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站在雨中,金箍棒斜指地面,雨水顺着他金色的毛发流淌。
他看着眼前陷入狂喜的百姓,心中却没有多少喜悦,只有一种沉甸甸的疲惫和更深的寒意。
这场雨,来得太迟,代价太大。
他抬头,望向那依旧阴沉、但已降下甘霖的天空,目光仿佛穿透了云层,看到了凌霄宝殿上那张阴沉铁青的脸。
“玉帝老儿!”
他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这梁子,结大了!”
唐僧在沙僧的搀扶下,站在屋檐下,看着这场久违的甘霖。
雨水洗刷着大地,却洗不净他心中的阴霾。
他想起凤仙郡百姓易子而食的惨状,想起玉帝那轻飘飘的、充满施舍意味的“网开一面”,再想起狮驼国、灭法国……
他闭上眼,双手合十,低声诵念着经文。
只是那经文声,在喧嚣的雨声和百姓的哭喊中,显得格外微弱和迷茫!
佛说慈悲,可这慈悲,在至高无上的天条和神权面前,竟是如此脆弱和廉价?
猪八戒在雨中张开大嘴接着雨水,嘟囔着:“总算下雨了,可憋死老猪了!不过这玉帝老儿,啧啧,真不是个东西!”
他虽贪懒,却也分得清好歹。
沙僧默默地看着雨幕,又看看师父和大师兄,眼中充满了忧虑。
天庭似乎比妖魔更可怕!
数日后,凤仙郡重现生机。
上官正率全郡百姓,为唐僧师徒立下长生牌位,尤其是孙悟空的牌位,被供奉在祠堂最显眼的位置。
百姓们箪食壶浆,夹道相送,感激涕零。
辞行之时,上官正跪伏在地,恭恭敬敬地为唐僧牵马坠蹬,送出很远。
他看向孙悟空的眼神,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敬畏和感激:“大圣活命之恩,凤仙郡永世不忘!只盼……只盼天庭之上,能多几位如大圣这般心系苍生的神明。”
他话语中的深意,不言自明。
孙悟空只是摆了摆手,扛着金箍棒,头也不回地踏上了西行路。
只是在他转身的刹那,无人看见,他眼中那缕金色火焰,燃烧得更加炽烈,仿佛要焚尽一切虚伪与不公!
凤仙郡的雨停了,但这场因“供品被狗舔食”而起的三年大旱,以及玉帝那荒谬残酷的惩罚、在天庭被迫收回成命的“屈辱”,却如同长了翅膀的风暴,以惊人的速度席卷了整个三界!
无数土地、城隍、山神、河伯,通过自己的渠道得知了内情。
他们震惊于玉帝的“小肚鸡肠”和对生命的漠视,私下议论纷纷。
许多原本虔诚供奉天庭的凡人国度,香火都明显黯淡了许多。
凤仙郡的故事被编成各种话本、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玉帝小心眼”成了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天庭的威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地府幽冥,阎罗王看着生死簿上凤仙郡那三年暴增的、因饥渴和绝望而死的冤魂名册,摇头叹息。
判官笔尖凝聚的怨气,浓得化不开。
十殿阎罗相顾无言,对天庭的敬畏,蒙上了一层阴影。
四海龙族,四海龙王遵旨降雨后,聚于东海龙宫。
东海龙王敖广捋着龙须,神色复杂:“玉帝此举,实非明君之道。我龙族行云布雨,本为泽被苍生,此番却成了其维护颜面的工具。”
其他三海龙王也心有戚戚焉。
龙族本就对天庭听调不听宣,此事之后,离心更甚。
消息传到妖魔耳中,更是引起一片嗤笑。
“哈哈哈!堂堂玉皇大帝,心眼比针尖还小!”
“为了点破供品,饿死几十万人?啧啧,比俺们妖怪还狠!”
“看来这天庭,也不过如此!以后抢供品,更不用顾忌了!”
妖心浮动,对天庭的畏惧大减。
而风暴的中心——天庭,气氛更是压抑到了极点。
凌霄宝殿上,玉帝的脸色一日比一日阴沉。
他能感觉到,那些看似恭敬的目光背后,隐藏着的质疑、嘲讽,甚至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南极仙翁一系的气焰明显高涨,在朝会上谈论“仁政”、“民心”的次数越来越多。
紫微大帝依旧沉稳,但偶尔扫过来的目光,却让玉帝感到一种被看透、被算计的寒意。
就连他的一些心腹,如李靖、哪吒,态度也变得有些微妙。
“民心?民心!”
玉帝独自坐在冰冷的凌霄宝座上,咀嚼着这两个字,眼中却只有冰冷的怒火和扭曲的恨意。
“朕乃三界之主!统御诸天!朕的威严,就是天条!朕的意志,便是天命!这些蝼蚁,这些叛逆,他们懂什么?!”
南极仙翁那张看似悲悯的脸,紫微大帝那深不可测的眼神,孙悟空那双充满不屈与嘲讽的金睛……在他脑海中反复闪现。
他感觉自己的权柄正在被无形的力量侵蚀、动摇!
这一切,都始于凤仙郡!不止于凤仙郡!
始于那个该死的上官正!不只是上官正!诸天众神个个都像上官正!
始于那个胆大包天的妖猴!又不止是哪个胆大包天的弼马温!
什么齐天大圣,不过是如来、长生、紫微互相博弈的棋子罢了!
可怜虫,都是可怜虫啊!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玉帝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冷的龙椅扶手,发出笃笃的轻响,在空旷的大殿中格外刺耳。
“威望受损、人心浮动?不过虚言!背后诸位帝君的谋划才是根本。若再不采取激烈手段,震慑三界,这凌霄殿怕是要换主人了!”
一个疯狂而危险的念头,在他心中滋生、蔓延。
他需要一场雷霆风暴!一场足以让三界重新在他脚下颤抖的剧变!
他要彻底清洗那些心怀叵测者,重塑无上天威!哪怕血流成河!
凤仙郡的一场雨,浇灌了干涸的大地,却也在至高无上的天庭,种下了一颗足以颠覆三界的、扭曲而暴戾的种子。
平静的假象之下,一场席卷天地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而毫不知情的唐僧师徒,依旧跋涉在通往灵山的最后路途上,前方的雷音寺,在祥光瑞霭中,似乎也蒙上了一层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