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两人这一来一去的悲歌,也引起了其他大人的共鸣。

“张侍郎说的在理。

若是魏将军还在,关州军还在,那东夷又怎么有胆子冒头?”

“是啊,戍边军无用,不知能撑几日。

就算有宋大人改良的火铳,那未经练习便直接上手使用,怕是会威力大减。

关州军中,本就有善用火器的将士,如今怕是也被调配其他军中。”

“我便说,当初若非那魏止戈好大喜功,误入敌军圈套丧命。

关州军又如何会散?

这魏家子嗣之中,也就这个小儿子最不争气,无怪丧命荒漠。”

暖阁之中有关魏家的讨论声欲裂。

饶是御史台几位大人试图阻止也收效甚微。

宋钰听着一众人或大声或小声的讨论。

觉得好笑,她知道,魏家人之死和皇后脱不开干系。

只是不成想,魏老将军和魏夫人竟死的如此……不值。

他们拼了命的在边关御敌,可背后又有多少人在等着捅刀子?

当时,魏止戈和清欢回到西岭关看到家人惨死,一人被迫背起重担,一人无奈归京,沦为威胁关州军的质子时,如何作想。

听着那一句句惋惜之言,看着那一张张不忿的脸。

宋钰突然觉得一阵悲凉涌上心头。

她抬手拍了拍张游肩膀,

“你还真别说,这魏家人当真是蠢得厉害。”

她声音不小,清脆的女儿家清朗的声音,在一众朝臣皆下意识小声交谈的暖阁之中颇为突兀。

张游紧张的拉了宋钰的袖子一把,“先人已逝,宋大人这是何意?”

其他朝臣同样看来。

那负责维持纪律的御史台大夫要站起身来,却被宋钰抬手按了下去。

她笑着道:“怎么,大人们觉得我说错了?”

“大错特错。”房大人脸颊赤红一片,怒意上涌。

“魏家忠烈赤心一片,精忠为国,浩气丹心可照日月。

宋大人也曾受关州军庇护,甚至能成为大邺第一位女大人,也是因魏将军推举,为何能说出如此侮辱之词?”

“可忠烈和蠢并不冲突。”宋钰起身看向一众官员,笑问:“为了护着一群容不下他们一家的白眼儿狼,举家送命,蠢是不蠢?”

宋钰自角落走出,站到暖阁中间。

她一眼眼的看过去,“在坐皆是朝中肱骨,能安然的在这盛京城内享受食禄,便已是受了魏家恩惠。

如今,倒是知道为魏家鸣不平了。

可当初关州军被削兵夺权之际,魏老将军被围困孤立无援之际。

魏止戈被逼着去死的时候,各位大人在哪儿?

在做什么?”

“如今,那夷族人打来了,你们想起人家的好来了,说你们是白眼狼儿,都侮辱畜生。

当真诠释了,什么叫放下筷子骂娘,端起碗来叫爹!”

“宋钰!”人群中突然站起一个青年武将来,他一把拍在桌案之上,发出“砰!”的一声重响。

“你一个女娘,竟如此无礼至极,与市井泼妇有何不同?”

一众无故被骂的文臣,同样气的胡子乱颤。

你你我我了半天,也没骂出一句像样的来。

宋钰对男子那一掌的威胁,丝毫不惧,

“我来的晚,又不怎么上朝。

对诸位也不怎么了解,但魏家之事,各位心理皆明镜儿一般,他们的死,你们都得担上一份因果。”

宋钰说罢,抬脚将眼前的空凳子踹开,那实木的凳子直接撞到最近的桌案,四分五裂。

整个暖阁有一瞬间的安静。

张游哪里还不明白宋钰的意思。

赶忙起身仗着与她有几分交情,过来劝阻,“今日宫宴,大人可莫要惹出事来。”

“哼。”宋钰冷哼一声,转身向外走去。

娴妃为捧自己儿子上位,不惜联合夷族人杀太子一家。

魏家人为扞卫皇权,为女儿报仇,亲自驱赶东夷一国,使其十多年不曾犯边界一寸。

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皇后惧魏家军权,用尽了办法一点点的去削兵,降权。

又在强敌来犯之际,将那被瓜分到不剩什么的魏家推出去。

好一招借刀杀人。

但凡,在这每一件事情发生之际,有人在朝堂上拉魏家一把。

皇后都不能做的这般顺意。

如今关州军没了,东夷人卷土重来打到家门上了,便又想起来魏家了。

宋钰觉得,她没当场掀桌子便已经是克制了。

一众朝臣之中自然也有真心觉得魏家没得可惜之人。

像那个提及魏家便声泪俱下的房大人。

一开始还觉得宋钰轻浮,不尊英烈。

可当听罢她所说,又哪里不明白,她同样在为魏家鸣不平。

一时又有些痛快,这位小宋大人,当真是骂出了他多年张不开口的话。

当初皇后对魏家动手,并非无人相护。

只是无论是削兵还是弱权,皆师出有名。

魏老将军大义,以一命换一城性命。

虽背后有皇后的推手和算计,但面上行径却无可指摘。

纵有朝臣后知后觉,也只能暗自惋惜。

被暖阁外的寒风一激,宋钰那窝在胸口的一股气才算散了出去,原本一直压着的嘴角也扬了起来。

或许,距离魏止戈重新成为魏将军的日子,不远了。

……

宫宴还未开始,宋钰就被御史台的一众官员联名告了一状。

成为这新年初始,第一个被罚俸的官员。

好在还有不少官员帮忙求情,这才没被当场赶出宫去。

辰时末,入席进酒。

巳时起,赐食赏乐。

因着战绩可查,宋钰倒是清静的很,几乎不见官员前来劝酒。

她自己独饮独乐,倒也乐的自在。

整场宴会直至午时末才散。

这大朝会过后,便是正月初五的小朝宴,主要宴请三品以上近臣。

宋钰不必前往,却依旧起了个大早。

“夷族纷乱又起,清远县到底离边关近了些,你们路上一定注意安全,早去早回。”

宋成易点头,“你独自留下,也要万事小心。

寻常也别在家中用饭,放人之心不可无。”

宋钰明白他担心的是皇后那边,点头让他放心。

原本柳柳和小石头是不回的。

但柳柳念着娘家人,一直想要回去看看,想着就算寻不到人也要留下信儿来。

便临时决定跟着回去。

为了不给宋钰添麻烦,夫妻两个干脆将小石头也一块带上了。

原本孟氏还想劝宋钰跟着一道转一圈儿。

可她是军器监少监,私自离京便是大事。

孟氏不舍,却也无奈,只能路上加快脚程,好早去早回。