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短篇民间故事 > 第626章 傻儿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大哥瞧着自家媳妇生了个傻乎乎的娃儿,心里那股子嫌弃劲儿“噌”地就冒上来了,寻思着要把这傻儿子扔到河里去。嘿,您猜怎么着?这傻儿子掉进河里后,许是身上那件破衣裳带着点浮力,又或许是老天爷都不忍心收他,愣是沉不下去,在水面上直扑腾。他娘瞧见这场景,心瞬间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疼得直抽抽。她赶忙冲到河边,一把将孩子捞了上来,哭得那叫一个肝肠寸断,死活都不让再扔,就这么着,才保住了傻蛋儿这条小命。

这傻儿子打从一出生,就透着一股子傻气,村里人没一个不叫他傻蛋儿的。平日里,他没少被村里的孩子欺负。有一回大中午的,一群半大不小的孩子把他堵在墙根,有的使劲揪他的头发,有的往他头上倒凉水,嘴里还齐声喊着:“傻蛋儿,傻蛋儿,没人要的憨蛋儿!”可这傻蛋儿呢,一点儿也不恼,人家冲他笑,他也跟着傻呵呵地笑,还把自己兜里揣着的娘给他的半块红薯,掰成小块分给那些欺负他的孩子吃。旁人瞧见了,都直摇头叹气,说这孩子是真傻。可他娘心里明白,傻蛋儿就是心眼儿好,压根儿不懂得记恨人。

后来,傻蛋儿六岁那年,突然得了一场重病,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亲戚朋友们都围在床边,哭得那叫一个凄惨,唯独傻蛋儿站在一旁,还咧着嘴拍手,大声说道:“爹不咳嗽了,好了!”他爹一听这话,一口气没上来,当场就吐了血,没一会儿就没了气儿。打那以后,家里的日子更是难上加难,全靠他娘没日没夜地缝缝补补,帮别人洗衣服,换点粮食勉强维持生计。亲戚们偶尔也会帮衬一把,可这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穷得叮当响。他娘天天愁得睡不着觉,没几年的工夫,头发就全白了。

傻蛋儿都十八岁了,还是那副傻呵呵的模样,白天在外头疯跑,晚上回来倒头就睡。有一回,他娘看着他身上满是泥印子、衣服也破了好几个洞,再摸摸自己那满头的白发,眼泪“吧嗒吧嗒”地直往下掉,哭着说:“傻蛋儿啊傻蛋儿,娘要是哪天真走了,你一个人可咋活啊?”傻蛋儿哪听得懂娘话里的哀愁,还伸出脏兮兮的小手给娘擦眼泪,嘴里嘟囔着:“哭啥,有肉吃。”嘿,您还别说,傻蛋儿这话可不是瞎扯。那段日子,他一到晚上就偷偷摸摸地往外跑,天亮才回来,身上还总带着一股肉香味儿。他娘心里犯起了嘀咕,心想:这傻小子莫不是去偷人家东西了?

有天晚上,傻蛋儿又蹑手蹑脚地打开门,他娘就悄悄跟在了后边。那晚的月亮特别亮,把路照得清清楚楚。傻蛋儿踩着田坎往前走,脚底下的草叶子被踩得沙沙作响,田埂边的青蛙“呱呱”叫个不停。他娘跟在后边,大气都不敢喘,生怕被儿子发现。走了大概半个时辰,傻蛋儿钻进了一片老林子。这林子平时可没人敢去,都说里头有邪乎东西。他娘躲在树后头,偷偷地往里瞧,这一瞧可把她惊着了。林子里摆着一张石桌,桌上放着烧鸡、酱肉,还有一坛酒。几个俊男美女围着傻蛋儿坐着,一个个穿得那叫一个光鲜亮丽。傻蛋儿坐在中间,手里拿着个鸡腿,吃得满嘴是油,还跟着那些人一起拍手叫好。原来,那些俊男美女正唱歌跳舞呢。有个穿粉衣裳的姑娘笑着说:“傻蛋儿,都快三十了,还没娶媳妇,得给他找个好姑娘。”旁边一个穿金衣裳的小伙子打趣道:“让这姑娘嫁给他得了。”姑娘摆摆手说:“我是狐仙,跟他不是同类,可不能耽误人家。”后来,有个白胡子老头模样的狐仙站起来,拍了拍傻蛋儿的肩膀说:“傻蛋儿,明中午你往西边走二十里地,你的姻缘就在那,记着啊。”傻蛋儿似懂非懂,一个劲儿地点头傻笑。

