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幅画雾气氤氲,静谧深邃,唯有画面右下角,用极细的笔触,画了一个穿着淡青色裙子、背影模糊的小女孩,正仰头看着屋檐下筑巢的燕子。
没有题字。
这幅画在初选时并未引起太大重视,甚至有位年轻的艺术老师觉得“过于寡淡,不够贴合主题,缺乏儿童画的朝气”。
直到那位在义卖会上拍下墨小染画作的老者——姓沈,是学校特意聘请的艺术顾问,偶然在复审堆里看到了它。
他戴着老花镜,看了很久很久。
最终,这幅名为《檐下燕归》的水墨画,出人意料地击败了众多色彩斑斓、技法成熟的作品,获得了低年级组唯一的特等奖。
颁奖典礼在学校气派的礼堂举行。
当主持人念出“墨小染”的名字和作品名时,台下出现了短暂的寂静,随即是细碎的议论声。
聚光灯打在缓缓站起身的墨小染身上。
她穿着圣约斐的制服,步伐平稳地走上台,从沈老手中接过水晶奖杯和证书。
沈老没有多言,只是看着她,目光温和而深邃,轻轻说了句:“心有所依,方能笔下生静气。很好。”
台下,齐司晴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
她紧紧攥着手里那幅得了一等奖的抽象画的奖状,指甲几乎要嵌进纸里。
她不懂,为什么那样一幅“灰扑扑”、“什么都看不清”的画,能压过她这充满“现代感”和“力量感”的作品。
林薇薇在台下激动得差点跳起来,用力鼓掌。
墨小染捧着奖杯,感受着那冰凉的触感和沉甸甸的分量。
她看向台下,找到了坐在家长席的简寂和墨洐释。
简寂对她微笑着,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骄傲。
墨洐释依旧没什么太多表情,但微微颔首的动作,泄露了他内心的赞许。
那一刻,墨小染的心像被温水浸过,柔软而充实。
她不是为了获奖而画,她只是画出了她心中的“家”——那个有湿润石头、有空谷幽兰、有朦胧烟雨、有归燕,还有等待着她的爸爸妈妈的地方。
这份认可,让她更加确信,安静地表达自己,同样拥有力量。
然而,豪门的孩子们,远比想象中更早熟,也更懂得如何运用无形的武器。
特等奖的风光并未持续太久,便被另一种声音悄然取代。
不知从何时起,学校里开始流传一些关于墨小染的窃窃私语。
“听说她以前不住在墨家……”
“好像是从那种地方出来的……福利院,知道吧?”
“真的假的?那她怎么……”
“嘘,小声点,她过来了。”
这些话语像细小的冰碴,偶尔飘进墨小染的耳朵里。
她练字的手会微微一顿,画画时笔尖会有一瞬的凝滞,但很快又恢复如常。
她没有告诉简寂,也没有对林薇薇倾诉。
她只是更加沉默,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学习和那些“修身”的课程中。
芭蕾舞的拉伸带来疼痛,让她无暇他顾;书画的凝神静气,抚平着她内心的褶皱。
林薇薇显然也听到了风声,气得小脸通红,有一次差点要冲上去和几个议论的女生理论,被墨小染轻轻拉住了。
“小染!她们胡说八道!”林薇薇愤愤不平。
墨小染摇摇头,声音很轻:“没关系。”
她想起简寂说过,不需要向所有人证明什么,重要的是自己知道自己是谁。
但这些流言还是以某种方式,传到了简寂那里。
不是通过墨小染,而是通过圣约斐一位与简寂相熟的校董夫人。
简寂没有立刻发作,她只是在一个周末的午后,带着墨小染去了京市最高端的一家私人造型工作室。
这不是她们常去的地方,但简寂显然是这里的顶级VIp。造型总监亲自接待,态度恭敬。
简寂没有多做要求,只是让总监“帮小染设计一个适合她气质的发型”。
两个小时后,墨小染看着镜子里的人,有些怔忪。
及肩的黑发被打理得柔顺而有层次,发尾微微内扣,衬得她的小脸更加白皙精致,额前细碎的刘海修饰了略显稚嫩的轮廓,平添了几分这个年纪少有的清雅气质。
简寂又亲自为她选了一条款式简单、但镶着一圈细小钻石的铂金项链,坠子是一颗润泽的月光石,低调而华贵。
“喜欢吗?”简寂抚摸着她的新发型。
墨小染点点头。
她明白,这不仅仅是换一个发型,戴一条项链。
这是妈妈在用一种无声的方式,为她正名,为她构筑起一道无形的、却坚不可摧的屏障。
第二天,当墨小染顶着新发型,戴着那条月光石项链出现在学校时,那些窃窃私语明显少了很多。
孩子们或许不懂品牌与价值,但能直观地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被精心呵护的“贵气”。
这与他们自身所处的环境同频,反而更容易获得认同。
齐司晴看到焕然一新的墨小染,眼神复杂地闪烁了一下,第一次没有出言挑衅。
而齐司衡,在图书馆借书时恰好与墨小染迎面遇上,他的目光在她颈间的项链上停留了一瞬,又迅速移开,擦肩而过时,极轻地、几乎听不见地说了一句:“很适合你。”
墨小染脚步未停,心湖却像是被投下了一颗小石子,漾开了一圈微不可察的涟漪。
墨家老宅迎来了一场小型的家庭聚会。
来的主要是墨氏家族内部一些关系较近的旁支长辈和同辈。
这是墨小染第一次正式以墨洐释女儿的身份,出现在墨家内部相对核心的社交场合。
宴会设在老宅的主厅,水晶灯流光溢彩,身着旗袍的佣人悄无声息地穿梭。
墨小染穿着一身藕荷色的定制小礼服裙,头发挽成优雅的公主髻,戴着简寂给她的月光石项链,安静地跟在简寂身边。
简寂今日也是一身改良旗袍,气质清冷卓绝,与一旁矜贵沉稳的墨洐释站在一起,宛若璧人。
他们从容地应对着各位亲戚,言谈举止间是多年浸润的世家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