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网游动漫 > 我在唐朝斩妖那些年 > 第211章 凯旋与暗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巡天仙舟劈波斩浪,驶离那片被死亡与寂静笼罩的南海核心海域。随着距离归墟之眼越来越远,周遭环境逐渐恢复“正常”,墨黑色的海水开始泛起波澜,铅灰色的云层偶尔透下惨淡的天光,空气中那令人窒息的衰败气息也淡薄了许多。

仙舟之上,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对秦昭的敬畏交织。每一位守卫、每一位执事,看向船首那道玄衣身影的目光,都带着近乎狂热的崇拜。只手镇压归墟,临阵突破元婴,这等通天手段,已非“强者”二字可以形容,近乎神话。

秦昭负手立于船首,混沌元婴初成,神与道合,对天地灵机的感应敏锐了何止十倍。他能清晰地“听”到海风掠过船帆的低语,“看”到深海中鱼群游弋的轨迹,甚至能隐约感知到脚下这片浩瀚海洋所承载的、属于水之大道的磅礴韵律。

元婴与金丹,乃是云泥之别。不仅仅是力量的暴涨,更是生命层次的跃迁,对“道”的理解与掌控发生了质变。他如今即便不刻意运转功法,周身毛孔也在自主吞吐着天地间各种属性的灵气,经由混沌元婴转化为精纯的混沌之力,补充着之前的消耗,并缓缓提升着修为。

“混沌之道,果然玄妙。踏入元婴,方知天地广阔。”秦昭心中感慨。他感觉自己的寿元已暴涨至数千载,神魂凝练如实质,一念之间便可神识覆盖方圆千里,纤毫毕现。若是全力出手,引动天地之力,翻江倒海、改变天象也并非难事。

“国公爷,前方已近岭南道海域,是否通知地方官府接应?”玉衡真人上前请示,态度比以往更加恭敬。

秦昭略一沉吟,摇了摇头:“不必声张,直接返回津门港。”他如今实力大增,但树大招风,不宜过早暴露全部底牌。而且,他需要尽快了解他离开这段时间,朝中与天下的局势变化。

“遵命。”玉衡真人领命而去。

仙舟隐匿行踪,沿着海岸线悄然北返。

数日后,津门港在望。相较于南方的死寂与混乱,北方的海港依旧充斥着人间烟火的喧嚣与活力。帆樯如林,商旅如织,码头上号子声、叫卖声不绝于耳。

仙舟并未直接靠上军用码头,而是在外海一处僻静海湾停下。秦昭吩咐玄玑真人带领仙舟众人暂且在此休整,自己则与璇玑仙子、玉衡真人以及数名精锐护卫,改乘一艘不起眼的小型快船,悄然入港。

踏上坚实的土地,感受着那熟悉的、属于大唐的秩序与繁华气息,饶是秦昭心性坚定,也不禁生出几分恍如隔世之感。南海之行,虽不过数月,其间经历的凶险与诡谲,却远超常人一生。

他们并未惊动地方官员,直接包下了一座清静的客栈院落住下。

安顿好后,秦昭立刻对玉衡真人吩咐道:“你持我令牌,立刻通过靖安司的隐秘渠道,联系长安,我要知道近期朝中、边境以及……关于韦氏的一切动向。尤其是,我们离开后,可有大事发生?”

“是!末将立刻去办!”玉衡真人神色一肃,领命而去。靖安司作为秦昭一手打造的机构,情报网络已渗透极深。

玉衡离去后,院落内只剩下秦昭与璇玑仙子。

璇玑仙子轻声道:“秦……国公爷,如今你已安然返回,我也该告辞了。流波玉佩指引,宗门可能另有线索现世,我需要去探寻。”

秦昭看向她,此女与他共历生死,气质空灵,来历神秘,其背后的流波山或许也与归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沉吟片刻,道:“仙子一路保重。若遇难处,可来长安寻我。”