他娘这才明白,傻蛋儿是遇上狐仙报恩了。前两年,傻蛋儿在村头救过一窝小狐狸,把欺负小狐狸的孩子都赶跑了,还把自己的口粮分给小狐狸吃。原来这些狐仙是来还人情的。他娘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悄悄地退了回去,没敢惊动他们。

第二天中午,傻蛋儿果然醒了,抬脚就往西走。他娘又悄悄跟了上去,走了二十里地,正好看见一个壮汉正拽着一个姑娘的胳膊,嘴里还骂骂咧咧的,要把姑娘拉走。傻蛋儿一看这场景,啥也没想,一下子冲上去抱住壮汉的腿就咬。壮汉没防备,被傻蛋儿绊倒了,爬起来就要打傻蛋儿。可傻蛋儿一点儿也不怕疼,一个劲儿地护着姑娘。壮汉一看这傻小子挺难缠,怕惹上麻烦,骂了两句就走了。那姑娘也是个苦命人,爹娘都没了,无依无靠。傻蛋儿拉着姑娘的手就往家走,嘴里还念叨着:“媳妇,回家。”姑娘看傻蛋儿心善,又救了自己,就真的跟着回了家。

村里人都纳闷儿,这傻蛋儿咋还能娶着媳妇呢?不过看这姑娘对傻蛋儿和老太太都挺不错,大伙也都替他们照顾着。婚后,日子过得挺踏实,姑娘勤快得很,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还帮着老太太干活。傻蛋儿也懂事了不少,知道帮着挑水劈柴,晚上还会给娘捶腿。可老太太看着傻蛋儿还是那副傻乎乎的模样,心里又开始犯愁了:现在有媳妇照顾着,可万一以后自己和媳妇都不在了,傻蛋儿还是会受欺负啊。

有天晚上,老太太偷偷跑到那片老林子,正好看见狐仙们又在喝酒。她一下子冲过去,“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对着狐仙们不停地磕头,哭着说:“狐仙老爷们,求求你们把我儿子变聪明吧,他这样傻,以后可咋整啊?”狐仙们都愣住了。过了一会儿,那个白胡子狐仙叹了口气说:“老太太,傻蛋儿是傻人有傻福,他现在日子安稳,要是变聪明了,丢了这份本心未必是好事啊。”可老太太不听,一个劲儿地磕头说:“只要儿子能变聪明,啥都愿意。”狐仙们拗不过她,只好说:“那你回去吧,他已经变聪明了。”

老太太跑回家一看,傻蛋儿正坐在桌边看书呢,说话也条理清晰,跟以前判若两人。老太太高兴得直哭,可她万万没想到,这聪明倒是有了,傻蛋儿的心却变了。变聪明后的傻蛋儿一门心思要读书考功名,他娘和媳妇都支持他,省吃俭用供他读书。第二年,傻蛋儿还真考上了状元,被朝廷派了官。可自打当了官,他就变了,嫌娘土气,不让娘跟他住在一起,对外还说他娘早就病死了。看媳妇是乡下出身,配不上他这个状元,就写了休书,把媳妇赶回了老家,又娶了个大官的女儿。

老太太孤零零地住在老房子里,看着傻蛋儿寄回来的银子,心里却凉得像冰。她想起以前傻蛋儿虽然傻,却会把好吃的留给她,会给她捶腿,可现在呢,连面都见不着了。没过三年,就传来了坏消息,傻蛋儿在朝廷里贪赃枉法,还结党营私,被别的官员弹劾了,皇帝一怒之下判了他斩立诀。老太太赶到京城的时候,只看到了傻蛋儿的尸首,她抱着尸首哭得那叫一个昏天暗地,嘴里念叨着:“我咋就非要你变聪明啊?以前的傻蛋儿多好!”

这故事讲到这儿就完了。咱得说句实在话,不是傻就好,是心善好;不是聪明不好,是丢了良心的聪明最害人。傻蛋儿傻的时候守着本心,有狐仙帮衬,有媳妇疼,有娘爱,日子过得踏实又温暖。可变聪明后,他忘了是谁把他拉扯大,忘了是谁陪他过苦日子,满脑子都是名和利,最后落得这样的下场。说到底,做人啊,得守住良心,本本分分过日子,别贪图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才是真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