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可捧着这张图,发出声声惊叹。
“哎呀!真的像小鸟啊!有翅膀呐!”
那可不。德西没有画又长又大的民航机。
这一款轻盈、注重机翼后掠角控制和超音速拦截性能的战斗机。的确像小鸟。
却将是满载炸药、性能优越的杀人之鸟。
德西不会再参与制造它了。
现在拿它哄姑娘玩,绰绰有余。
“这个,能送给我吗?”
看着少女天真明媚的娇颜,德西点点头。
小可笑得开心极了,她崇拜德西的理由,又多了一个。
德西会画飞机 ! 是会画真正的飞机 !
以小可这个在农村生活姑娘的“浅薄”见识,她完全意识不到,这代表德西具有什么样的价值。
而德西,也并不想在这里,展现他这种价值。
小可一脸心满意足地走后,夜色已深。
德西躺回床上,回味着刚才,姑娘坐在自己床边,主动在缓缓凑近他的举动。
不知如何,心里泛起丝丝蜜一样的甜。
小可,好像也有点儿……喜欢自己。
至少,与他,比与任何一个其他人,都要亲密。
他回想着水田里抱着小可的感觉。
回想着她在伙房贴紧自己身后,那种亲密无间的感觉。
嘴角那抹甜的笑意愈发收不住,他又侧身,凝视着他们之间仅有的一堵墙。
如果,他再用些心、用些时间,这个姑娘,是不是就能感受到自己?
她不会,还是想嫁给上帝吧?
当然不行。
*
德西和小可闲聊时,比尔也会加入他们。他并不刻意去学那些语录,但他讲了不少往事。
比尔刚来的时候,正好遇上c鲜战争。那时的毕可,还是个婴儿。
比尔说起,华朝人民在全世界人民的声援下,保家卫国反侵略,与美帝战斗。
附近村庄都发起了捐助,村民自己才刚刚能吃饱穿暖,就给志愿军捐粮、捐棉花,甚至捐钱、凑够了买作战的飞机。
还帮参军士兵的家属田里间苗,收割庄稼。比尔当时也捐了钱。
年轻男子踊跃参军,那场仗打了三年。有牺牲的,没再回来。
还有,洪山村背后那座山上,解放前还有土匪,经常下来扰民抢东西,还抓姑娘。
刚解放时,村民组成民兵,防奸徒,防特务,放岗站哨。
土匪还曾经想过来抢劫教堂呢。
民国那时候,信教的富裕大地主给教堂捐钱捐物,土匪们知道这座教堂有些年头了,里面有些宝贝,自然动了心思。
可就是因为中间隔了洪山村,民兵挡住了他们。后来解放军大部队过来,全歼了山里几伙土匪。
不过教堂里的东西,精美的家具、用品,后来这些年又给穷苦人散了出去。
在比尔乐善好施的管理下,越来越匮乏,越来越穷。
变成了一个只有建筑物的空壳子。
现在几个自己人,连床像样的棉被、一身新棉花的棉袄都没有了。
但是德西知道了,这里,可是一个充满了英雄的国度。
说起来,教堂也被村民保护过。
德西认真听着这些往事,他越来越喜欢这片充满生机,有纯朴之气的土地。
*
割完水田的稻。生产队安排德西三个跟一些人去养鸭场、喂鸭子。
不用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割稻了。
德西对洪队长的安排满意得很。
简直是全方位,把大队里的各工种和职业类型,都让他体验了一遍。
当然,除了挑粪、掏粪的活儿还没给他。
乡下的劳动中,处处有惊喜。
他童年时在艾兰德城堡,被赵杏带着也干过不少事。
比如,和弟弟居埃负责守着湖边的天鹅巢,趁天鹅出门旅游,偷它的蛋。
敢让天鹅断子绝孙,那要是被发现,也是要狼狈逃窜的。
