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微动,沉入那片连接着2025年时空的神秘空间。
空间内,古井氤氲的玉色雾气似乎比往日更凝实了些。
井旁那方寸土地,在微弱灵泉的滋养下,几株移栽进来的本地耐旱作物——几棵瘦弱的谷子、几丛灰扑扑的荞麦,还有一小把从鸽子市淘换来的、干瘪得几乎失去生机的苋菜籽——正顽强地生长着。
与外界的萧瑟相比,这里的谷穗虽不饱满却挺直了腰杆,荞麦叶片也显出一种沉着的深绿,那苋菜更是抽出了几片紫红鲜亮的嫩叶,生机盎然。
何雨柱的意念如同最灵巧的手,小心翼翼地“采摘”下每种作物最饱满、最具活力的几粒种子。
谷子三粒,荞麦五粒,苋菜籽十余颗。
数量极少,却仿佛凝聚着这片空间最精纯的生命本源。
将这些微温的、蕴藏着超越时代生机的种子用干净的手帕包好,贴身藏入内袋。
何雨柱意念退出空间,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精神感到一丝疲惫。
每一次动用空间的力量,哪怕只是微小的干预,都伴随着消耗。
他重新坐回桌前,拿起钢笔,在笔记本上新翻开的一页,工整地写下标题:
【后勤潜力挖掘初步设想(草案)】
一、代食品深度开发与口感优化
1. 豆渣精细化处理:推广石磨细磨\/简易发酵法(参考苏青禾医生营养建议),提升吸收率。
2. 野菜资源图谱与预处理:组织人手实地勘察,绘制厂区周边可食用野菜分布图;建立标准化清洗、去涩(盐水浸泡、焯水)、储存流程。
3. 有限油脂\/香料高效利用:探索集中使用,制作“调味膏”(如虾皮蘑菇粉、葱油膏),分次添加,最大化提香效果。
二、耐旱作物小范围引种试验(需场地及厂领导支持)
1. 目标作物:本地耐旱谷子、荞麦、苋菜(附:少量优选种子样本,已备)。
2. 选址建议:厂区废弃空地(如原煤渣堆放区边缘)、后勤仓库屋顶(需防水加固)。
3. 目的:探索极端条件下,利用厂区闲置空间补充绿色食物来源可能性,积累经验。
4. 风险:非生产任务,需明确为“技术储备”与“自力更生精神实践”,避免被扣“不务正业”帽子。
三、废旧物资循环利用
1. 食堂\/车间废油回收:探索简易提纯,用于润滑或低要求照明(需技术科支持)。
2. 破损劳保用品(手套、套袖)拆解:可用布料用于修补或制作简易过滤网等。
3. ……
笔尖沙沙作响,条理清晰地将食堂里摸索出的经验和空间带来的超前启示,转化为一份符合时代语境、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写到“少量优选种子样本”时,他的指尖在内袋那方手帕上轻轻按了按。
“咚咚咚。”
敲门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急促了些。
何雨柱合上笔记本:“请进。”
推门进来的却是苏青禾。她依旧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浅灰色呢子外套,乌黑的发髻一丝不乱,手里拿着几张报告纸。
她的目光先是在室内堆积的账册和何雨柱面前摊开的笔记本上扫过,墨色的眼眸里闪过一丝了然,随即落在何雨柱脸上。
“何班长,”她的声音清泠平静,听不出情绪,“你送检的那份‘克难营养汤羹’样本,初步分析结果出来了。”
她将手中的报告纸递过来。
何雨柱接过。报告是厂医院化验室简陋的油印格式,数据却清晰得刺眼:
【样品:第一食堂特供汤羹(59.3.15克)】
检测项\/结果(粗略定量):
- 水分:82.3%
- 粗蛋白:5.1% (主要来源:豆渣、虾皮末)
- 粗纤维:3.8% (主要来源:野菜、豆渣)
- 灰分(矿物质):2.5%
- 脂肪:<1.0%
- 能量值:估算约65-70千卡\/100克
【备注:】
1. 植物蛋白利用率受加工方式影响,预计低于动物蛋白。
2. 检出钾、钙等元素含量显着高于同类代食品样本(对比:厂外采集野菜汤样),来源待查(可能与特定野菜种类或处理工艺有关?)。
3. 维生素c、b族等微量检出,但含量极低,加热破坏严重。
4. 总体评价:在现有极端匮乏条件下,该汤羹提供了一定的植物蛋白、矿物质及能量补充,对缓解饥饿感及预防严重电解质紊乱(如低钾)可能具有积极意义。但无法替代主食营养,长期单一食用仍存在营养不良风险。
何雨柱的目光在“钾、钙等元素含量显着高于同类代食品样本”和“来源待查”几行字上停留片刻,心头微凛。
灵泉的痕迹,终究还是留下了科学难以解释的印记。
他抬起头,迎上苏青禾的目光。
她的眼神清亮锐利,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落在他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探究,仿佛要穿透他沉静的表象,剖开那碗汤里隐藏的所有秘密。
那目光里没有指责,却有一种洞悉本质的冷静压力。
“苏大夫辛苦了。”
何雨柱将报告轻轻放在桌上,声音平稳无波,“数据很有价值。钾钙含量高,可能是灰灰菜和马齿苋用得足,清洗浸泡也充分去除了部分干扰吸收的草酸。后续我们会继续优化选材和工艺。”
他给出了一个符合“常识”的解释,避开了那无法言说的核心。
苏青禾静静地看了他几秒,浓密的长睫垂下,遮住了眼底一闪而过的微光。
她没有追问,只是微微颔首,语气依旧是职业性的平淡:“科学解释需要重复验证。这份报告,我会存档。另外,”
她话锋一转,目光扫过桌上堆积如山的账册和那本摊开的、写着后勤设想的笔记本,意有所指,“后勤是血脉,账目是心窍。心窍不通,血脉必淤。何班长……珍重。”
说完,她不再停留,转身离去,白大褂的衣角在门口一闪而逝,留下淡淡的消毒水气味和一句意味深长的警示,与室内账册的尘埃味、未散的报告油墨味交织在一起。
何雨柱站在原地,手指无意识地捻着那份油印报告粗糙的边缘。
“珍重”二字,像两颗冰冷的石子投入心湖。
苏青禾的敏锐远超预期,她或许无法理解空间的存在,但她那属于顶尖医者的观察力和逻辑,已然捕捉到了那碗汤背后超乎寻常的生机,并将这份疑惑与眼前后勤的漩涡联系了起来。
前路,比他预想的更加崎岖。
灶台之外的世界,暗流汹涌,危机四伏。
他低头,看着笔记本上“耐旱作物引种试验”的字样,又摸了摸内袋里那几粒微温的、承载着秘密与希望的种子。
风浪已至,锚点何在?
他深吸一口气,坐回桌前,重新翻开那本沉甸甸的采购账册。
钢笔尖在粗糙的纸页上划过,沙沙声再次响起,沉稳而坚定。
窗外,轧钢厂巨大的阴影在暮色中沉默矗立,而一场在账本数字与隐秘生机之间、关乎生存的博弈,正随着这落笔之声,更深地卷入时代的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