛紧紧盯着上面的文字,仿佛被深深吸引住了。

“怎么,又接到新案子了?”督导组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关切。

“嗯,西南边发生了一起案子,情况有些复杂,我们需要和之前的一些案件进行对比分析。”程望皱着眉头,神情专注。

“您这是不打算停下来了?”督导组略带调侃地说道。

“不能停啊。”程望的语气坚定而执着,“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是受害者的冤屈和家属的期盼,我们肩负着责任。”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随后传来轻轻的笑声:“有人说您是‘无情的细节收割机’,您觉得这评价准吗?”

程望微微一愣,然后嘴角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笑容。他拿起卷宗,起身走向档案室,头也不回地说:“评价不重要。我只知道,我要做我该做的事。”

阳光透过走廊尽头的百叶窗,洒在地面上,勾勒出一个高瘦身影的剪影,那身影坚定而执着,仿佛在与黑暗进行着一场永不停歇的较量。

本案至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