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成鸟,功德成仙 > 第296章 帝王决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子夜,武英殿。

殿内灯火通明,却比任何一处深宫暗室都要来得阴冷。

这里没有了往日的庄严肃穆,取而代之的,是堆积如山的,散发着霉味与血腥气的账册与卷宗。

一卷卷,一册册,从殿门口一直堆到了御座之下,几乎要将那九足盘龙的金椅彻底淹没。

这些,便是从金陵城上千座府邸之中,抄没而来的,罪证。

祝元瑾踏入大殿时,身上还带着未散的夜露与风尘。

他已经整整两日未曾合眼,可那双总是谦卑低垂的眸子,此刻却锐利得像两把刚刚开了刃的钢刀。

殿内,没有内侍,没有禁军。

只有他的父皇,祝兴宗。

这位大明王朝的开国之君,没有穿那身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袍,只着了一身再寻常不过的玄色常服。

他没有坐在龙椅之上。

他只是负手而立,站在那如山般的罪证之间,静静地看着墙壁上悬挂着的一副,早已泛黄的舆图。

听到脚步声,祝兴宗缓缓转过身。

他看着自己这个满身风尘,眼神却愈发明亮的儿子,那张总是布满威严与算计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一个真正欣慰的,属于父亲的笑容。

“来了。”

他的腔调,不再是帝王,而是一个等待着晚归孩子的,寻常父亲。

祝元瑾走到近前,正要行礼。

祝兴宗却摆了摆手,指了指周围那一眼望不到头的卷宗。

“元瑾,看看这些。”

“这些,就是我大明的根基,也是我大明的毒瘤。”

祝元瑾沉默地看着。

祝兴宗走到一座由无数账册堆成的小山前,随手拿起最顶上的一本,掸了掸上面的灰尘。

“定远侯,李善。当年跟在朕的义父身边冲锋陷阵之人,身上有十七处刀伤。”

他将那本账册,随手扔在地上。

“安国公,赵德。当年为了掩护义父撤退,全家七十二口,被前朝的官兵屠戮殆尽,只剩下他一个独苗。”

又一本账册,被扔了出去。

“还有他们,他们,他们……”

祝兴宗的手指,划过那一座座由罪恶堆砌而成的山丘。

他的腔调,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却让祝元瑾的心,一点一点地沉了下去。

“这些被你亲手送进诏狱的人,有一大半,都是当年跟着义父,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过命的弟兄。”

祝元瑾的身体,微微一震。

他终于明白,为何今日的清洗,会如此顺利,顺利到让他都感到一丝不安。

因为他动的,根本不是父皇真正的根基。

他动的,是另一股,盘踞在这个王朝身体里,更深,也更隐秘的势力!

“你是不是很奇怪,朕为何要将他们,连根拔起?”

祝兴宗看着他,那双洞悉一切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自嘲。

“因为,他们不是朕的臣子。”

“他们是朕义父的兄弟。”

祝兴宗缓缓踱步,走到了那副巨大的舆图之前。

“朕这个皇帝,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当年跟在义父屁股后面的那个,叫十六的小屁孩。”

“他们仗着‘从龙之功’,仗着当年那点微末的功劳,便将朝廷的封赏,将朕的容忍,视为理所当然。”

“他们结党营私,侵占田亩,欺压百姓,将朕辛辛苦苦从那些士绅大族手里抠出来的钱粮,变成他们酒池肉林里的消遣。”

“他们,已经成了比宗室俸禄,更加致命,更加难以根除的毒瘤!”

祝兴宗的腔调,陡然转冷。

一股属于开国帝王的,尸山血海中磨砺出的滔天杀意,瞬间充斥了整座大殿!

“朕,早就想杀了他们。”

“可朕不能。”

他重重一拳,砸在了身旁的金柱之上,那坚硬的柱身,发出一声沉闷的悲鸣。

“朕是开国之君!朕若是亲手屠戮功臣,天下人会如何看朕?后世史书,又会如何写朕?”

“刻薄寡恩,兔死狗烹!”

“这八个字,足以动摇我大明万世的国本!”

祝兴宗转过身,死死地盯着祝元瑾,那双灼热的眼睛里,燃烧着压抑了二十多年的,疯狂的火焰。

“所以,朕需要一把刀。”

“一把可以替朕,斩断这一切的刀!”

“一把可以无视所有规矩,无视所有人情,只认国法,只认公理的刀!”

“而你,元瑾。”

祝兴宗一步一步,走到祝元瑾的面前,他伸出双手,重重地,按在了祝元瑾那依旧显得有些单薄的肩膀上。

“你的‘削藩’之策,就是朕等了二十年,最好,也是最锋利的,刀!”

祝元瑾的脑海中,一片空白。

他呆呆地看着自己的父皇,看着那张因为激动而微微涨红的脸。

他终于明白了。

他彻彻底底地,明白了。

从殿前策对,到入主东宫。

从宗室条例司的无人问津,到国子监前的惊天一问。

从锦衣卫的雷霆出鞘,到今日的血染金陵。

所有的一切,所有他以为是自己一步步挣扎,一步步算计得来的胜利,原来,都只是父皇早已铺好的路。

他不是棋手。

他只是父皇手中,那把最锋利的,也是最顺手的,刀。

父皇需要的,从来不是一个只会守成的君主。

他需要的,是一个敢于打破一切,敢于背负所有骂名,替他去完成那些他身为开国之君,不便亲自去做的,脏活、累活的,继承者!

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混合着对眼前这个男人最深刻的敬佩,从祝元瑾的心底,轰然涌起。

这,才是真正的帝王!

这,才是真正的,帝王心术!

祝元瑾看着父皇那双充满了期许与信任的眼睛,那颗因为连日杀伐而变得坚硬冰冷的心,在这一刻,被一股滚烫的热流,瞬间融化。

他缓缓地,屈膝,跪下。

不是臣子对君王。

而是儿子,对父亲。

祝兴宗没有扶他。

他只是转身,走回龙案之后,从一方上着锁的紫檀木盒中,取出了一枚通体由和田暖玉雕琢而成,底部刻着“如朕亲临”四个篆字的,小小玉玺。

这是代表着最高监察权力,可以绕过内阁,直接罢黜、任免三品以下所有官员的,监国之玺。

他将这枚沉甸甸的,散发着温润光泽的玉玺,郑重地,交到了祝元瑾的手中。

“从今日起,此案,由你全权处置。”

“所有因此案而空缺的职位,也由你,来决定由谁填补。”

“朕,只有一个要求。”

祝元瑾捧着那枚玉玺,只觉得比一座山岳,还要沉重。

他抬起头,看着自己的父皇。

祝兴宗的脸上,所有的激动与疯狂,都已褪去,只剩下属于帝王的,冰冷与决绝。

他拍了拍祝元瑾的肩膀,一字一句,如同刻在钢铁之上的誓言。

“去做吧。”

“将那些蛀虫,连同他们盘踞的烂肉,一并从我大明的肌体上,彻底剜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