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网游动漫 >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 第2章 齐齐哈尔市《建华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章 齐齐哈尔市《建华区》

探秘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历史、文化与现代交融的魅力之地

建华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心北部,是这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总面积120.61平方千米 ,其中城区面积25.84平方千米,农村面积94.77平方千米。区域不大,却浓缩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拥有众多值得一游的景点和令人垂涎的美食,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建华区,领略它的独特魅力。

一、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早在公元前后,建华区域就有先祖繁衍生息,在漫长岁月的演变中,这里逐渐发展起来。明清年代,建华区域成为北疆战略要地,在区域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

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出于抗击沙俄入侵、便于南北信息传递和巩固边陲统治的考量,清朝政府在今境内域索伦总管驻地卜奎(魁)村(今清真寺一带)建卜奎驿站,亦称西站。驿站的建立,成为了区域发展的重要契机,促进了人员往来和物资流通。

1691年(清康熙三十年),朝廷派副都统品级总管马布岱驻境内,并监筑齐齐哈尔城。同年七月十九日,奉御旨在卜奎驿站东北建起齐齐哈尔城,同时设城守尉,领兵防守及管理军政。此后,墨尔根(今嫩江县)副都统移驻境内,正式设置副都统一员。1699年(清康熙三十八年),黑龙江将军萨布素自墨尔根移驻境内,齐齐哈尔(今建华区域)在黑龙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位很快被确立起来,城乡开始向今建华区域外扩展。在这一时期,城市的建设和行政机构的完善,为区域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齐齐哈尔地方(境内)的一切军政、旗民事务均由黑龙江将军衙门(今区政府北邻)与齐齐哈尔副都统合署统理。到了1907年(光绪三十二年),为适应城乡发展需要,齐齐哈尔始划警察辖区,变条(街)管理为片(区)管理,将原划分的警防东、南、西、北、中5个段改为东、南、西、北、中5个区,各区警务及部分民政事务由各区所驻警察署负责,故称警署区,这也被视作建华区建置之始。

此后,建华区的发展历经波折,先后经历了不同的行政区划调整和变革。1946年4月齐齐哈尔解放,5月21日,齐齐哈尔市政府在今建华区域内的一、五、六区建立民主政府,各区开始相对独立行使权利。1954年12月11日,一区和五区部分合并成立北关区,四区(由六区改)与五区部分合并成立龙沙区。1958年2月,北关区与龙沙区合并称龙沙区,同年11月实行“以厂为轴,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国营建华机械厂与龙沙区合二为一成立建华人民公社。1961年8月恢复行政区域建制称建华区,1980年5月28日成立区人民政府,“建华”之名沿用至今。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建华区也涌现出许多历史人物,他们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为区域发展做出贡献。例如,达斡尔民族英雄玛布岱,1691年他参与选定嫩江东岸卜奎驿站附近为筑城之所,并从锡伯、卦勒察、达斡尔内挑选1000名壮丁披甲筑建齐齐哈尔城 。玛布岱广场中央矗立着他的座像,向人们讲述着那段建城往事。

二、乡镇简介

建华区下辖4个行政村,分别有着各自的特色与发展轨迹。

曙光村,作为城区的“菜篮子”“果盘子”,其设施农业、精品农业颇具规模。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900亩,拥有日光温室330栋,叶菜类种植实现一年七茬,每栋经济效益5万元至7万元,全村设施蔬菜年产值在千万元左右。2014年,曙光红丁萝卜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闻名遐迩。村里的中谷花卉市场覆盖全市及黑龙江省西部,不仅为村民带来租金收入,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此外,曙光村民风淳朴,是全国法治示范村、省级文明村,村民们配合默契,共同推动着村子的发展。

其他几个行政村也在各自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有的在农业种植方面不断探索新的品种和技术,有的则利用临近城区的地理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和物流等产业,为建华区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三、必游景点

卜奎清真寺

卜奎清真寺位于建华区清真路38号,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早于齐齐哈尔城的建立。它是黑龙江省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清真寺之一,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伊斯兰建筑特色。寺内建筑精美,有大殿、窑殿、对厅、讲堂等,砖雕、木雕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不仅是宗教活动场所,更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吸引着众多游客和信徒前来参观、礼拜。