璇玑仙子深深看了秦昭一眼,点了点头,并未多言,身形化作一道清光,悄然离去。

秦昭独自立于院中,仰望北方天空,那是长安的方向。他指尖一缕混沌之气缠绕,感受着自身与这片天地更加深刻的联系,以及那冥冥中,来自长安方向的、一丝若有若无的……因果牵引。

“李三郎……朝堂……希望一切安好。”

当夜,玉衡真人便带回了第一批情报。

情报内容让秦昭眉头微蹙。

在他南下期间,朝堂表面波澜不惊,李隆基(李三郎)励精图治,开元盛世气象渐显。但暗地里,却有几股暗流在涌动。

其一,太子李瑛与武惠妃(李隆基宠妃)一系的争斗日趋激烈,双方围绕储位明争暗斗,甚至隐隐牵动了部分军方势力。

其二,边境不宁。吐蕃蠢蠢欲动,北境突厥残部亦有异动,更有传闻西域有魔教势力渗透。

其三,也是秦昭最关心的——韦氏余孽似乎并未因南海之行的挫败而沉寂,反而活动更加隐秘。情报显示,近期有多股不明势力潜入京畿地带,其行事风格与韦氏颇为相似。更有一条未经证实的消息称,有人在终南山深处,发现了疑似前朝(武周)时期的古老祭坛遗迹,与韦氏信奉的某些邪神有关。

“终南山……古老祭坛……”秦昭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眼神锐利。韦氏贼心不死,看来他们在南海争夺“钥匙”失败后,又将目标转向了别处。那古老祭坛,恐怕所图非小!

“还有一事,”玉衡真人压低声音,“据宫中所所传出的隐秘消息,陛下近月来,似乎……龙体欠安,虽依旧临朝,但气色大不如前,且多次秘密召见方士炼丹。”

李隆基身体有恙?秦昭心中一沉。如今大唐看似鲜花似锦,实则内忧外患,全赖李隆基这位雄主威望远镇。若他出事,太子与武惠妃的争斗必然失控,届时内乱一起,外敌必趁虚而入,韦氏余孽更会兴风作浪!

“看来,必须尽快回京了。”秦昭站起身,一股无形的威压自然流露,令玉衡真人心头一凛。

“传令下去,明日一早,即刻出发,快马加鞭,返回长安!”

“是!”

就在秦昭决定返京的同时,长安城,大明宫,紫宸殿内。

烛火摇曳,药香弥漫。

李隆基斜倚在软榻之上,虽身着龙袍,却难掩眉宇间的疲惫与一丝不正常的潮红。他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手中无意识地摩挲着一枚温润的玉佩。

一名心腹宦官悄无声息地步入殿内,低声道:“大家,津门急报,镇国公秦昭……已悄然返回,不日将至京师。”

李隆基浑浊的眼睛里猛地爆出一团精光,仿佛瞬间注入了活力,他猛地坐直身体:“果真?消息可准确?”

“千真万确!是靖安司的隐秘渠道传回。”

“好!好!好!”李隆基连道三声好,脸上涌现出病态的红晕,“明远回来了……朕的心腹大患,或可解矣!传朕密旨,秦昭返京,一路所遇关卡,不得阻拦,不得声张!朕要尽快见到他!”

“老奴遵旨。”

宦官退下后,李隆基深吸了几口气,压下翻腾的气血,目光重新变得深邃。他低声自语:“明远啊明远,你此番归来,是带来了解决归墟的良方,还是……更强大的力量?这大唐的江山,这暗处的魑魅魍魉,终究要靠你来帮朕,一同扫清了……”

夜色下的长安,灯火璀璨,掩盖着无数蠢蠢欲动的暗影。秦昭的归来,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必将在这帝国的权力中心,掀起新的惊涛骇浪。

而远在终南山深处,某处被迷雾与古老阵法笼罩的山谷中,一座残破却散发着诡异气息的黑色祭坛之上,一名身着斗篷的身影,正将一颗仍在跳动的心脏,恭敬地放入祭坛中央的凹槽。

鲜血顺着祭坛纹路流淌,散发出暗红的光芒。

斗篷下,传出一个沙哑而狂热的声音:

“圣主即将苏醒……大唐的气运,该换一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