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东部,有这样一片充满故事与活力的土地——铁锋区。它总面积742.7平方千米,地处齐齐哈尔市区东部,北邻建华区和富裕县,东濒乌裕尔河,南与昂昂溪区毗连,西靠龙沙区。这里居住着汉、满、蒙、回等21个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历史与现代交织,工业与自然共生,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了解铁锋区。
一、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铁锋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当时的区域辖八里岗子,即如今南浦路至二玻璃厂西一带。随着时间的推移,1933年铁道局在火车站西大兴土木,这里的占地面积随之扩大,住户也逐渐增多。到1938年,区域初具规模,西起龙华区界,东至火车站,与龙江县相接,北界东盛区,南临龙江县,被称为东区。
1945年齐齐哈尔解放,1946年东区与龙华区合并称四区。在1947 - 1948年,区域范围进一步扩大,跨入炮台屯、皖屯、四家子卢屯、樊屯、十五里屯。1951年,将所辖村屯归农村区,面积缩小,改称六区。1955年2月,第五区所辖的工人屯一带划归第六区,将第六区改称铁东区。1958年,为了实现人民公社化,实行政企合一的体制,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撤销了铁东区建制,并将所辖的区域划成铁锋、和平、火车头三个人民公社,并分别设立了公社委员会。1961年8月30日,将铁锋、火车头、和平3个公民公社合并组成一个铁锋人民公社。1980年5月31日正式命名为铁锋区,而后将边屯公社、扎龙渔场种畜场划入,形成如今的规模。
在这片土地上,也涌现出了许多对区域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物。虽然他们没有留下广为流传的传奇故事,但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默默耕耘,推动着铁锋区的发展。例如,那些参与铁路建设和维护的工人,他们为铁锋区成为铁路交通的重要节点贡献了力量,使得铁锋区因铁路而兴,铁路也成为铁锋区名字的由来和发展的重要脉络,寓意“铁路先锋区”。
二、乡镇简介
铁锋区下辖1个镇,即扎龙镇。扎龙镇地处铁锋区东部,东与富裕县繁荣乡接壤,南与昂昂溪区水师营满族镇相连,西与铁锋区种畜场相邻,北与富裕县友谊达斡尔族满族柯尔克孜族乡毗邻 。它的总面积达到350平方千米,户籍人口约1.2万人 。扎龙镇地形平坦开阔,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这里的经济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中国最大湿地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农业方面,扎龙镇主要种植玉米、大豆、水稻等农作物,近年来也在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如绿色蔬菜种植、特色养殖等。而依托扎龙自然保护区,旅游业成为扎龙镇的另一大支柱产业。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丹顶鹤等珍稀鸟类,体验独特的湿地风光。镇里的居民也围绕旅游业发展起了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三、必游景点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铁锋区最知名的景点,也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它位于乌裕尔河下游,总面积21万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7万公顷。这里是众多珍稀鸟类的栖息地,尤其以丹顶鹤闻名于世,全球约四分之一的丹顶鹤在此繁育。保护区内湖泽密布,苇草丛生,鱼虾丰富,为鸟类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和繁殖环境。
游客来到这里,可以欣赏到丹顶鹤优雅的身姿,它们或在水中觅食,或在空中翱翔。每年的4 - 5月是丹顶鹤的繁殖期,此时来观赏,可以看到丹顶鹤求偶、筑巢等有趣的行为。保护区内设有观鹤台,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丹顶鹤放飞表演,感受这些精灵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震撼。此外,保护区内还有众多其他鸟类,如白枕鹤、白头鹤、灰鹤等,是鸟类爱好者的天堂。
锦鹤观光牧场
锦鹤观光牧场是一个集养殖、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化牧场。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大规模的奶牛养殖,了解牛奶的生产过程。牧场内设有专门的参观通道,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奶牛的生活环境,还能品尝到新鲜的牛奶和奶制品。牧场周围环境优美,绿草如茵,还有各种休闲设施,是亲子游和家庭出游的好去处。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乡村生活,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金鹤稻米小镇
金鹤稻米小镇以优质稻米种植为基础,打造了一个融合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的特色小镇。小镇内种植着大片的水稻,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景色。春季,稻田里一片翠绿,生机勃勃;秋季,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呈现出丰收的景象。游客可以参与到水稻种植、收割等农事活动中,体验农民的辛勤劳作。此外,小镇还设有稻米文化馆,展示了稻米的种植历史、加工工艺等知识,让游客对稻米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民俗风情
