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明嘉靖年间,江南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饿得皮包骨头。偏生祸不单行,入秋后一场怪病从南边传来,染病的人先是高烧不退,接着浑身长出紫黑色的疮,不出三日便一命呜呼。官府请了无数郎中,熬了无数汤药,可这病来势汹汹,连郎中自己都难逃一劫。

镇子西头的王铁匠家也未能幸免。他媳妇先病倒的,接着是两个孩子,最后连他自己也发起高烧来。王铁匠躺在床上,听着屋外此起彼伏的哭声,心里明白,这一家子怕是要交代在这场瘟疫里了。

就在他迷迷糊糊快咽气的时候,忽然听见院子里“咔嗒”一声,像是有人推开了门。王铁匠强撑着睁开眼,只见一个穿灰布长衫的老头站在门口,手里撑着一把油纸伞。那伞面黑乎乎的,上面画满了歪歪扭扭的符咒,看着就渗人。

“老丈……”王铁匠嘶哑着嗓子喊了一声,可老头没理他,径直走到床前,把伞往地上一插,伞尖“滋滋”地冒出一缕青烟。紧接着,老头从袖子里掏出一把香灰,撒在王铁匠和他家人的额头上。说来也怪,那香灰一沾皮肤,王铁匠就觉得浑身发烫,可烧着烧着,竟慢慢退了下去。

老头收起香灰,又看了王铁匠一眼,叹了口气:“这伞能吸瘟气,可伞骨会烂,得用功德香火养着。”说完,他转身就走,转眼消失在院门外。

王铁匠挣扎着爬起来,发现妻儿已经退了烧,只是还虚弱得很。再看那把伞,伞面符咒隐隐发亮,伞骨却黑了一截,像是被火烧过似的。

消息很快传遍了镇子。镇上的大户周员外听说王铁匠家有能治瘟疫的伞,立刻派人上门,许诺一百两银子买下。王铁匠摇头:“这伞不是我的,是那位老丈留下的,我不能卖。”

周员外冷笑:“你救得了自己一家,可救得了全镇人?若你舍不得银子,我只好报官,说你私藏神物,意图不轨!”

王铁匠没法子,只好把伞借给周员外。周员外得了伞,立刻召集全镇百姓,说要用这伞驱散瘟疫。他让伞在镇子中央转了一圈,果然,不少病人的高烧退了下去。可伞骨又黑了几分,周员外却舍不得用香火养它,只把它锁在自家库房里,说等瘟疫过去再还给王铁匠。

谁知没过几天,瘟疫又卷土重来,而且比之前更凶。周员外慌了,再次请王铁匠帮忙。王铁匠赶到周家,发现那把伞已经烂得不成样子,伞骨断了两根,符咒也模糊不清。他叹了口气:“伞骨烂成这样,再吸瘟气就要碎了。”

周员外急得直搓手:“那怎么办?难道眼睁睁看着大家死?”

王铁匠想了想,说:“老丈说过,这伞得用功德香火养着。我家里还有些香灰,或许能试试。”

他跑回家,把仅剩的香灰全拿出来,撒在伞骨上。说来也怪,那伞“滋滋”一响,烂掉的地方竟慢慢愈合了。王铁匠趁机举着伞在镇子里走了一圈,果然,瘟疫又退了下去。

可伞骨又黑了几分,王铁匠知道,这伞不能只靠香灰养,得做更大的功德才行。他召集镇上的百姓,说:“这伞能救人,可也耗损自身。若想彻底赶走瘟疫,咱们得一起做善事。”

百姓们纷纷响应。有人捐粮,有人熬药,有人帮着埋葬死者。王铁匠带着伞,挨家挨户走,伞吸走了瘟气,百姓们也积了功德。渐渐地,伞骨不再烂得那么快,符咒也重新亮了起来。

三个月后,瘟疫终于退了。镇子里活下来的人,个个对王铁匠感恩戴德。周员外也羞愧难当,把伞还给王铁匠,还捐了一笔钱修缮庙宇,说是替自己积功德。

王铁匠把伞供在自家堂屋里,每天焚香祭拜。那伞也不知是什么来历,可它救了全镇人的命,大家都说,这是瘟神伞的反面——不是带瘟疫来的,而是带走瘟疫的。

后来,这把伞的故事越传越远,甚至有人专门跑来镇子,想求王铁匠借伞一用。可王铁匠只是摇头:“这伞不是我的,是那位老丈留下的。他让我记住,伞能吸瘟气,可伞骨会烂;人能积功德,可人心若黑了,比伞骨烂得还快。”

从此,镇子里再也没闹过瘟疫。而那把伞,一直供在王铁匠家,伞面符咒时亮时暗,仿佛在提醒人们——善恶因果,从来都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