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宋朝那会儿,汴梁曹州有个苦哈哈的汉子,大家都叫他假人,其实人家本名叫贾仁,可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惨,穷得叮当响,衣服破得没法蔽体,肚子饿得咕咕叫,全靠给人挑土筑墙那点微薄收入,勉强糊口度日,所以大家就戏称他“穷家”。
有一天,这贾仁路过东岳庙,心里头一合计,就进去到神像前,扑通一声跪下,双手合十,苦苦祷告:“老天爷啊,您就发发慈悲,让我发点财,过上几天舒坦日子吧。”祷告完,他晃晃悠悠地走出来,正巧碰上富户周府的看家人在那吆喝着,要找个人挑土去卖。
这周府的主人啊,是个秀才,名叫周荣祖,他爷爷周凤那可是个大商人,一辈子攒下了万贯家财。前不久,周秀才带着老婆孩子去京城,想着谋个一官半职。临走的时候,他把家里的金银财宝都悄悄埋在了院墙底下,然后找了个看家人守着家。谁知道这看家人是个心术不正的,趁主人不在家,想把后院堆的那些旧墙泥坯卖掉,好攒点私房钱。他瞧见贾仁,就跟他谈好了工钱,然后自己躲屋里喝茶去了,让贾仁在外面干活。
贾仁正埋头清理墙角呢,突然感觉地面有点不对劲,他心里一琢磨,就一点点把土扒开。嘿,下面有块大石头,他费了好大劲把石板撬开,一看,妈呀,地里埋了好多金银财宝,贾仁当时就乐疯了,赶紧手忙脚乱地把金银装进担子里,上面还盖了厚厚一层土,生怕被人看出来,然后挑回家里藏好。就这么来来回回挑了两天,把周秀才家的金银财宝全给运走了。
后来啊,贾仁用这些金银财宝做起了小买卖,没几年功夫,就发了大财,成了有钱人,再也没人叫他“穷贾儿”了,都改口叫他“贾员外”。他娶了媳妇,可就是多年没个孩子,心里头着急啊,就吩咐账房先生陈德福,让他帮忙打听打听,看有没有人要卖孩子。
再说这周秀才,在京城呆了老长时间,官也没谋着,只能带着老婆孩子灰溜溜地回家。到家一看,屋里被翻得乱七八糟,埋的金银财宝也没了踪影。一家人没办法,只好把房子卖了,去洛阳投靠亲戚,结果到了地方一看,亲戚又出门了,他们只能又折回老家,这一路上,盘缠早就花得精光。这时候,天又下起了大雪,一家三口穿着薄衣服,冻得直打哆嗦,没办法,就进了路边一家酒馆的屋檐下躲雪。
巧的是,这酒馆正是贾仁开的。账房先生陈德福正好在店里,他瞧见这三个人可怜巴巴的,就热情地请他们进屋,还顺手给了壶烧酒,让他们暖暖身子。陈德福瞅了瞅那孩子,觉得这娃娃长得眉清目秀,一脸福相,就对周秀才说:“你们现在穷成这样,孩子也跟着遭罪,要不把孩子送人得了。我知道有个大财主,一直没孩子,正想领养个孩子呢。”周秀才夫妻实在没辙,含着泪答应了。
贾仁见了孩子长寿,特别喜欢,就让陈德福找周秀才立契约。可等拿到契约,贾仁却耍起了赖皮,不想给周秀才钱。陈德福看不下去,就说:“员外,他们养大孩子多不容易啊,也是没办法才这样,就想换点盘缠,您不能这么耍人啊。”最后,贾仁只肯给两贯钱,还恶狠狠地说:“不卖就把孩子还回来,还得赔我1000贯。”陈德福看贾仁一毛不拔,又可怜周家夫妇,就预支了自己两个月的饭钱,凑了4贯给他们。夫妻俩问了陈德福名字后,谢过他,抹着眼泪走了。
贾仁见陈德福把人打发走,自己得了长寿,心里那个美啊,高兴得赏了陈德福一个烧饼。
一转眼,20年过去了,长寿长大了。他跟贾仁可不一样,花钱那叫一个大手大脚,就是贾仁看得紧,没办法敞开了花。这天,贾仁在街上闲逛,老远就闻到烧鸭店的香味,馋得他直流口水。可他那么抠门的人,哪舍得买呀,就假装一副要买的样子,在鸭子上狠狠捏了一把,五个指头都沾满了油,然后赶紧回家,就着手上的鸭油吃了整整四大碗米饭。吃到最后实在吃不下去了,可还有一个指头上的油没吃呢,他小心翼翼地没洗那只指头,靠在门边晒着太阳,暖暖和和地睡着了。
可不料,附近的狗闻到他手上的香味,寻着味儿就来了,把那仅剩的一指头油给吃掉了。贾仁醒来一看,越想越气,就这么气病了,而且一病不起,眼看就不行了。
贾仁把长寿叫过来,有气无力地问:“我死了以后,你打算怎么埋葬我呢?”长寿赶紧回答:“就算不用金丝楠木,也得用上等柏木。”贾仁一听,气得大骂:“我都死了,怎么能用这么贵的东西呢?咱家门后有个多年不用的马槽,用那个就行了。”长寿听了又不解,问:“马槽那么小,如何能放下这么大的人?”贾仁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教育他说:“整个人放不下,用斧子砍成两半,折叠一下不就正好了?”说完刚想躺下,可他忽然又直起身子,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说:“我知道自己这把老骨头太硬了,用咱们自家的斧子的话,会蹦掉刃的,还得花五文钱去补刃,得去借把斧头啊,你这个败家子。”说完,贾仁就气得咽气了。
长寿哭笑不得,拿了张席子把他草草埋了。
再说这周秀才夫妻,跟儿子分开20年,思儿心切,一路吃苦回到家乡,可记不清贾家具体在哪了。一天,周秀才的妻子肚子突然疼得厉害,看见不远处有家药店,门口写着“免费施药”,夫妻俩赶紧过去求郎中给点药。妻子吃了药没多久,肚子就不疼了,俩人一个劲儿地道谢。一问才知道,这郎中正是当年做保卖孩子的陈德福。
周秀才夫妻激动得说不出话,拉着陈德福的手,说:“先生当年那两贯钱的恩情我们一直记着,敢问恩人,我儿现在咋样了?”陈德福说:“贾员外前几年去世了,你儿子继承了家业,成了小员外,我这药店就是他出钱开的。”说着就带周秀才夫妻去找长寿,先让他们在门口等着,自己进去跟长寿讲他小时候的事。没想到长寿还记得亲生父母,赶紧把他们请进屋,让下人拿了一盘金子,跪在地上说:“爹娘,孩儿不孝,这些金子您收下,表表我的孝心。”
周秀才推辞不过,接过来一看,惊讶地说:“这是我们周家的金子。”陈德福上前问:“你咋确定是周家的?”周秀才说:“我祖父叫周凤,这金子上刻着‘周凤记’,正是他当年弄的。”周秀才把20多年前的遭遇跟陈德福细细说了一遍,陈德福恍然大悟,说:“贾员外原先很穷,后来突然暴富,他一辈子没孩子,才买了你儿子,现在你亲儿子继承的家业,真是苍天有眼啊。这么多年,这些金银总算物归原主了。”
周秀才拿了两锭金子送给陈德福,感谢他的恩情,又把盒子里剩下的金子交给儿子,让他用来帮助落难的穷人,也提醒自己别忘了这20年来受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