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 > 第225章 粮食调拨量再次削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5章 粮食调拨量再次削减

冰冷的汗水浸透内衫,紧贴着皮肤,带来一阵阵寒颤。

何雨柱捏着那件旧棉袄,指尖感受着袖口内侧那枚被精心缝入的、硬物粗糙的触感,仿佛捏着一颗即将引爆的炸弹。

黑暗中,他的呼吸粗重,心脏狂跳,血液冲上头顶又瞬间冰冷。

栽赃!

如此拙劣,却又在当下时节足以致命的手段!

一旦被发现,他刚刚树立起的“铁面无私”、“公开透明”的形象将瞬间崩塌,甚至可能被扣上“盗窃国家粮食”、“挖社会主义墙角”的滔天罪名。

李怀德的赏识、工人们的感激,都将化为泡影,甚至成为催命的符咒。

是谁?

易中海?贾家?还是……那神秘势力,用这种方式来敲打、逼迫他,让他彻底就范,成为他们掌中无法挣脱的傀儡?

念头电光石火般闪过。

不能慌!绝对不能慌!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在极度紧张下飞速运转。

首先,必须立刻处理掉这个隐患!

他反锁好房门,拉严窗帘,确保一丝光也不会透出。

这才就着窗外微弱的天光,找出剪刀和针线盒。

动作小心翼翼,却又极其迅速。

他用剪刀尖仔细地挑开那几近完美的缝线,尽量不破坏布料原状。

很快,一颗比黄豆略大、形状不规则、呈灰褐色的硬粒滚落在他掌心。

那不是普通的粮食种子,更像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经过特殊处理的植物根茎或块茎的一部分,带着一股极淡的、甜腻中夹杂土腥和微腐的气味。

何雨柱瞳孔微缩。

这东西绝非寻常,来历恐怕不简单。

他甚至不敢用手多碰,立刻用意念将其收入空间,单独隔离在角落,与那枚金属纽扣放在一起。

然后,他拿起针线,凭借这些年独自生活磨练出的手艺,仔细地将挑开的线口按照原来的针脚重新缝好。

做完这一切,他将棉袄原样叠好放回箱底。

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他却像打了一场硬仗,后背已被冷汗彻底湿透。

他瘫坐在椅子上,大口喘气,试图平复狂跳的心脏。

危机暂时解除,但恐惧和愤怒却如同毒蛇,啃噬着他的内心。

对方这次是栽赃,下次呢?

会不会直接陷害?或者对雨水下手?

这种无孔不入、防不胜防的窥视和算计,让他感到深深的无力与窒息。

他不能坐以待毙!

必须想办法破局!

明面上,他需要更稳固的地位和更广泛的认可,让宵小之辈难以轻易动摇。

暗地里,他需要更强大的自保能力和……反击的资本。

空间里的物资,尤其是灵泉,是他的核心底牌,但必须更巧妙、更隐蔽地运用。

那本《食疗篇衍义》需要更深的研究。

同时,或许……他应该开始有意识地收集一些“特别”的东西,不仅仅是古董,也许还包括一些……能让人闭嘴的“料”?

一个模糊的计划开始在他脑中成形,危险,却可能是必要的。

这一夜,何雨柱几乎无眠。

天蒙蒙亮,他就起身,将屋内屋外再次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再无任何可疑之处,这才稍稍安心。

刚到食堂,李怀德就一脸凝重地把他叫到了办公室。

“柱子,情况越来越紧了。”

李怀德指着桌上的一份文件,“上级通报,接下来两个月的粮食调拨量还要削减百分之十五!这简直是要命!”

何雨柱的心也跟着一沉。

现有的定量已经是在勉强维持,再削减,工人们恐怕连基本劳作都无法支撑,浮肿病将会大规模爆发。

“库房里那批豆子、薏米也撑不了几天了。”

李怀德烦躁地搓着下巴,“光靠计划调拨和咱们那点潜力挖掘,怕是过不去这个坎了。厂里决定,派几个采购小组,深入周边农村,看能不能想办法直接换点、买点粮食蔬菜回来,哪怕是土豆红薯、萝卜干菜也行!”

他看向何雨柱,眼神带着期望:“柱子,你脑子活,路子也广些(指王广福等关系),这次你带一个队,去南边房山那边山区碰碰运气。那边地广人稀,也许能有点存货。厂里给你开介绍信,批了点应急的全国粮票和少量现金。记住,安全第一,能换多少换多少,千万别强求,也别跟老乡起冲突。”

何雨柱瞬间明白了李怀德的意图。

这是死马当活马医,也是对他能力的又一次考验和倚重。

深入农村采购,困难重重,风险也大,但确实是一条可能觅得生机的路。

“我明白,李科长。我一定尽力而为。”

何雨柱沉声应下。

这或许也是一个机会,暂时离开四合院这个是非之地,避开暗处的冷箭,同时……也能实地考察一下农村的情况,为自己空间作物的“来源”寻找更合理的解释,甚至……收集一些外界没有的“样本”。

他立刻着手准备。

挑选了食堂里两个性格稳重、手脚麻利、嘴巴也严的年轻学徒随行。

又通过厂办开了正式介绍信,领了有限的全国粮票和一小笔采购资金。

他没有告诉任何人行程,只在出发前,特意去了一趟机械工业学校,给雨水送了些肉干和面饼,叮嘱她近期尽量待在学校,无事不要回四合院。

雨水虽不解,但见哥哥神色严肃,乖巧地答应了。

他又找到苏青禾,只说厂里有外出采购任务,要离开几天,请她帮忙留意一下雨水。

苏青禾看着他眼下的青黑和眉宇间的疲惫,没有多问,只是轻轻点头,递给他一个小急救包:“山里路不好走,带上这个。一切小心。”

她的眼神清澈而宁静,带着无声的关切,像一缕微光,稍稍驱散了他心头的阴霾。

“谢谢。”何雨柱接过急救包,郑重地点点头。

吉普车的身影没有再出现,但那被窥视的感觉并未消失。

何雨柱知道,他的一切动向,恐怕仍在对方的掌握之中。

这次下乡,是机遇,也可能意味着远离了厂里相对熟悉的环境,进入了更不可控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