有一次兄弟俩被飞起的天鹅追杀着啄,一摔跤,揣怀里的蛋都压破了,弄得衣服上都是。
赫米内还得叨叨着,给他们兄弟俩洗衣服。
洪山村养鸭子的鸭场靠着一条小河。
每天,要把鸭子们从鸭场赶出来,让它们去河里洗澡,叼小鱼吃野味,傍晚再赶回家,饲养员再喂些稻谷、菜叶饲料。
鸭子会随地拉屎。还得把地上臭不可闻的鸭屎,用竹扫帚打扫干净。
这事要很负责才行。
有多少只鸭子出去\"旅游\",就得有多少只鸭子回家。
丢一只都不行,扣工分,还得赔生产队里鸭子钱。
每个生产队的鸭群还不一样,不能混了。所以大家的区域都划分了。
德西仨都特别负责,轮流守着鸭群两端。一有\"图谋不轨\"想离群的鸭子,就赶回去。中间换一人坐在河边休息。
德西割稻的那些天虽然超级累。但他看着那简陋的浴室,总惦记着要改造。
想改,就得有建筑材料。木头呢,油漆呢?锯子呢?手里什么都没有。
他今天赶鸭子时,饲养员陈叔给他一根长竹竿,教他用于驱赶。
湖武这里湖多河多水多。河边长了很多竹子,挺茂密的。
他看看手里的竹竿,想起小可在院子里坐的躺椅。
竹子,可以做凳子、笸箩、竹筐、扁担、茶几、桌子,他在革委会小组那里,还看到了那个地主家,还有竹子做的床。
在院子里树荫底下,干完活儿的老汉穿着白马褂,竹床一摆、沏一壶茶,还蛮惬意的。
他这几天好好看了那些竹子物件的构造。
他也弄清楚了,怎么把竹篾弄弯,变成箩筐之类的。
他问陈叔,“这些竹子能砍吗?”
“能。”
河边一溜,野生野长。没人管,也不要钱。竹子爱窜根,还得多砍砍。
不过现在大家都忙生产。谁砍它做甚?
所有人都忙着挣工分、改善生活、养活家里老人孩子大大小小多张嘴。
再说了,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有竹子。想用它,把家门口的砍了就行了。
河边这些竹子,离各村都还有些距离,砍了还得背回去。
那德西就不管了,借了把砍刀,先砍了三根碗口粗的青竹。截成一人身高长的几段,拿麻绳捆了。
放完鸭子回教堂,他背上就扛了一捆竹。别看只三根砍出来的,这总重量可不轻。
他不怕,有的是力气。扛着竹子颤颤巍巍在田埂上走着,小可帮他在后边用胳膊托一托。
途中遇见了李大和,他就问。
“你拿这个干啥?”
德西笑笑不说话。李大和好奇了,愣是先不吃晚饭了,一路跟着他去教堂。
教堂里曾经是有修理工的,有个旧工具木箱。
箱子里有手套,锤子,钳子,一点儿铁丝,但是都不太好用,有的生锈了。
德西瞅着这些,简直极度后悔他没有带一箱精密的工具来。
现在后悔也没用。他不会回西德的。既然出来了,就没想着回去。
对这个他要住……,打算住后半辈子的家,他内心喜欢得很。
比尔是教父。小可……是。
嗯,这会儿还不能说是什么。
但是,这个女孩儿,不一样。
他喜欢跟她在一起。
这些日子朝夕相处,总有与其他人不一样的亲密。
还有洪宁、李婆婆。都不爱说话,人际关系简单。如果这是一个家的组合。德西对与这些人相处,实在满意。
简单、温暖。他要把这方寸之地建好。
目前他最趁手的工具,是一把劈柴刀。
德西要先改造浴室。当然还要改造别的。
比如那间茅房。
里面简陋的布置也需要收拾一下。
要钉一个竹马桶,放在那木板上用。这样他大解时,就不那么蹲着费劲了。
墙上还要钉出干净的置物架,放卫生用品和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