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青山村,发生了一件惊掉人下巴的奇事。春兰怀孕才短短7天,居然就生下了一条小蛇。给她接生的妹妹夏荷,当时正站在河边,这一瞧,吓得当场就呆若木鸡,手里的布巾“啪嗒”一声,直直掉落在地。
这事儿啊,还得从7天前说起。那天,春兰从镇上赶集回来,走到青山村外的岔路口时,突然瞧见路中间有个大得离谱的脚印。这脚印形状和人脚相似,可尺寸比普通男人的脚大了足足两倍还不止呢!脚印边缘还沾着青绿色的粘液,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劲儿。春兰左右张望了一番,路旁的芦苇荡安静得可怕,连只鸟雀的影子都见不着。
春兰心里虽然有点发毛,但还是壮着胆子,想把脚伸进去比对一下。哪知道,刚碰到那粘液,天色瞬间就暗了下来。狂风“呼呼”地呼啸着,芦苇被吹得“沙沙”作响,一道惊雷“轰隆”一声,直直劈在不远处的一棵柳树上,溅起一片火星。春兰吓得魂飞魄散,拼命想把脚抽出来,可脚踝就像被什么东西死死粘住了,怎么使劲都拔不出来。她急得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猛地一使劲,脚终于挣脱了出来。与此同时,天又亮堂了,风也停了。刚才被雷劈过的柳树,竟然看不到半点焦痕,就像啥事儿都没发生过一样。春兰心里直犯嘀咕,觉得自己肯定是冲撞了山里的神灵,不敢再多停留,赶紧绕开脚印,一路小跑着往家赶。
回到家没两天,春兰就总感觉心口发闷,吃什么都吐,连喝口热水都能反胃。这天,夏荷过来给她送刚蒸好的玉米饼。一进门,就看到春兰趴在炕沿上干呕。夏荷笑着打趣道:“姐,你这模样,该不会是有身孕了吧?”春兰一听,急忙直起身子,瞪了夏荷一眼,说道:“你姐夫都走了3年,我天天守着这屋子,大门都很少出,哪来的孩子?”
可谁能想到呢,又过了两天,春兰的肚子竟然像吹了气一样鼓了起来,就像揣了个小南瓜。到了夜里,她疼得冷汗直冒,额头上的汗水把枕头都浸湿了。夏荷实在看不下去了,想要跑去邻村找王大夫。春兰一把拉住她,声音颤抖地说:“不行!要是让村里人知道我一个寡妇怀了孕,唾沫星子都能把我淹死,我以后还怎么在村里待下去啊!”
然而到了第3天,春兰疼得在炕上直打滚,明显是要生了。夏荷实在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帮忙接生。屋里,春兰的惨叫声一声接着一声。屋外,突然狂风大作,乌云黑压压地压了下来,和7天前的情景一模一样。等风停了,春兰也生下了孩子。夏荷赶忙去包裹孩子,手一摸,只觉得凉冰冰、滑溜溜的,低头一看,竟然是一条小臂粗的青蛇,正吐着信子看着她。夏荷吓得话都说不利索了,哆哆嗦嗦地把青蛇递到春兰面前。春兰一看,眼泪“刷”地就流了下来,心里又害怕又慌乱。
夏荷赶忙劝道:“姐,这东西可不能留啊,要是被人看见,肯定说你是妖怪,说不定还会把你绑起来烧死呢!”夏荷走后,春兰捧着青蛇,心里堵得难受。虽说这青蛇怪异得很,但也是从自己肚子里出来的呀。她咬咬牙,决定把蛇扔到后山去。
第二天一早,春兰裹了块布,把青蛇包在里面,往后山走去。到了山坳的老松树下,她把青蛇放在地上,捡起一块石头。可看着青蛇吐着信子,眼睛亮晶晶的,怎么也下不去手。刚要转身离开,就听到一个细嫩嫩的声音:“妈,别扔我!”春兰吓得一哆嗦,石头“啪”地掉在地上。蛇居然会说话,她更害怕了,扭头就往家跑。
夜里,春兰做了个梦。梦里一位身着白衣的菩萨微笑着对她说:“这蛇并非妖怪,是山神派来的,你要好好照顾它。过些日子,村里会有大难,只有它能解救大家。”春兰醒来后,赶紧找了些鸡蛋黄,往后山跑去。到了老松树下,青蛇还在那里等着。她把蛋黄放在叶子上,摸着青蛇的背说:“以后就叫你小青吧。”正说着,她听到身后有动静,回头一看是夏荷。夏荷担心春兰,偷偷跟了过来,瞧见这一幕,吓得扭头就跑。
