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短篇民间故事 > 第618章 道德双面人:世间最惹人嫌的“戏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18章 道德双面人:世间最惹人嫌的“戏精”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类人,能让超过九成的人对他们心生厌恶,快瞧瞧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奇葩”。

那天,公园里一群人正围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八卦着家长里短。有人忍不住问张大妈:“您家女儿媳妇咋样啊?”张大妈一听,瞬间皱起眉头,满脸嫌弃,撇着嘴说道:“哎哟,别提了,懒到家了!天天就知道睡懒觉,啥事儿都不干,看着就烦死人了!”

可没过一会儿,又有人问:“那您女儿结婚后过得咋样呀?”这一下,张大妈就跟换了个人似的,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得意洋洋地说:“好得很呐!每天在家舒舒服服的,家务活全都是婆婆包了,早上连早饭都是她老公端到床上去的,那小日子,别提多滋润了!”

同样的事儿,说别人的时候,那是一百个嫌弃,一千个厌恶,可一旦好处落到自己头上,立马就沉浸其中,一副乐不可支的模样。他们就像一群站在道德高地上的跳梁小丑,一边享受着对别人进行道德审判时那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一边却又不愿意承担自我约束带来的任何代价和损失。

还有这么一档子事儿。有个人去邻居家串门,正巧碰到老大爷看病回来。一进门,老大爷就气呼呼地对着医院破口大骂:“什么玩意儿!检查个骨质增生就要几百块,现在的医生,全都是黑心烂肺的家伙!”

过了一会儿,这几个人和大爷、孙子聊到了高考。大爷一听,立马来了精神,斩钉截铁地说:“一定要考医学院,当医生!工资一分不要都行,光拿红包和提成,几辈子都吃不完!”瞧瞧,自己干着无耻的事儿,却骂别人没下限;自己行为恶劣,却骂别人心黑。这种人,就是典型的道德双面人,对别人有着极高的良知要求,可对自己却毫无道德底线。

有个专家在台上慷慨陈词:“现在的年轻人啊,得脱下孔乙己的长衫,改变就业观念。难道大学毕业就不能去做保安、保洁,不能去跑外卖、跑滴滴吗?”他这番话一说完,现场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主持人顺着话头问了一句:“那您儿子大学毕业,是不是也准备去做保安、保洁,跑外卖、跑滴滴呢?”专家一听,赶忙使劲儿摇手,急切地说:“那我哪舍得啊,那可是我亲生的!”你瞧,同样的事儿,总有人喜欢站在高处指手画脚,可真正让他亲自去俯身做那些事儿的时候,要么一声不吭,要么就换了一套说辞。

再说说公交车上发生的事儿。一位老人上了车,摸摸口袋,发现老年卡忘带了,就对着司机说:“我公交卡没带,让我上车吧。”司机一脸无奈地说:“抱歉,按规定您不出示老年卡就必须投币。”

这话一出口,几名乘客顿时就火了,纷纷指责司机:“喂,你这人怎么这么不通情理啊?人家都说了忘带老年卡了,你怎么还刁难人家呢?”司机却十分淡定,不紧不慢地说:“公交公司的规定又不是我制定的,我只能执行,不能违背。你们既然这么好心肠,那要不然替这位老人家把车钱付了吧。”

这几名乘客一听,立马义正辞严地拒绝:“凭什么让我们替他付钱?”瞧瞧,同样一件事儿,这些人只想慷他人之慨,自己却一点都不想受委屈。表面上看起来慷慨大方,实际上自私到了极点。

这种人的世界里,根本就没有统一的标尺,只有双重标准的算计。他们总喜欢让别人多付出,可当自己面临同样的处境时,就会理直气壮地来一句:“凭什么?”以上故事里出现的这些人,都是典型的双标人。他们喜欢用圣人的标准去衡量别人,却用最低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给别人制定各种规则,自己转身却把规则抛到了九霄云外,给别人套上沉重的道德枷锁,自己的节操却碎了一地。

要知道,道德和规则从来都不是用来要求别人的,而是用来约束自己的。

很多人应该都听过战国时期孟尝君的故事。孟尝君以礼贤下士闻名天下,门下食客多达数千人。他对门客不分贵贱,门客吃什么,自己就吃什么。

有一次,孟尝君设宴与众门客一同饮酒。席间,因为灯光被遮挡,有一位门客怀疑饭菜有差别,觉得孟尝君不尊重自己,一气之下就要愤怒离去。孟尝君见状,亲自端来饭菜,和这位门客的一比较,发现餐食规格完全一样。

这位门客看着孟尝君,满脸羞愧地说:“我以小人之心,猜度君子,污了您的名声,实在有亏,按道义我应当还公子一个公平。”说完,这位心怀惭愧的门客直接拔剑自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