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 第786章 雷公寻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上古时候,天上有个专管打雷的神仙,人称雷公。这雷公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髯,看上去凶神恶煞,其实性情颇为耿直。他别无他好,唯独痴迷击鼓之道,那天上雷声轰隆,不是别的,正是他在敲击一面硕大无比的天鼓。

雷公虽然技艺高超,却有个不足为外人道的缺陷——耳背。这毛病说来蹊跷,因他终日与雷鸣为伴,久而久之,耳朵就不太灵光了。他自己不觉得,反倒常埋怨旁人说话如同蚊呐。

这一日,天宫举办盛宴,诸神欢聚。雷公多饮了几杯琼浆,击鼓助兴时愈发卖力,直震得凌霄宝殿簌簌发抖。王母娘娘皱了几次眉,他全然不见;玉帝咳嗽示意,他充耳不闻。最后还是太白金星凑到他耳边大喊:“别敲了!再敲凌霄殿要塌了!”雷公这才讪讪停手。

宴席散去,雷公醉醺醺回到府邸,倒头便睡。他有两根心爱的鼓槌,一名“震岳”,一名“惊霄”,是取东海扶桑神木的枝干,经太上老君炉火淬炼而成,通体紫金流光,轻重得宜。平日他对这两根鼓槌爱若性命,这日醉酒,却随意搁在案上便睡了。

恰逢一只九头鸟从窗外飞过。这九头鸟乃罕见妖物,九双眼睛十八只眼珠,最喜偷窃稀奇宝贝。它见雷公酣睡,鼓槌无人看管,便悄无声息地溜进来,叼起一根鼓槌便飞走了。

翌日清晨,雷公头痛欲裂地醒来,正要取鼓槌练习,却惊见只剩“震岳”,“惊霄”不翼而飞!他这一急非同小可,翻遍整个府邸也不见踪影,问遍天上仙友也无消息。

没了鼓槌,天鼓却不能不敲。雷公只得抡起拳头捶打。可他耳背得厉害,听不清鼓声节奏,手下没了轻重,一会儿捶得震天响,一会儿又轻若蚊蝇。更糟的是,单凭拳头击鼓,无法精准控制方位,本该降雨的地方旱得冒烟,不需雨水之处却洪水滔天。

人间顿时乱了套。该下雨时不下,禾苗枯焦;不需雨时偏偏雷雨交加,冲毁田舍。百姓焚香祷告,玉帝得知原委,将雷公叫去狠狠训斥一顿,命他七日内必寻回鼓槌,否则严惩不贷。

再说人间某地有个牧童,名叫阿聪,年方十四。他自小父母双亡,替财主放牛为生。别看阿聪年纪小,却有个奇特本领——能听懂鸟语。这日他正在山坡放牛,忽见一群鸟雀惊慌飞过,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一只麻雀道:“可怕可怕!刚才我看见一只九头怪鸟叼着根闪亮棍子飞过去了!”

喜鹊接话:“我也见了!那怪鸟往西山黑洞飞去了,吓得我差点从树上掉下来!”

阿聪心下好奇,又见连日天象异常,庄稼都快旱死了,总觉得事有蹊跷。傍晚回村,他将鸟雀的话说与村中老人听。老人们面面相觑,一位白发老翁拄杖道:“孩儿啊,老人传言西山确有妖洞,但从无人敢去。你年纪小,莫要冒险。”

是夜,阿聪辗转难眠。忽听窗外雷声隐隐,却不见半滴雨水。他心一横,暗道:若是妖物作祟,我既知道了,怎能坐视不管?翌日天未亮,他偷偷备好柴刀、绳索和干粮,直奔西山而去。

西山险峻,林深苔滑。阿聪跋涉整日,至黄昏时,果然在半山腰发现一个隐蔽山洞。洞口怪石嶙峋,阴风阵阵。他正犹豫是否进去,忽听洞内传来古怪声响,似鸟鸣又似人语。

阿聪屏息静听,竟听懂那话:“嘻嘻,好宝贝!偷来这么多天,那傻雷公还没找来!”

另一个声音道:“怕什么?雷公耳背,找一百年也找不到这里!”