下山时,她撞上了挑水的张婶。一着急,就把春兰生蛇、蛇会说话的事儿全说了出去。这话就像火星掉进了油锅里,瞬间在青山村炸开了锅。村民们扛着锄头、扁担,跟着村长赵大爷往后山走去。远远地,就看见春兰蹲在松树下,小青正吃着蛋黄,还吐着信子,像是在和春兰说话。赵大爷举着烟袋锅子,怒喝道:“春兰,你是不是被邪祟迷了心窍?这蛇留着,咱们村都要遭殃!”春兰赶紧把小青护在身后,说道:“它不是妖怪,是菩萨托梦让我照顾的。”赵大爷气得吹胡子瞪眼:“胡扯!”旁边一个壮汉举起锄头就朝小青砸去。眼看锄头就要落下,小青突然“嘶”了一声,身子一下子长到2米多长,鳞片泛着青光,声音也粗了些:“妈,快趴我背上!”春兰愣了一下,赶紧爬了上去。小青带着她往山深处游去,村民们在后面追赶,没一会儿就被甩得没了踪影。
转眼到了秋收时节,青山村的稻田一片金黄,稻穗沉甸甸地压弯了腰。赵大爷站在田埂上,摸着胡子,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今年准能多打二十石大米,大家都能过个好年!”突然有人大喊:“快看天上!”大家抬头望去,只见黑压压的蝗虫从北边铺天盖地地飞来,像一片乌云。蝗虫落在稻穗上就开始啃,“咔嚓咔嚓”的声音让人心里直发慌。村民们拿着扫帚、竹竿奋力驱赶,可蝗虫实在太多了,刚打落一片,又涌来一片。不到半个时辰,稻穗就被啃得精光,只剩下光秃秃的稻秆。赵大爷蹲在地上,双手抓着头发,唉声叹气。村民们也都红了眼,有的妇女忍不住抹起了眼泪。这稻子可是全家一年的指望啊!
就在这时,后山传来“沙沙”的响声。大伙扭头一看,只见数不清的青蛇从山上游了下来,领头的正是小青。此时它比水桶还粗,鳞片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小青带着蛇群冲进稻田,一口能吞十几只蝗虫,蛇尾一扫就能打落一片。春兰背着竹篓跟在后面,里面是她连夜炒的麦麸。她一边跑一边撒在地上给蛇群补充力气,还大声喊道:“大伙别愣着,家里有吃的都拿来给蛇群垫垫肚子!”村民们这才反应过来,有的跑回家端米缸,有的拿着刚蒸的馒头,连小孩都捧着炒豆子跑过来往地上撒。
小青又朝池塘的方向“嘶”了一声。没多久,一群青蛙“扑通扑通”跳进田里跟着捉虫。一直忙到傍晚,最后一只蝗虫被小青吞进肚子里。原本光秃秃的稻杆上,剩下的稻穗竟重新挺了起来。虽然还有些虫咬的痕迹,但好歹保住了大部分。
后来,村民们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护村蛇神”四个字。春兰每天还是会去后山看望小青,只是身边多了许多帮手。孩子们会捉些蚂蚱送来,妇女们带着刚蒸的馒头,赵大爷也会拎着一壶好酒,坐在松树下和小青聊庄稼的事儿。夏荷每次去都会带上一块红枣糕,红着脸说:“小青,以前是我糊涂,你别记恨我。”小青就会吐个信子,尾巴扫过地面,溅起些露水,在阳光下闪烁着七彩的光,仿佛在笑着应承。
从此,青山村在小青的守护下,年年风调雨顺,村民们也都过上了安稳幸福的日子。朋友们,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勿以异样定善恶,打破偏见才能看见真相。村民们因为小青蛇的外形和春兰未婚生子的特殊遭遇,就断定它是妖怪,险些酿成大错。这其实是在警示我们,面对超出认知的人或事时,急于贴标签、下判断往往会掩盖真相,包容和了解才是化解误解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