铁锋区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各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处,共同传承和发展着独特的文化。在传统节日方面,春节期间,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汉族家庭会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满族则会举行传统的祭祀活动,祭祀祖先,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平安;蒙古族会举办那达慕大会,进行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体育活动,展示蒙古族的勇敢和力量。
在民间艺术方面,铁锋区有许多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比如东北二人转,以其幽默风趣的表演风格和独特的唱腔深受当地百姓喜爱。演员们通过生动的表演,讲述着生活中的故事,传递着欢乐和正能量。还有剪纸艺术,当地的剪纸艺人用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能创作出精美的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包括人物、动物、花卉等,反映了当地的生活和文化。
五、特色美食
齐齐哈尔烤肉
作为齐齐哈尔的特色美食,铁锋区的烤肉自然也别具风味。齐齐哈尔烤肉选用新鲜的牛肉或羊肉,切成薄片,放在特制的烤炉上烤制。独特的蘸料是烤肉的灵魂,一般由麻酱、韭菜花、腐乳、辣椒油等调制而成,根据个人口味还可以加入孜然、芝麻等调料。烤肉时,肉片在烤炉上滋滋作响,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搭配上酸菜、洋葱等配菜,既能解腻,又能增添独特的风味。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朋友聚餐,齐齐哈尔烤肉都是必不可少的美食。
扎龙鲫鱼
扎龙鲫鱼是铁锋区的另一道特色美食。由于扎龙地区的水质优良,这里生长的鲫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扎龙鲫鱼的做法多样,常见的有红烧、清蒸、炖汤等。红烧扎龙鲫鱼色泽红亮,口感醇厚;清蒸则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鲫鱼的原汁原味,肉质鲜嫩爽滑;炖汤后的鲫鱼汤汁浓郁,味道鲜美,具有滋补养颜的功效。无论是哪种做法,都能让食客品尝到扎龙鲫鱼的独特魅力。
粘豆包
粘豆包是具有东北特色的传统美食,在铁锋区也深受人们喜爱。它以黄米面为皮,红豆沙为馅,通过蒸制而成。黄米面的外皮软糯有嚼劲,红豆沙馅香甜细腻,吃的时候可以蘸上白糖,口感更加丰富。粘豆包通常在冬季制作,储存方便,是当地人冬季餐桌上的常见美食。它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传统的传承。
六、旅游指南攻略
最佳旅游时间
铁锋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美景和体验。夏季(6 - 8月)气候凉爽,扎龙自然保护区内水草丰美,是观赏鸟类和体验湿地风光的最佳时节。此时,游客可以欣赏到丹顶鹤等珍稀鸟类在湿地中自由栖息、觅食的场景,还可以在锦鹤观光牧场和金鹤稻米小镇感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冬季(12 - 2月),铁锋区银装素裹,虽然天气寒冷,但却有着独特的冰雪景观。游客可以在这个季节体验冰雪运动,如滑雪、滑冰等。此外,冬季的扎龙自然保护区也别有一番风味,白雪覆盖下的湿地和芦苇荡,宛如一幅水墨画,吸引着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
交通指南
铁锋区交通便利,是东北地区西部区域交通物流枢纽城市的重要节点。全国79个特等站之一的齐齐哈尔火车站坐落境内,齐北、齐平、滨州等铁路线都经由此地,乘坐火车可以方便地到达全国各地。齐齐哈尔客运东站辐射两省、11个地市、25个县旗,覆盖全市七区九县,为旅客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如果选择自驾,301国道等主要公路贯穿铁锋区,交通十分便捷。此外,齐齐哈尔三家子机场距离铁锋区也不远,从机场到铁锋区可以乘坐机场大巴或出租车,方便快捷。
住宿推荐
铁锋区有各种档次的住宿可供选择。如果想要享受高品质的服务和舒适的环境,可以选择位于市中心的星级酒店,如仙鹤宾馆等,这些酒店设施齐全,服务周到,能够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
如果追求性价比,也有许多快捷酒店和经济型旅馆可供选择,它们分布在各个区域,出行和生活都很方便。例如,在火车站附近就有多家快捷酒店,价格实惠,交通便利,方便游客出行。
行程规划
- 一日游:上午前往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赏丹顶鹤放飞表演,领略湿地风光,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中午在保护区附近的农家乐品尝扎龙鲫鱼等特色美食。下午前往锦鹤观光牧场,参观奶牛养殖基地,品尝新鲜的奶制品,体验乡村生活。
- 两日游:第一天,参观铁锋区的历史遗迹,如齐齐哈尔火车站(老楼),了解其历史故事和建筑特色。中午品尝齐齐哈尔烤肉,感受当地的美食文化。下午前往金鹤稻米小镇,参观稻米文化馆,参与农事体验活动。晚上在小镇附近住宿,体验乡村的宁静夜晚。第二天,前往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深度游览,观赏各种珍稀鸟类,拍摄美丽的自然风光。中午在保护区内的餐厅用餐,下午返回市区,结束愉快的旅程。
铁锋区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自然景观、多样的民俗风情和诱人的美食,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无论你是历史文化爱好者、自然景观追求者,还是美食探险家,在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留下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