阿聪恍然大悟:原来是这妖鸟偷了雷公的鼓槌!他悄悄探头望去,只见洞内一只硕大无比的怪鸟,生着九个头,中间那个头正叼着一根紫光闪闪的棍子玩耍。

阿聪自知不是妖鸟对手,灵机一动,想起腰间别着的牛角号——这是平日放牛召唤牛群用的。他退到远处,鼓起腮帮吹响号角。

“呜——呜——呜——”

号角声在山谷回荡,俨然如同什么猛兽咆哮。九头鸟吓了一大跳,十八只眼睛齐齐转向洞外,警惕地张望。阿聪趁机溜到山洞另一侧,学起老虎叫声。他在山中放牛日久,学虎啸狼嚎惟妙惟肖。

九头鸟越发不安,九个脑袋争论起来:

“是老虎吗?” “不像不像!” “莫非是雷公找来了?” ......

趁它们争吵,阿聪又绕回原处,这次学起了雷声轰鸣:“轰隆隆!轰隆隆!”

这一下可把九头鸟吓坏了。它最怕雷公,当即扑棱着翅膀飞出洞来,打算逃之夭夭。慌乱中,那根鼓槌从它口中掉落,“当啷”一声滚到草丛里。

阿聪心中暗喜,待九头鸟飞远,忙跑去拾起鼓槌。这鼓槌入手温热,隐隐有紫电流转,果然不是凡物。他正要下山,忽然天色大变,乌云密布,雷声隆隆。

原来雷公虽耳背,但与自己的鼓槌心有灵犀,感觉到“惊霄”重现人间,立即驾云赶来。只见云层中现出一个狰狞神人,声如洪钟:“何处小贼,敢偷吾槌?”

阿聪吓得魂飞魄散,忙跪地高举鼓槌:“雷公明鉴!鼓槌是九头鸟所偷,我刚从它那里诈取回来的!”

雷公耳背,只看见一个凡间少年拿着自己的鼓槌,又听不清解释,顿时大怒,伸手便要抓人。阿聪急中生智,想起雷公耳背,便运足气力大喊:“神仙且慢!我能帮你找回鼓槌,也能帮你治耳病!”

这话雷公倒是听见了“耳病”二字。他愣在半空,摸着耳朵嘀咕:“我...我有耳病?”

阿聪见有效,又喊:“是啊!神仙击鼓虽猛,却听不清节奏,所以才秩序颠倒,对不对?”

雷公老脸一红。他耳背这事,天上神仙皆知,却从无人当面说破,今日被一个凡间少年点破,不免尴尬。他降下云头,凑近些问:“你...你真能治?”

阿聪道:“我不敢保证,但我知人间有位神医,专治耳疾。神仙若信我,可随我去试试。”

雷公将信将疑,但想自己耳背确实误事,便道:“也罢。你若能治好我耳背,不但恕你无罪,还有重赏!”

于是雷公化作一个黑脸汉子,随阿聪下山。二人先到村里找了那位神医。神医替雷公把脉后道:“此乃震伤所致,需以金针通络,再以草药静养。”遂为雷公施针用药。

治疗完毕,雷公顿觉耳清目明,世间声音纷至沓来,鸟鸣虫叫,风声水声,都是以往听不真切的。他欣喜若狂,对阿聪道:“好孩子!你帮了我大忙!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阿聪却摇头道:“我不敢要赏赐。只求神仙赶快用鼓槌敲响天鼓,为我们下一场透雨。庄稼都快旱死了。”

雷公闻言一怔,面露惭色:“是我疏忽了。”当即现出真身,驾云升至半空,取出“震岳”、“惊霄”两根鼓槌。

这一次,双槌在手,雷公耳聪目明,击出的鼓声节奏分明,轻重有度。但见乌云汇聚,电光闪烁,随后甘霖普降,大地久旱逢雨。枯黄的禾苗重新挺立,干涸的河床再见流水,百姓纷纷奔出屋外,在雨中欢呼雀跃。

雨毕,雷公回到阿聪身边,感慨道:“往日我只知击鼓,却不知聆听。今日才明白,这雷声不仅是天的怒吼,也是地的呼吸,是万物生长的节奏啊。”

他为感谢阿聪,赠予三样礼物:一只能与百鸟通话的金哨;一支旱时求雨的法器;还有一句承诺——凡阿聪后人遇天旱,焚香祷告,必得甘霖。

此后,雷公击鼓时更加注重节奏韵律,人间风调雨顺。而阿聪长大成人后,成为当地有名的雨师,每逢旱季,人们便见他吹响金哨,引来百鸟齐鸣,不久便有雨水降临。

至于那只九头鸟,听说后来被雷公收服,专门看守天鼓,将功补过去了。而雷公耳背的故事,也在人间流传开来,人们才知道,原来那位看似暴躁的雷神,不过是个痴迷音乐的耳背鼓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