黑龙江将军衙门遗址

黑龙江将军衙门曾是清朝在黑龙江地区的最高军事和行政机构,位于建华区。虽然如今建筑大多已不复存在,但遗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从这里可以追溯到当年黑龙江将军在此处理军政事务、维护边疆稳定的场景,对于研究东北地区的历史和清朝的边疆治理有着重要意义。

劳动湖

劳动湖宛如一条碧绿的丝带贯穿建华区,湖水清澈,景色秀丽。湖边绿树成荫,设有步行道和休闲广场,是市民和游客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夏日里,人们可以在湖边欣赏湖光山色,感受微风拂面的惬意;冬季,这里则成为天然的溜冰场,充满欢声笑语,展现出独特的北国风情。

四、民俗风情

建华区居住着汉、满、回、蒙、鲜、达斡尔等24个民族 ,各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处,形成了多元融合的民俗风情。

春节期间,各民族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汉族家庭会贴春联、包饺子、放鞭炮,一家人团聚一堂,共度佳节;满族则会举行传统的祭祀活动,缅怀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达斡尔族会进行传统的曲棍球比赛,展现民族特色体育文化,整个区域沉浸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

在饮食文化上,各民族特色美食相互交融。回族的清真美食,如手抓羊肉、烤羊肉串等,以其独特的风味深受人们喜爱;满族的粘食,像粘豆包、打糕等,口感软糯,香甜可口,也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的一部分。不同民族的服饰、传统手工艺等也在建华区相互影响、传承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

五、特色美食

齐齐哈尔烤肉

这是建华区乃至齐齐哈尔市的标志性美食。选用新鲜的牛肉或羊肉,切成薄片,在特制的烤炉上烤制。独特的蘸料是烤肉的灵魂,一般由麻酱、韭菜花、腐乳、辣椒油等调制而成,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调配。烤肉搭配酸菜、洋葱等配菜,解腻又爽口,让人回味无穷。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朋友聚餐,齐齐哈尔烤肉都是必不可少的美食选择。

曙光红丁萝卜

作为曙光村的特色农产品,曙光红丁萝卜不仅口感清脆、甘甜多汁,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它既可以直接生食,品尝其原汁原味的清甜,也可以制作成凉拌菜、腌制咸菜等,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由于其品质优良,还远销外地,成为建华区的一张美食名片。

粘豆包

这是具有满族特色的美食,在建华区也广受欢迎。以黄米面为皮,红豆沙为馅,通过蒸制而成。黄米面的外皮软糯有嚼劲,红豆沙馅香甜细腻,吃的时候可以蘸上白糖,口感更加丰富。粘豆包通常在冬季制作,储存方便,是当地人冬季餐桌上的常见美食。

六、旅游指南攻略

最佳旅游时间

建华区四季分明,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景色和活动。夏季(6 - 8月)气候凉爽,适合游览劳动湖等自然景点,还可以参加各种户外活动;冬季(12 - 2月)银装素裹,是体验冰雪项目的好时机,如在劳动湖滑冰、参加雪地足球赛等。春秋两季则气候宜人,适合参观历史文化景点,感受建华区的历史底蕴。

交通指南

建华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水路、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如果选择飞机出行,可以先抵达齐齐哈尔三家子机场,再乘坐机场大巴或出租车前往建华区;乘坐火车的话,齐齐哈尔站和齐齐哈尔南站都有多趟列车停靠,从车站到建华区可乘坐公交车或打车;自驾的游客可以通过“301”国道等主要公路到达建华区。

住宿推荐

建华区有各种档次的住宿可供选择。想要享受高品质服务的游客,可以选择位于市中心的星级酒店,如希尔顿欢朋酒店等,酒店设施齐全,服务周到;追求性价比的游客可以选择快捷酒店或民宿,分布在各个区域,出行和生活都很方便。

行程规划

- 一日游:上午参观卜奎清真寺,感受宗教文化与建筑艺术的魅力;中午品尝齐齐哈尔烤肉,体验当地特色美食;下午前往劳动湖,漫步湖边欣赏自然风光,放松身心。

- 两日游:第一天,参观黑龙江将军衙门遗址,了解历史变迁,之后游览卜奎清真寺;晚上品尝粘豆包等特色小吃。第二天,前往曙光村,体验乡村生活,购买曙光红丁萝卜等特色农产品,下午返回市区自由活动或购物。

建华区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民俗风情、丰富的美食和迷人的景点,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地方。无论是历史文化爱好者,还是美食探寻者,亦或是休闲度假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收获难忘的旅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